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天一個漢字——山

山 shān ,山的那一邊,其實還是山。

今天我們來認識【山 shān 】這個字。

【字形演變】

山,甲骨文像遙望中地平線上起伏連綿的群峰的線描,有三(衆多)座峰頭。金文寫成剪影。有的金文将三個峰頭簡化成三個短豎,淡化峰尖形象。篆文保留中間一座峰嶺的象形特征。

造字本義:名詞,起伏疊嶂的峰嶺。隸書完全失去峰嶺形象。兩峰相連、或零散不成方向的小山叫“丘”,衆峰(三峰)相連、形成一定走向的群峰叫“山”。

【書法名家】

一天一個漢字——山

【字詞釋義】

〈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狀。“山”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義

山,土有石而高。——《說文》

山,土之聚也。——《國語·周語》

山人取之。——《左傳·昭公四年》

夏後代山。——《禮記·明堂位》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裡,高萬仞。——《列子·湯問》

如山如阜,如岡如陵。——《詩·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處于室堂。——《荀子·賦》

為山九仞,功虧一篑。——《書·旅獒》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遊《遊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雲氣);山靈(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釘(小山包);山頭(綠林好漢占據的山寨;墳地;山牆);山長(科舉時代的書院主講及總領院務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觀(山中道觀);山關(依山而建的城堡)

形狀像山的東西

刃樹劍山。——《南齊書·高逸傳倫》

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頭。古代枕頭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積(東西堆積得像山一樣);山棚(結彩的牌樓;比武台,戲台);山家(佛寺)

特指“五嶽”

奠高山大川。——《書·禹貢》。孔傳:“高山,五嶽。大川,四渎。”

又如:山鬥(“泰山北鬥”的縮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東的别稱)

山牆 。

如:山架(把幾層木闆鑲嵌在牆裡的架子)

指酒肆的樓上

酒閣名曰廳院,若樓上則又或名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類。牌額寫過山,非特有山,謂酒力高遠也。——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

山中。指隐居之處 。

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稱);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墳 。

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園(墳地);山門(墓門)

蠶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 [a small bundle of straws,etc.,for silkworms to spin cocoons on]。

如:蠶上山了

〈形〉

大,巨大 。

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響

粗俗

你道山不山?中了狀元一道煙。——《牡丹亭》

山野——謙稱 。

如:山妻(隐士之妻)

【字的故事】

遊山西村

宋 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譯文:不要笑農家臘月裡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嶼年景裡待客菜肴非常豐繁。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豔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接近,村民們衣冠簡樸古代風氣仍然儲存。今後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閑遊,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時來敲你的家門。

解讀:詩人描繪了被罷歸故裡後,心中有抑郁不平之氣。相較于虛僞的官場,家鄉純樸的生活自然使詩人産生無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詩人雖貌似閑适,卻仍心系國事。秉國者目光短淺,無深謀長策,然而詩人并未喪失信心,深信總有一天否極泰來。我們在遇到困境時,也要以樂觀的心态面對,充滿信心,懷揣希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