天天看點

結婚20年,生了11個孩子,懷上第12胎,夫妻互相幫助養孩子不發愁

我是一個全職媽媽,一個不斷實作自我價值的全職媽媽。拒絕焦慮,拒絕“内卷”,輕松育兒,理性對待婚姻生活,寬容應對婆媳關系,希望我的一些觀點能夠讓你豁然開朗,能夠帶給你正能量,解決你的現實問題。

文|家有小甜椒兒(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還要生第三胎嗎?”

“不,不,開什麼玩笑,養兩個都夠嗆了,還敢生三胎,獎勵我100萬,我都不生!”

“還要生二胎嗎?”

“一個就夠了,趕緊上學,快點讓我解放吧,帶孩子太累了!”

類似的聊天在生活中很常見,從大家聊的内容中就能窺探到養娃的辛苦。

如果一個女性是自由的,是獨立的,是強大的,是有可選擇性的,大約人們最理想的狀态就是生一個或者是兩個,辛苦幾年,孩子帶大,也無遺憾了。

當然會有一些人不想要生孩子,也會有一些人是真的喜歡生孩子,并且生活無憂,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希望多生幾個孩子。

可是大部分人,對于生孩子這件事,至少是熱愛的,持有的态度也是有就行了,但是不宜多。

結婚20年,生了11個孩子,懷上第12胎,夫妻互相幫助養孩子不發愁

日本夫妻結婚20年,從來不避孕,生了11個孩子,懷上第12胎

在生孩子這件事上,日本的年輕人呈現出一個嚴重的兩極分化狀态。

有的家庭不停地生育,七個八個都不在話下,有的年輕人則極度宅,不婚不育,一個人除了上班就是宅在家。

正是因為日本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不願意生孩子,日本的老齡化才會如此嚴重,如果到日本,看到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還在工作,不用奇怪,因為這很常見,看到過最年長的老人已經90多歲了,還在肯德基上班。

但是日本也有一些非常喜歡孩子的家庭,比如說我們今天要提到的日本夫妻,結婚20年,感情和諧,家庭幸福美滿,前後生下了11個孩子,夫妻兩個拍攝這檔全民綜藝的時候,妻子已經懷上了第12個寶寶。

結婚20年,生了11個孩子,懷上第12胎,夫妻互相幫助養孩子不發愁

按照個人的經曆,會認為養育11個孩子,沒有雇家庭保姆,沒有人幫忙帶孩子,那生活一定是一團髒亂差,情緒一定随時爆發的。

可是恰恰相反,這個家庭非但沒有出現問題,反而異常和諧,夫妻兩個結婚20年來,感情如初,良好溝通,從來沒有真正為某個問題争吵過。

結婚20年,生了11個孩子,懷上第12胎,夫妻互相幫助養孩子不發愁

夫妻兩個是如何養大11個孩子的?

這個家庭的主心骨媽媽叫佳悅,是個手腳麻利,做事有規劃的媽媽。

她不是全職媽媽,她還經營了一家理發店,她能夠完美地調和好家庭和工作。

每天早上5點鐘,她準時起床,要準備一家人的早餐,要保證孩子們在7點半的時候準時出家門去學校。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是佳悅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節奏,充分利用每分每秒。

老公也不閑着,早上6點準時喊孩子們起床,督促孩子們穿衣收拾,為上學做準備。

大的孩子去學校,最小的寶寶送去幼稚園,之後她回家收拾洗碗,一早上就要清洗這麼多碗筷,我看到以後頭是痛的,活還沒幹,氣先洩了。

結婚20年,生了11個孩子,懷上第12胎,夫妻互相幫助養孩子不發愁

不過佳悅已經習慣了,她迅速收拾好家務,9點之前趕到理發店,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在理發店工作,基本上就是站一天,一直到下午6點結束一天的工作。

離開理發店,佳悅回到“第二戰場”繼續忙碌,早飯、洗衣、收拾,結束這一天做收尾工作。

為一家13口精心準備晚餐,這個時候老公會陪着孩子們在狹小的房間裡玩耍,這是一家人的幸福時刻。

媽媽在廚房聽着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一天的操勞就煙消雲散了吧。

孩子們吃好飯,佳悅收拾洗碗,洗衣服。

結婚20年,生了11個孩子,懷上第12胎,夫妻互相幫助養孩子不發愁

光是洗衣服就要洗上四五輪,才能把家人們的衣服都洗好了。

每天忙完所有的工作之後,都要到淩晨兩點,才能上床睡覺。

每天睡眠3小時,這麼多年一直這樣。

我們常認為的每天睡足8小時,才不缺覺,對佳悅來說就是奢侈品,大約等到孩子們都長大了,她就可以實作這個睡眠時長了。

雖然養孩子這麼累,但是夫妻兩個堅持不懈避孕,錄制節目的時候已經懷上了第十二個寶寶,孩子們會跟着媽媽一起去産檢,圍在周邊說個不停。

結婚20年,生了11個孩子,懷上第12胎,夫妻互相幫助養孩子不發愁

為什麼外國家庭養幾個孩子尚且能井井有條,我們就不行?

每次跟好友分享看到的這些大家庭,好友們的感慨和我最開始的感慨都是一樣的:天哪,養這麼多孩子,那不得把媽媽累死!

這是我們慣有的思維模式,養這麼多孩子,辛苦的當然是媽媽了,因為我們的生活中,爸爸們實在是不能當一個主力幹,他們總是以賺錢養家為借口,照顧寶寶這件事上,能夠偶爾參與已經算是不錯了。

現在年輕的爸爸們也一改之前的作風,會帶娃,讓媽媽騰出手來,但是挑不起大梁。

有多少爸爸會給孩子換尿片呢?有多少爸爸會給孩子喂奶呢?有多少爸爸在帶寶寶的時候不是一會喊一句媽媽呢?

結婚20年,生了11個孩子,懷上第12胎,夫妻互相幫助養孩子不發愁

不是說這些爸爸不好,隻是說受到環境的影響,他們不願意去做這些事情。

妹妹的老公是個非常不錯的男人,賺錢養家,錢都交給媳婦管,非常尊重妻子,性格非常好,但是從來不做家務。

妹妹同樣也上班,也賺錢,還要操持家務,為孩子的學業操勞。

我說你上班太累了,就不要幹了,讓你老公跟你一起幹,她說:“那就等着吧,家裡變成了狗窩,他也不會動彈的。”

他的宗旨是:隻要别讓我動手,怎麼都好,反正我看着挺好的,髒亂差不叫事。

關于孩子的學習和學校的事情,他就更不用操心了。

男人不操心,隻有女人操心。

結婚20年,生了11個孩子,懷上第12胎,夫妻互相幫助養孩子不發愁

這也是為什麼兩個人收入很好,這麼多年來隻要一個孩子的原因,前前後後都是一個人操持,是真的累。

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我們很多家庭中,男人在帶孩子這件事上,是真得不行,而且真的不願意去學習,是以很多事情都隻能由女人來做。

國外的很多男人就不一樣了,主動帶娃、給孩子換尿不濕,帶孩子做遊戲,完全可以不需要媽媽,給媽媽減輕了負擔。

這也是為什麼,同樣的經濟條件下,外國的一些家庭養兩三個孩子不是問題,我們的家庭中,養兩三個孩子,媽媽就會覺得負擔太重、束縛感太強的原因之一了。

十幾個孩子,在我們當下的制度下,是不現實的,也沒有媽媽願意生這麼多孩子,但是養兩三個孩子,會成為普遍,即便是隻養一個孩子,爸爸們也應該多學習,和媽媽一起進步,共同分擔,才能讓家庭氛圍更和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