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媽以後算了一筆賬:這4項是我30歲後最值的投資

最近,陷入到了“社會新聞緻郁”處境,每每會有很強的無力感。

疫情爆發後,保持着每天和小D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視訊的節奏,原本是擔心他們,後來反而是老一輩來給我們定心丸。經曆過這次,我開始了解爸媽為啥總是很節省,總愛把好的東西先藏起來,總是吃很多白米飯而吃很少的菜,我想這也是時代的印記吧。

不得不說,父輩們是比我們更經曆過事的,他們積累了一套處世智慧。這段時間,每次視訊,都是他們在和我們說,趁着這段時間,靜下來,做點思考沉澱,等到這個城市再啟動的時候,你們更能看清前面的路,狀态也會更好。

就突然覺得特别有道理,我趁着這幾天自己做了個梳理,人到中年,我們女人最該對自己的投資是什麼?也特别希望今天在留言區裡聽聽你們的想法。

當媽以後算了一筆賬:這4項是我30歲後最值的投資

01

身體健康

投資身體健康,這句話看着非常老生常談了。但其實真正明白這個含義的,也就是這一年的時間。老讀者都知道,我出了名的愛熬夜,晚上才是屬于自己的整塊時間,寫作看書,我都會效率極高。

第二天覺得醒不過來,就來個有氧鍛煉,一下子就像打了雞血了。但最近這兩年,身體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信号告訴我,有點吃不消了。這種吃不消是會真切感覺到的。

比如精力就是不行了,起床那個刹那心髒有種“突突突”的感覺了。外加前年體檢發現自己有了甲狀腺結節,已經4B了。

有時候人的改變就是一刹那的,之前覺得“不熬夜不可能”的,竟然就輕松做到了,現在每天晚上最晚11:30上床。開始從晚上熬夜工作,改成了早上早起幹活。“聽從身體的聲音”,是這一兩年自己遵循的原則,運動的選擇上也從前幾年熱愛激烈的HIIT,變成了瑜伽搭配緩和一點的有氧運動。

以前熱愛突破自己的極限,現在反而願意從“不變”中積累能量。

瑜伽蠻神奇的,就是一樣的動作反複做,但是每次用心體味的話,身體的感覺不一樣。而且一段時間過後就會發現,哪怕看似“重複”,身體的感覺、力量都發生了變化。

當媽以後算了一筆賬:這4項是我30歲後最值的投資

這其實是想和大家說的要義,投資身體健康,不是跟風,而是可以回歸到每個個體,看看自己身體需要什麼,然後“順勢而為”,去滿足它,滋養它。并不是說,非要有個幾十條的标準,這不能做那不能吃,而是可以保持一個對自己身體的覺察。

吃完了,鍛煉完了,身體是舒服的,精氣神更好了,那就是“對”的。很多問題,身體有答案,隻不過我們總忽視。

02

專業能力

總是有個說法,用人機關都不看35歲後的履歷了。一說起這個後,都容易讓人深陷“中年危機”的焦慮。拿去年自己的經曆來說吧,我就是以37歲“高齡”出鏡拍短視訊,完全沒有所謂的網感和視訊語言,壓根沒有這方面的專業能力。但我清楚地認識到,作為内容創業者,這是我面向未來需要的專業能力之一。

做不好,就打磨,自我投資呀。任何專業能力的學習,我都是一直遵循“70-20-10”模型的,70%從做中學,20%從别人學,10%從書本學。

是以我就直接上手拍,拍了就剪出來發,釋出後就有了最直覺的回報。有帶着真愛濾鏡的鼓勵,也有很多是公号讀者的讓我别做了的好心規勸,讓我專心做文字,當然還有路人粉的有褒有貶。這些直接回報,是我和别人學怎麼做短視訊,看書裡教怎麼拍短視訊,都無法得到的。

當媽以後算了一筆賬:這4項是我30歲後最值的投資

從那麼多的回報裡,我就慢慢清楚了,自己哪裡不行,哪裡需要自我接納(也就是再努力可能也不行),哪裡是長闆。然後每次再做,就有了微疊代,有的變化觀衆能感覺,有的變化細微到自己才能察覺,而這些都是專業能力的積累和增長。這時候遇到瓶頸,我才會去找厲害的人或者對口的書籍求助。

投資自己的專業能力,并不是說死守自己的那個“一招鮮”,而是時刻擡頭看路,與時俱進。這是我們30+後的職場人需要有的自我覺察,知道自己的核心競争力是什麼,打磨它精進它。但同時時刻用“空杯”心态,去看看外部競争環境,看看有什麼能力是需要補足的。

而且好消息是,我們過去十幾年的工作經驗,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去篩選自己需要的能力子產品,也能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去學習獲得。

