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為什麼會選在上海召開?”“租界是什麼意思?”在十年“紅色印記”活動開展中,我們時常會發現,傳統的以史料、圖檔、文字為形式來展示和講述黨史故事,對青少年群體有一定效果,但還不盡如人意。
上海是中國共産黨的誕生地,擁有極為豐富的紅色文化和旅遊資源,上海城市精神的發展、演進都與黨的紅色曆史和革命底蘊密切相關,“如何讓上海紅色資源鮮活起來,在青少年血脈中種下紅色基因,引導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是我們作為團屬青少年宮一直在思考、也必須要探索的問題。是以,我提出了《整合上海紅色資源建構有意思有意義的青少年紅色教育體系》這份提案。
我嘗試與學校、紅色場館等多方合作,讓紅色教育體系在青少年活動中心落地和實踐。“我要在這條小道上向老師們請教,要尋找俞秀松先生說的共産主義的真理,共産主義的光……”一名身穿藍色褂子的小男孩,用稚嫩的聲音,向站在他身邊的“俞秀松”先生叙說着自己的理想。這是在長江劇場上演的一部由上海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原創的大型多媒體沉浸式紅色主題朗誦劇《童聲嘹亮》。劇本創作完成且進行首場展演後,活動中心又将此劇的課程包送入校園,讓大同教育集團旗下多所學校、格緻初級中學的學子們來演繹全劇,又與上海東方廣播中心合作,在全市選拔了優秀青少年與電台金話筒主持人共同演繹。青少年從單純的看,變成了置身其中的體驗,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與此同時,在手拉手舞蹈團的練功房裡,一群穿着粉紅色練功服的小女孩正緊緊地圍繞在老師身旁,認真聽老師講述大别山革命根據地的故事。原來師生們正在為排練快閃紅色舞蹈《閃閃的紅星》做準備。這場快閃活動由青年舞蹈家黃豆豆和上海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共同策劃,黃豆豆老師在抖音開設了一個月的《閃閃的紅星》公益舞蹈課,也與100名紅色舞蹈小小少年,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廣場進行了舞蹈快閃。許多熱愛舞蹈的青少年,通過這場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活動,第一次知道了“潘冬子”這個名字,第一次知道了我們解放軍戰士來自哪裡、要去哪裡。
青少年繪畫征集活動也是将藝術與紅色教育相結合的一種形式。在“我身邊的英烈”2021年第二屆“龍華魂”青少年繪畫征集大賽中,為了增加活動影響力,我們新增了入圍作品網絡投票和制定文創産品兩個新元素。冰箱貼、口罩、帆布袋、手賬、膠帶等物品上分别印上了《紅色上海》《為緬懷、為前行》《花開》等畫作,孩子們看到自己的作品印在實物上都非常激動。
開展紅色教育的創新形式,更是我們踐行初心與使命的重要方式。對擁有十年“紅色印記”品牌的我們來說,融入了紅色印記劇本殺、紅色情景黨團課和AI人工智能元素的“紅色印記展示館”就是我們的新嘗試。接下來,我們還将着力打造紅色教育生态圈。如同我在提案中說的,“上海的紅色教育不能隻讓青少年去尋找紅色資源,而要讓紅色資源來主動找到我們的青少年。”為此,上海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将進一步探索、發展更多有意思、有意義的紅色教育體系。(吳 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