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期待冬奧,更看好“後冬奧時代”!這些魔都“冰雪人”這樣說|冬奧特刊

“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标已提前實作。每一位冰雪運動參與者,都是中國冰雪運動大潮奔湧的一朵浪花,而每一朵浪花身後其實都有一批又一批在自己的崗位上共同努力的專業“冰雪人”,為冰雪運動的全面發展提供支撐與助力。

每平方米冰場一天就要消耗2度電,小小一座冰雪樂園一天的運維成本就超一萬元。把人們帶上冰面後還要留在冰面,專業選手如今轉型成為了職業教練……冬奧前夕,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些魔都“冰雪人”的心聲,他們期待着冬奧,也更看好“後冬奧時代”。冰雪體驗成本較高,戶外冰場更“靠天吃飯”

新世界城6樓的冰雪樂園采訪是在一個周五的下午進行的,滑冰場的冰面不算大,但正在滑冰的卻至少有十幾人,大多扶着外圈的欄杆慢慢滑行,隻有個别幾個技術熟練的顧客在冰場中央,偶爾還能跳出幾個漂亮的旋轉動作。

期待冬奧,更看好“後冬奧時代”!這些魔都“冰雪人”這樣說|冬奧特刊

下午2點剛到,冰場的廣播響起,提示清冰車即将運作,請大家先在一旁休息片刻。待清場後,一輛外形近似拖拉機的綠色清冰車便駛上了冰場,從外至内緩緩作業。清冰車經過的冰面會從原本的渾濁毛糙,變為光滑透亮。

冰雪樂園的負責人張義告訴記者,這輛清冰車一天大約要工作2至4次,主要是為了清理冰面,讓體驗者的滑行更為順暢。

設在環球港5樓的星空冰樂園則因為場地條件沒辦法用上清冰車,是以隻能以人工幹預作為替代。每晚結束營業時,從業人員會在冰面澆上一層水,待冰面凍住後再根據實際情況略作修整。

不巧的是,記者采訪當天剛好遇上大雨,雨水打在冰面上十分濕滑,也影響了冰上運動的安全性。是以,即使是雙休日晚上的高峰期,露天冰場也不得不提前打烊,從業人員提早拿出特殊塑膠材質的“冰被”覆寫在冰面上。

“就算不下雨,晚上也要‘蓋被子’的。下雨的時候可以擋雨,天氣好的時候,也需要通過這種方式為冰面保溫”,星空冰樂園項目此次建設方負責人胡北維告訴記者,相對于室内冰場,露天的冰雪體驗對于場地的要求更高,也更“靠天吃飯”。

天氣好壞決定了市民出門與否的意願強弱,刮風下雨更是會直接影響到冰場的正常開業。露天冰場一般隻能建在一樓,因為設在高樓層的話,普通地面無法承受重達3噸的基礎裝置,“環球港的5樓之前曾用作停車場,是以才能建起這樣一座限時冰場。”

期待冬奧,更看好“後冬奧時代”!這些魔都“冰雪人”這樣說|冬奧特刊

而開設一處冰雪體驗場所最大的困難毋庸置疑是高昂的成本,冰場不同于籃球場、足球場或是乒乓球館,空閑時幾乎可以實作“零成本閑置”,冰面下的制冷裝置可是24小時不間斷供電的。胡北維說,以600平方米的露天冰場為例,平均每平方米每天的電耗量在2度左右,一天僅電費上的支出就接近兩千元,若是遇上天氣轉暖電耗還會更高,另外還要加上水費、人工運維以及冰雪裝備的購置等等。

冰雪樂園的滑冰場雖然隻有400平方米,但因為随着新世界城更新改造又新增了一片娛樂性更強的雪屋區域,整座樂園單日的營運成本就超過了一萬元,若是在夏天更将逼近兩萬元大關。

家門口的冰雪場館要更新,更節能也要更全能

“這些年我們都在說‘北冰南移’,我覺得這個‘南’也可以用‘難’來替代。”2008年起就加入全上海第一家真冰場的張義可以說是見證了上海冰雪運動的變遷發展,将自己稱為“冰雪人”的他也不得不承認,南方城市在發展冰雪運動的基礎略顯薄弱,冰場接待的顧客主要以周邊白領和學生為主,寒暑假是生意最好的時候,普通工作日則相對冷清,一周的日常營運會呈現出明顯的“二拖五”特色。

随着近年來大陸冰雪運動快速發展,特别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申辦,為冰雪運動繁榮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輿論宣傳越來越頻繁、精準,市民的接受程度和嘗試意願也變得越來越高,在這一過程中,冰雪場館也通過拓展營運模式等方式,加入到冰雪運動的推廣大軍之中。