這麼想想,其實所謂“中年職場”,也是硬币的兩面,畢竟年齡和經驗,也是我們的财富,需要利用好,來建立職場競争力的護城河。

當媽以後算了一筆賬:這4項是我30歲後最值的投資

03

思維模式

去年到今年,陸續見了不少創業者,大家似乎都有一個感歎,選擇比努力重要。并不是說努力不重要,也不是說鼓吹投機,而是面對一個局面,我們怎麼做判斷和選擇,很關鍵,而這就是思維模式。但很少有人會投資自己的思維模式。

基本的思維模式修煉,當然可以看看一些工具書,類似《批判性思維》、《洞見》等等。但光看工具書上的知識,并不會成為自己的思維模式,這仍然需要大量的實踐。

分享兩個我的方式。第一個,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形成一個自己的觀點/判斷。這一點經常看我公号的讀者有體會,我對于很多熱點,都願意寫。這并不是為了蹭熱點,因為很多我自己覺得沒有新觀點輸出的熱點文章,我寫完也都不發的。

為什麼這麼做呢?其實就是在鍛煉自己可以随時有一套判斷體系。這個時代,可以判斷錯,但千萬不要沒有判斷,那麼就太容易被裹挾了。大家可以試試看,小到家長群的事,大到國家大事,你什麼看法?為什麼有這樣的看法?你能厘清“事實”和“觀點”嗎?

當媽以後算了一筆賬:這4項是我30歲後最值的投資

然後嘗試去找别人聊聊,我尤其喜歡與那些和我觀點截然不同的朋友做朋友(當然都需要有理有據清楚表達,不是和杠精做朋友)。

每次開放式地去了解他們為什麼這麼想,常常就能打開我自己的思路,和看待問題的角度,“哇,原來還可以這麼思考”。

當一個人可以有更多種角度看問題,就具有思維靈活性,也更能有多種解題思路。“一個人可以同時保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念還能正常行事,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這值得一輩子的修煉。

第二個,看看人物傳記,不僅僅是了解這個人的生平,更是去了解他在面對一些重大決策時,他為什麼會這麼做。我最近在看《毛澤東選集》,我就會經常用這樣的方式去思考。舉個例子,當時周恩來、劉少奇都去國外留學,學習馬克思主義,唯獨毛澤東花了整整三年去湖南農村,考察當地百姓。

後來,他的很多決策都是基于那句話“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我當時讀到這裡的時候就在想,别人都去國外學習所謂“更先進”的,我不去,我焦慮嗎?

我不但不去,還去看最底層的,我會産生自我質疑嗎?看不清前面的路時,他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呢?這些書裡不會告訴我們答案的,但是當我帶着這樣的思考再去看偉人故事,我的價值觀和思維模式就受到了碰撞。這時,我形成的觀點和結論,就變成了我自己的思維模式之一,也是我們的“元認知”。

當媽以後算了一筆賬:這4項是我30歲後最值的投資

04

外觀形象

這些年,我對自己的外觀形象的投資比例也加重了。挺有意思的,我以前是不好意思分享這個的,因為我從小的教育裡都是崇尚“心理美”的。我是直到這幾年才發現,原來注重外表,也能增進心理啊,開心自信,出門擡頭挺胸的感覺,都是讓心情愉悅的啊。

但是,對于外觀形象,我并不會過多追求“少女感”,我也不會執着于自己臉上非要沒有皺紋,非常緊緻上揚。包括給我做剪輯的小朋友,每次磨皮瘦臉過多,我都會提醒她。這幾年對于外觀形象的投資,主要是花了更多時間認識自己,并且學着完整接納自己的全部。

什麼是接納?就是知道自己哪裡不完美,在别人評價我這些之前,我都已經明了并且不在意。我學習了化妝,知道怎樣揚長避短了,但并不意味着我不去嘗試一些新的妝容,哪怕是别人覺得醜的。

我知道合适自己風格的衣服,最喜歡的面料,但也不意味着我就把自己禁锢在“一個風格”,我仍然會試試看最近的潮流,哪怕也是别人覺得突兀的。但這些都是自己“喜歡”,是以别人怎麼看,我并不在意了。

而且我做這些事的時候,自己是愉悅并且舒服的,這就夠了。這也是我想和大家強調的,投資外觀形象,并不是去活在别人的評價裡。而是知道自己“最美”的樣子,也願意去做“喜歡”的自己,隻要開心,别人定義的美醜已經沒那麼重要了。

當媽以後算了一筆賬:這4項是我30歲後最值的投資

寫完這些,我的心靜了不少,也感覺自己更有力量了。昨天看到莊雅婷的一段話,我特别摘抄了下來,和你們分享:不要為了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挫敗,我們其實要做的事情還可以有很多,從己身到他人,你先守護好自己的柔軟,然後,要去燃燒,要去戰鬥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