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想家了吧?想回來就回來吧!”接線人員:非常了解他們想回來的心情!

健康時報記者 王艾冰

“坐标北京,老家在浙江下面一個地級市,三線,剛給老家打電話,問他們能不能回去,畢竟北京的行程卡帶星了。疫情防控辦就說,中高風險也能回去,隻要提供48小時核心酸,除非是中高風險區裡全域封閉管理的街道回去的,才要集中隔離。”近日,社交平台上一則“可以永遠相信浙江”的文章引發大家關注。

“想家了吧?想回來就回來吧!”接線人員:非常了解他們想回來的心情!

網友的感慨讓“你可以永遠相信浙江”上了熱搜。圖為網友原文

1月30日,健康時報記者找聯到了當天接電話的從業人員,她叫江英,是浙江省嘉興市平湖市乍浦中心衛生院的一名護士,也是臨時被調到嘉興港區疫情防控辦支援的從業人員。

“接電話那天是我來支援的第十天,也是第一次輪到值夜班。凡輪到值班的員工必須保證值班手機24小時暢通,是以那一天我把手機鈴聲調到了最大,就是為了不錯過任何一個咨詢電話。”江英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我們人手一份機關制定的防疫法寶——《港區疫情防控五色表》,表裡涵蓋了全國所有中高風險地區情況,精準程度可以精确到小區,并且内容随時動态更新。”江英表示,有了這個表格,大家可以對所有往來的人員都會采取精準管控,不一刀切,也不提級管控。

江英告訴記者,經過咨詢,她确定這個女孩所在的區域并沒有被列為中高風險地區,北京也沒有讓她集中做核酸檢測,是符合傳回港區條件的,于是就有了後面那個溫暖的對話。

“因為我身邊也有朋友在外地,平時也會詢問我相關的問題,是以我非常能了解他們想回來的心情。”江英說到,是以那一句“想家了吧?多久沒回來了?想回來就回來吧”其實就是我感同身受的一個問候,真的沒有想到一句話能溫暖到這麼多人。

“這件事對我是也是一種鼓勵,我也特别感謝每一個打來電話咨詢、遵守防疫政策的人,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江英說,希望疫情能快點過去,讓想家的人都能回家,擁抱想擁抱的人。

“想家了吧?想回來就回來吧!”接線人員:非常了解他們想回來的心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