期待冬奧,更看好“後冬奧時代”!這些魔都“冰雪人”這樣說|冬奧特刊

在張義的朋友圈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冰場現場的照片,其中有腳踏冰刀、擺出各種可愛姿勢的青少年,也有正兒八經拉着橫幅的冰上集體照。“冰雪産業并不是單一化的,在冰雪熱度持續高漲的當下,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個性定制化的方式滿足更多人的需求。再配合冬奧後‘冰雪熱’的持續升溫,能夠吸引更多人走上冰面、雪地。”據張義介紹,目前冰雪樂園已經承接過的額外項目就包括了學生課程、冰壺娛樂、企業團建,甚至還有冰上求婚。

雖然距離露天限時冰場落幕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但胡北維已經開始做起了此次項目的經驗分析和未來展望。

以前我們會去其他城市甚至國外考察,現在因為疫情,主要通過網絡收集了解資訊。其實僅從露天冰場來看,我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胡北維告訴記者,國外部分冰場使用的載冷劑優于國内、轉化率更高,在同樣可以制冰的前提下,可以節省大量的能耗,再結合更好的保溫防水技術,能夠讓冰場的硬體設施向前邁出一大步。

期待冬奧,更看好“後冬奧時代”!這些魔都“冰雪人”這樣說|冬奧特刊

除了冰場的基礎功能性,其體驗度和娛樂性也要同步進行更新。“比如之後的露天冰場,我就會考慮搭一個頂棚,條件允許的話可以拓展為類似玻璃房的效果,這樣既能擋雨保溫,也友善家長、同伴在一旁陪同拍照。”與此同時,更豐富多元、帶有趣味性的冰雪衍生體驗也可以搭配着休閑功能一同出現,例如冰場内可以進行冰上舞蹈、冰上雜技等表演,冰場邊可以設定冰雕娛雪區,外場再增設休閑餐飲的功能區,便能夠将整個冰雪體驗的大場景貫通串聯,讓人們在冰上逗留的時間更長、體驗更佳。

從走上冰面到留在冰面,人才教育訓練拉長冰雪運動“生命線”

商場、購物中心内的常設、限時冰場承載的功能仍以基礎娛樂為主,而要讓冰雪運動的普及度更高,專業教育訓練的腳步也要進一步跟上。胡北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接到了一個來自山西大同專業冰球隊的電話,對方希望能在自己的場地建一個小冰場進行日常訓練。

他告訴記者,在美國、加拿大等冰雪傳統強國的很多學校裡都設有常年的冰場,要提升并延續大家對冰雪的熱情,還是要從娛樂化走向專業化,甚至職業化的道路上。“我現在在做的,是把大家帶上冰面。我更希望能有更多人能留在冰上,真正地熱愛這些運動項目。”

從走上冰面到留在冰面,從業餘愛好步入專業教育訓練,更能進一步拉長冰雪運動“生命線”。記者獲悉,如今申城很多冰雪場館大多配備了相應的教練,有的俱樂部還組織了專業隊伍參加各個級别的比賽。

劉仁就是上海全明星滑冰俱樂部冰球隊的教練,出生成長與齊齊哈爾的他從小就喜歡上了滑冰,接觸了冰球後被校隊選中并接受了專業訓練,最後踏上了冰球選手的職業生涯,退役後來到上海,成為了職業冰球教練兼裁判。就在今年1月9日,他在朋友圈中發了一張冠軍獎杯的照片,獎杯上刻着“2021上海市中國小生冰上運動彙冰球國中組冠軍”的字樣,配文為:2022年的第一個冠軍。

期待冬奧,更看好“後冬奧時代”!這些魔都“冰雪人”這樣說|冬奧特刊

“冰球運動在大陸起步偏晚,南方城市能夠提供的訓練場地也比較有限,這些年慢慢有了起色。”2010年劉仁初來上海時,會上冰場打冰球的大多隻是一些外企管理人員随行的家屬。随着市内冰場數量慢慢提升,到了2013年上海有了4家冰球俱樂部,舉辦第一屆冰球聯賽時,每個俱樂部都隻有一支球隊,且隊員年齡跨度很大。直到2019-2020賽季整個上海已經有65支隊伍,注冊運動員已達近千人。

劉仁說,冰球是一項考驗體能、戰術和團隊協作的運動,不斷地摔倒、爬起也是對孩子意志的鍛煉。但最初他遇到的上海學員目的性很強,大多是家長希望通過學習冰球在申請國外名校時能夠有加分。随着人們對冰球運動的了解程度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小朋友因為熱愛冰上運動而加入進來。“其實冰球在冬奧的賽場上是一個受關注度很高的項目。希望借助此次北京冬奧會的契機,能夠讓更多人了解、熟悉冰上運動,最終通過嘗試體驗愛上這項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