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十日谈|让上海红色资源鲜活起来

“中共一大为什么会选在上海召开?”“租界是什么意思?”在十年“红色印记”活动开展中,我们时常会发现,传统的以史料、图片、文字为形式来展示和讲述党史故事,对青少年群体有一定效果,但还不尽如人意。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拥有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上海城市精神的发展、演进都与党的红色历史和革命底蕴密切相关,“如何让上海红色资源鲜活起来,在青少年血脉中种下红色基因,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是我们作为团属青少年宫一直在思考、也必须要探索的问题。因此,我提出了《整合上海红色资源构建有意思有意义的青少年红色教育体系》这份提案。

我尝试与学校、红色场馆等多方合作,让红色教育体系在青少年活动中心落地和实践。“我要在这条小道上向老师们请教,要寻找俞秀松先生说的共产主义的真理,共产主义的光……”一名身穿蓝色褂子的小男孩,用稚嫩的声音,向站在他身边的“俞秀松”先生叙说着自己的理想。这是在长江剧场上演的一部由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原创的大型多媒体沉浸式红色主题朗诵剧《童声嘹亮》。剧本创作完成且进行首场展演后,活动中心又将此剧的课程包送入校园,让大同教育集团旗下多所学校、格致初级中学的学子们来演绎全剧,又与上海东方广播中心合作,在全市选拔了优秀青少年与电台金话筒主持人共同演绎。青少年从单纯的看,变成了置身其中的体验,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十日谈|让上海红色资源鲜活起来

与此同时,在手拉手舞蹈团的练功房里,一群穿着粉红色练功服的小女孩正紧紧地围绕在老师身旁,认真听老师讲述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故事。原来师生们正在为排练快闪红色舞蹈《闪闪的红星》做准备。这场快闪活动由青年舞蹈家黄豆豆和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共同策划,黄豆豆老师在抖音开设了一个月的《闪闪的红星》公益舞蹈课,也与100名红色舞蹈小小少年,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广场进行了舞蹈快闪。许多热爱舞蹈的青少年,通过这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第一次知道了“潘冬子”这个名字,第一次知道了我们解放军战士来自哪里、要去哪里。

青少年绘画征集活动也是将艺术与红色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形式。在“我身边的英烈”2021年第二届“龙华魂”青少年绘画征集大赛中,为了增加活动影响力,我们新增了入围作品网络投票和制定文创产品两个新元素。冰箱贴、口罩、帆布袋、手账、胶带等物品上分别印上了《红色上海》《为缅怀、为前行》《花开》等画作,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印在实物上都非常激动。

开展红色教育的创新形式,更是我们践行初心与使命的重要方式。对拥有十年“红色印记”品牌的我们来说,融入了红色印记剧本杀、红色情景党团课和AI人工智能元素的“红色印记展示馆”就是我们的新尝试。接下来,我们还将着力打造红色教育生态圈。如同我在提案中说的,“上海的红色教育不能只让青少年去寻找红色资源,而要让红色资源来主动找到我们的青少年。”为此,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将进一步探索、发展更多有意思、有意义的红色教育体系。(吴 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