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節目預告】成長不焦慮

孩子的健康是每個家長的心願,也直接關系到國家的長遠發展。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和困惑。近年來越來越多家長為孩子的身高問題陷入焦慮。孩子個頭不高,家長寝食難安,但如果孩子長得太快了,又會擔心有問題。怎樣才能知道孩子的生長發育到底是否正常?對待孩子的身高,怎樣才是正确的打開方式?本期節目我們為大家請來了兩位兒科内分泌方面的專家,他們是:北京協和醫院醫務處處長、内分泌專業主任醫師潘慧;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陳曉波。

▲《我要當醫生》本期話題精彩搶先看

陷入“身高焦慮”的父母

圖檔來源:網絡

随着經濟發展,生活水準提高,年輕一代的平均身高是越來越高了。是以在醫院的生長發育門診,常常會見到許多焦慮的父母。“為啥别人家的娃都長那麼高,我的孩子比人家矮,是不是有問題?”

影響身高的因素有很多,也很複雜。父母的遺傳可能占比60%-70%,剩下的主要受其他方面的影響,比如母親懷孕期間的環境影響、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健康狀況、飲食、運動情況等等,都會共同作用決定最終的身高。

潘主任談到,在生長發育門診會看到兩極分化的情況,有很多“不該來”的家長來了,但有一些“該來的”家長沒有及時來。也就是說有些本來生長發育正常的孩子,由于家長的焦慮,被帶來咨詢;而另一些真正有問題的孩子,家長沒能及時注意到,反而耽誤了幹預的最佳時機。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說到底,其實就是家長沒有正确監測孩子的生長情況。

您家孩子現在身高多少?對應年齡中位身高是多少?孩子最近半年長高了多少?這些問題您能回答出來嗎?

生長激素治療,聽聽專家怎麼說

想要孩子長高,生長激素自然就會被納入家長的視線。那麼,什麼樣的孩子适合生長激素?專家告訴我們,不僅隻有生長激素缺乏的孩子,還有特發性矮小、特納綜合征等患兒也同樣需要生長激素治療。生長激素在臨床使用幾十年來,總體看還是安全的。使用前需要做詳細的檢查,在專業醫生評估後,按醫生建議使用,并定期進行複查監測,才能保證安全和得到好的效果。

不過有很多孩子,可能他的身高不足是由生活習慣或長期生病等外界因素導緻的,那就應該先找到這個根本原因,科學地對症下藥。是以,找到正規醫療機構,找到專業的醫生,才是孩子長高的關鍵。

監測身高,遠離焦慮

【節目預告】成長不焦慮

前面說了,家長過度焦慮往往是由于沒做好孩子身高的監測。那麼,到底應該怎樣監測?其實很簡單,首先家長要有監測的意識,然後需要做的就是定期測量和記錄孩子的身高體重,并與《兒童生長發育量表》的成長曲線進行對照,隻要名額處于正常範圍就不必過于焦慮,耐心觀察變化趨勢,一旦出現偏離曲線的情況及時就醫即可。遠離身高焦慮,其實并不難吧?

【節目預告】成長不焦慮
【節目預告】成長不焦慮

除了生長激素,還有哪些長高的辦法?孩子怎樣吃才有助于長高?潘主任為啥會被稱為“跳繩教授”?

敬請關注1月30早8:00

北京衛視《我要當醫生》

【節目預告】成長不焦慮

北京協和醫院醫務處處長

内分泌專業 主任醫師潘慧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特需門診

周日上午特需門診

【節目預告】成長不焦慮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

内分泌科主任

主任醫師陳曉波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 專家門診

周四上午 特需門診

來源 | 我要當醫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