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些車,在中國真的快

這些車,在中國真的快

今天是年廿八,明天就是除夕夜了,虎年馬上就要到了,我在這裡先預祝大家新年身體健康,事業如虎添翼。

即将迎來全年最喜慶也是時間最長的假期,工作上的事情不妨就先放在一邊吧,吃好喝好玩好才是春節期間的頭等大事。是以我今天就不和大家聊具體的新車和新聞了,和大家簡單分享一下我過去一年來的一些感悟吧。

不管你身處哪個城市,不管你對汽車是否感興趣,我相信隻要你在路上,看到越來越多挂着綠白色車牌的車出現在你身邊的時候,你都會知道有些不一樣的事情發生了。

這些車,在中國真的快

按照乘聯會官方的統計,2021年國内新能源乘用車零售接近300萬輛,比2020年增長了169.1%,也就是說銷量直接翻了1.7倍。或許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國市場的新能源車銷量已經占了2021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的45.22%。

的确,新能源車的增長速度遠超我們的預期。

試問你我身邊誰沒有幾個開新能源的親戚朋友呢?再加上實實在在的技術進步,耳濡目染之下,短短一年間,越來越多人對新能源車的态度,已經從曾經的嘲諷和抗拒變成了好奇和接受。

這些車,在中國真的快

不僅如此,我發現人們對新能源車的讨論也不再是過去“非黑即白”的立場之争了,更多人把關注的重點放回到設計、性能、使用體驗和用車場景這些客觀理性的層面上,對各種不同技術路線的态度變得越來越包容,也越來越“技術流”。

我相信這是所有人都喜聞樂見的。

或許也正是由于大家變得更理性和務實,才使得更“實用主義”的增程式電動車和其他混合動力車型被更多人接受。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也最有代表性的,就要數比亞迪DM-i和理想ONE了。

這些車,在中國真的快

理想ONE這個案例相當有意思。還記得在最早的時候,理想ONE的增程式路線曾被不少人視作“脫褲子放屁”的典型。但在去年,理想ONE單一款車型的傳遞已超過了10萬輛,讓無數人大跌眼鏡。

而比亞迪DM-i混動技術推出後,同樣也是為其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搭載DM-i技術的幾款車型短時間内迅速成為了搶手貨,甚至還破天荒出現了排隊等車和加價提車的現象,上演了一出現代版灰姑娘的故事。

理想ONE的成功,讓如岚圖、賽力斯/問界、自遊家等品牌,都堅定了繼續推出增程式電動車的信心,而比亞迪DM-i車型的熱賣,也讓長安、長城、奇瑞、吉利等中國品牌,也看到了混動技術的希望。

這些車,在中國真的快

我敢斷言,接下來這一兩年,将會是混動車型爆發和逐漸取代純燃油車的年份。就連最固執的日系品牌,如豐田和本田,都在加快混動車型取代純燃油車型的步伐。像廣汽本田新款奧德賽,已經徹底不見了純燃油版本的蹤影了。

或許買純燃油車即将成為一種“情懷”了。

在即将過去的這一年裡,我對“軟體定義汽車”這句話又有了和過去不一樣的了解。

“智能化”是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各新品牌間的“軍備競賽”一度愈演愈烈,似乎新釋出的新車上沒個雷射雷達都不好意思談智能化了。但現在回過頭來看,其實也就隻有小鵬P5真正實作了雷射雷達的大批量量産上車,其他宣稱搭載雷射雷達的新車,至少都要到今年第二季度才能正式傳遞。

這些車,在中國真的快

但别忘了,即使在已經量産傳遞的小鵬P5上,雷射雷達目前還隻是個“擺設”,真正能派上用場至少得等到今年年中。可想而知,其他品牌搭載雷射雷達的新車,又得等到什麼時候才能發揮雷射雷達的作用呢?

再退一步說,到目前為止除了特斯拉和“蔚小理”之外,還沒有第五個品牌能正式上線導航輔助駕駛功能。連這個都還沒能成功實作,試問又如何能讓人相信,他們有足夠能力用好雷射雷達呢?

顯然,他們不是沒有合适裝車的雷射雷達裝置,而是大部分車企還不具備編寫算法和軟體,讓雷射雷達活起來的能力。

這些車,在中國真的快

類似的情況也同樣出現在智能座艙和車機系統上。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幾乎大部分新釋出的車型都聲稱會采用最新的高通8155晶片打造智能座艙,似乎讓人覺得裝上了這塊晶片就等于實作了智能化。

真的是這樣嗎?先不說8155了,就說目前已經被大多數人“看不起”的高通820A晶片吧。搭載這塊820A晶片的車型有很多,例如我們購買的小鵬P7和極氪001同樣都采用了820A晶片,但無可否認的是,無論在車機系統的功能性還是穩定性方面,這兩款車的車機系統的表現明顯有着天淵之别。

采用高性能的硬體,等于隻是給了你一些好的食材,但不代表你就一定能做出一道好吃的菜。雖然車企手上還有OTA更新這個看似萬能的大招,但OTA本質上隻是一個可以持續改善體驗的技術手段而已,并不是一劑萬能的春藥。

這些車,在中國真的快

當然了,過去這一年我最大的感悟,是新能源車不但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實際上也改變了世界。

豐田不得不正式宣布全面電動化,本田正式宣布放棄氫燃料電動車,大衆MEB平台的電動車剛開始在國内量産,已經宣布基于新純電平台的新車将于2026年國産。

奔馳的操作就更“騷”了,幾個月前基于老平台的EQA和EQA上市的同時,就宣布了新一代EVA平台的EQS和EQE将在今年上市。但沒過多久,采用最新技術的EQXX概念車又讓我們目瞪口呆了一次,而且宣布它将在2024年量産。

這些車,在中國真的快

新平台更疊的速度居然比過去新車換代的速度還快是這樣一種體驗?太匪夷所思了,真的是萬萬沒想到。

對于即将到來的虎年,我覺得沒必要再去做什麼預測了,我們隻管相信小米雷軍的那句“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發生”就好了。

我們虎年再見!

222/1/30

一周新能源

by 韋熙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