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虎年來臨,個人到底該如何做投資?| 虎年大「計」

作者:中國經營報

編者按

壬寅虎歲,喜盼春來。

這是我們與疫情鬥智鬥勇的第三個春節。在過去的日子裡,我們在巨變的世界裡奮力生活。

當不确定性成為主流,當焦慮成為日常,辭舊迎新之際,我們準備了四份指南,希望能給你一些開啟新年的靈感。“不保證成功,不一定有用”,但足夠簡單,各位不妨一試。

少點emo,多點開心,一份快樂指南,祝你生龍活虎;

人生不隻有KPI,還有BMI,一份健身指南,祝你龍騰虎躍;

不求一夜暴富,但求基金回本,一份搞錢指南,祝你如虎添翼;

即使年輕,也要未雨綢缪,一份養老指南,祝你虎虎有生氣!

文/荀詩林

未來,似乎變得更加不确定。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釋出2021年中國經濟年度資料,2021年全年國内生産總值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1%。這是中國GDP連續第二年超百萬億元大關,中國人均GDP也連續第三年超過1萬美元,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2020年名義增長9.1%。

随着國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到底該如何處置手上這部分錢成為新問題。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末中國股民投資者約1.95億人,2020年末的時候隻有1.78億人。

至于網際網路理财的使用者增長則更加明顯,2015年的時候,這部分使用者還隻有2.4億人左右,但到了2020年,這一數字已經超過6億人。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目前中國人口約14.1億人,這也就意味着約有40%以上的人在參與網際網路理财。

那麼,2022年虎年的個人投資該怎麼做?能掙錢嗎?

大勢不可逆

“我個人認為,想要看2022年的個人投資能否掙錢,一定要看大趨勢,無論你是做基金股票方面的投資,還是關心數字貨币的相關趨勢。”

某私募從業者王繼超(化名)對筆者表示,就他個人的觀察,最近這一兩年試圖尋求個人财富增值的人數正在逐漸變多,“透露個資訊,我們這一年的業績就還不錯”。

為什麼要關注大趨勢呢?

王繼超表示,現在的投資标的基本都會受到宏觀環境的影響,如今任何一個市場中都不缺少機構投資者。“很大程度上,機構投資者的舉動都會受到宏觀環境的影響,個體投資者的影響力畢竟有限。”

他舉例,2021年A股總市值為91.2萬億元,而2020年總市值為79.7萬億元,這樣算下來2021年A股總市值增加了11.5萬億元。“如果按A股目前有1.95億股民來算,一平均,人均賺5萬多元,你覺得會這麼樂觀嗎?”

在貿易全球化這一現實背景下,王繼超認為,美國接下來的一系列政策走向很可能會産生巨大影響。他認為,美國通脹嚴重已經成為共識,美聯儲加息有可能很快就到來。

在美國留學的小洪(化名)表示,他覺得就算美國是發達國家,但并不覺得美國人就是有錢的。“物價挺高的,周圍的美國人似乎買不起什麼。”

據Adobe資料價格指數統計,美國消費者網上購物的18類、共計1億種線上商品價格的漲幅在2021年都達到10%以上。

“一旦加息,美股很有可能就會出現暴跌,然後美聯儲又有可能繼續放水救市,這對全球來說都會影響很大。”

王繼超進一步解釋,經濟是具有周期性的,一旦所謂的“錢”不再值錢,各種投資标的出現震蕩的可能性會比較大。

基于這一現狀,王繼超認為,國内實際上早已經注意到這一點,在積極應對。他重點提到,2021年國内的很多政策都是在去泡沫,包括防止網際網路經濟過度發展,“投機型的經濟必須得到遏制,良性循環才有可能出現”。

“是以,對于2022年的個人投資标的,我認為波動可能會比較大,國内的環境可能會相對好一點,但是不建議過于莽撞,還是應該順應大趨勢。”王繼超說。

個人的選擇

“我還是建議個體投資者堅持選擇長期優質标的,雖然這很難判斷。”目前正在創業做資産配置工具和社群工作的張揚月(化名)表示。

據她觀察,各類投資标的短線波動極快,個體投資者很難追逐到正确的趨勢,是以很難賺錢。“我說句心裡話,别說普通的投資者了,就算很多機構投資者都是在追漲殺跌。”

根據張揚月的經驗,對比國内外的投資者機構,國外的投資者會更信奉價值投資,“當然,馬斯克這種例外”。

她提到,最近一兩年,很多人都感覺基金投資似乎比股票投資容易賺錢,“各個闆塊具有一定的确定性,基金必然會限制一部分使用者的操作,畢竟買賣手續費也更高,基金也鼓勵使用者長期持有”。

“一個冷知識就是,現在太多股民都習慣高頻操作,但是根據背景的資料統計,如果一個人買的股票放着不動,不操作,70%的機率會在兩周後回本,是以這裡也大概能看懂為啥我建議個人追求所謂的價值投資。”張揚月說。

張揚月重點提到了海外資産,她建議,如果有能力和有意向的投資者,可以配置一部分海外資産。“如果單從全球各國股市的走勢來看,國外某些資本市場還是走得不錯的。”

2022虎年來臨,個人到底該如何做投資?| 虎年大「計」

全球股市漲幅榜(圖檔來源:受訪者供圖)

2019年才開始買網際網路理财的孫哲(化名)對筆者表示,自己其實之前考慮過買海外市場的标的,但是發現出入金交易太難,就放棄了。

孫哲說:“2019年下半年的時候,就曾經考慮去美股開戶,但是由于自己沒有海外賬戶,就比較難。當時有朋友介紹說,可以幫忙在海外開戶,辦銀行卡,但是需要交3000塊錢的手續費,算是給人家的酬勞。當時我也覺得合理,就給了,但是沒到一個月,人家就把3000塊的手續費退還了給我,說是政策收緊了,實在辦不了,是以置辦海外資産的主意也就打消了。”

張揚月也表示這種情況很正常,同時,她對2022年的國内市場還是有信心的。她個人認為,現在市場中的很多優質标的估值都不高,有很大的選擇空間。

一級市場投資人吳碧(化名)對筆者表示,她個人更傾向于關注制造業和高新科技類的項目。“很有可能,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内,這将會成為新的投資方向趨勢。”

(編輯:陳玉琪 校對:顔京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