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啥說過年不要罵孩子?罵完隻會是這三個結果,看完你就懂了

文丨福林媽咪

今年的天津春晚上,孟鶴堂周九良表演的一段相聲,主題是除夕不能打孩子。

過年不能打孩子,這好像是個全國統一的“規矩”,有的地方是說除夕不能打孩子,有的地方說初一不能打孩子,有的地方講究的是初七不能打孩子,還有的地方說,正月裡不能打孩子……

為啥說過年不要罵孩子?罵完隻會是這三個結果,看完你就懂了

過年最開心的就是孩子了,不僅放假,還可以收壓歲錢,穿新衣服,吃好吃的,玩兒好玩兒的,最重要的就是在這個規矩下,家長一般都不打孩子、不罵孩子,是以這是一年中孩子們過的最幸福的一段時間了!

雖然皮過了,攢到最後可能會迎來爸爸媽媽的一頓爆發,但是這期間難得的放風,還是讓孩子們開心不已。

那為啥我們會有這麼一個過年不打罵孩子的規矩呢?

為啥說過年不要罵孩子?罵完隻會是這三個結果,看完你就懂了

最主要的理由呢,是從前人們正月裡過年期間,有很多的禁忌和風俗,因為過年很講究吉祥如意,大家見面都說吉祥話,就是為了給這一年讨個好彩頭,不好聽的話、不吉利的話、罵人争吵這樣的話,都不能說,否則會敗興,甚至帶來災禍。

是以說,正月裡大家說話都比較注意,教育孩子也要三思,盡量心平氣和地跟孩子溝通,不打罵孩子。

有一次,我帶着孩子回老家過年,福林和小夥伴們玩嗨了,我說要走了,他根本聽不見我說話,我脾氣就來了,正準備發火,我媽趕緊攔住我:大過年的,别吵孩子。

為啥說過年不要罵孩子?罵完隻會是這三個結果,看完你就懂了

我還想反駁,我媽一句話把我堵得啞口無言:你小時候也不聽話,你看我過年的時候罵過你沒有?

一個熟悉的畫面闖進我的腦海,的确,小時候過年期間,爸媽的确沒有吵過我,實在忍不住了,我媽會說:大過年的我不吵你,但你不要太出格……

看來這個規矩,我爸媽是一直在遵守的,我也要跟他們學習才是。

當然,這條規矩不僅是為了讨吉利,更有許多現實意義。

第一,為了過年的氣氛

為啥說過年不要罵孩子?罵完隻會是這三個結果,看完你就懂了

過年講究的是一個氣氛,這是我們國家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一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開開心心,到處都是新年的氣氛,人的情緒也是開心的。

這時候非要教訓孩子,氣氛立馬就變了,首先影響的是我們和孩子之間的氣氛,其次也影響家裡整體的氣氛,隻會讓大家都感到尴尬。

罵完之後,還需要一些行動才能讓氣氛回溫,影響心情。

何況,過年期間會有什麼事情是非要打罵孩子才能解決的呢?不罵孩子已經成了不成文的規定,我們吵孩子,其他人還以為我們是話裡有話,指桑罵槐呢。

第二,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為啥說過年不要罵孩子?罵完隻會是這三個結果,看完你就懂了

我們大人可能覺得現在年味兒越來越不濃了,但這是因為我們成熟了。

但是孩子正是最開心的年紀,無憂無慮,過年期間情緒高漲,放飛自我的過程,也是最沉浸其中的時刻。

這個時候如果父母責備孩子,孩子情緒突然跌落,起伏太大,對身心健康都是有影響的。

古代教子有七不責,其中一條就是“歡慶不責”,就是說在孩子歡欣快樂的時候不要責備孩子。

而且,孩子被爸爸媽媽罵,情緒本身就低落,外部環境又很喜慶歡樂,這會讓孩子的内心更加失落,更加感到委屈,容易鑽牛角尖,也不利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第三,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為啥說過年不要罵孩子?罵完隻會是這三個結果,看完你就懂了

過年期間,一大家團圓,又要走親訪友,如果是在人多的場合罵孩子,會讓孩子感到難堪,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古代教子有七不責,其中還有一條就是,人前不責。

孩子也有自尊心,父母隻有懂得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才會懂得尊重别人的自尊心,這也是一種教育方式的傳承。

其實我覺得我小時候爸爸媽媽的處理方式還挺好的,過年期間不罵孩子,在這個前提下,大人和孩子都明白,那麼在孩子哪裡做得過分的時候,爸爸媽媽隻需要提醒一下,孩子也會收斂很多。

為啥說過年不要罵孩子?罵完隻會是這三個結果,看完你就懂了

過年就是要開開心心的,一年之中又不是每天都過年,那麼孩子适當地放飛自我,也是可以的,用這種方式讓孩子享受一下童年的快樂,對春節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并且一直留在心裡,這或許也正是我們這項傳統規矩傳承下來的目的之一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