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京冬奧火種台原型與洛陽的故事

河南日報用戶端記者 張體義

1月26日,陝西文物局漢唐網報道,北京冬奧會儀式火種台創意靈感來自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何尊。這件1963年出土于寶雞市陳倉區賈村鎮賈村西街的國之重寶銘文記載了與洛陽有關的曆史故事。

北京冬奧會儀式火種台,是北京冬奧會重要的形象元素。北京冬奧會儀式火種台以“承天載物”為設計理念,創意靈感來自中國傳統青銅禮器——尊。儀式火種台采用了尊的曲線造型,基座沉穩,象征“地載萬物”。頂部舒展開闊,寓意着迎接純潔的奧林匹克火種。祥雲紋路由下而上漸化為雪花,象征了“雙奧之城”的精神傳承。紅色絲帶飄逸飛舞、環繞向上,與火炬設計和諧統一。紅銀交映的色彩,象征了傳統與現代、科技與激情的融合。

北京冬奧火種台原型與洛陽的故事

北京冬奧火種台創意靈感來自于何尊,除了造型設計美觀外,何尊銘文中記載了最早的“中國”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北京冬奧火種台原型與洛陽的故事

何尊,是西周早期一名何姓貴族所作的祭器。高38.8厘米,口徑28.8厘米,重14.6公斤。圓口棱方體,長頸,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獸面紋,角端突出于器表。體側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渾厚,工藝精美。内底鑄有銘文12行、122字,記述成王繼承武王遺志,營建東都成周(今洛陽)之事,與《尚書·召诰》、《逸周書·度邑》等古代文獻相合,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銘文中“宅茲中國”為“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何尊是以成為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出文物和國家一級文物。今年,何尊将現身北京故宮文淵閣,作為《國家寶藏·展演季》重點文物出現在“何以中國”展覽上。

北京冬奧火種台原型與洛陽的故事

何尊的命名者,上海博物館原館長、著名青銅器專家馬承源曾著文說,何尊銘文所記載的時間、地點以及記錄的成王對宗小子告誡的話,牽涉到周初的兩件大事,即武王滅商和武王、成王相繼營造成周洛邑。這是一件有關大陸古代曆史非常重要的文物。武王滅商以後,提出要建立一個軍事和政治的重地,以利用統治,說伊水和洛水一帶地理形勢很好,是夏人的舊居,應該在這裡建造都城。于是“武王營周居洛邑而後去”,“周居”即周都,武王是初步營造過洛邑以後才回到宗周去的。何尊銘文中“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于天下曰:餘其宅茲中國,自之乂民”,說的就是營造洛邑的重要性和作用。“中國”是指天下四方的中心地區,也就是伊、洛之間的洛邑。武王明确指出營造洛邑是為了“自之乂民”,即從這裡來統治商代的遺民以及遠方的東夷、淮夷。武王死後,成王繼位,周公攝政,纣王的兒子武庚聯合管叔、蔡叔發動了叛亂。平叛之後,成王以更大的規模再營洛邑。銘文的第一句就記述了周成王五年遷宅成周(今洛陽)的重大史實。銘文中還記述了周武王克商于殷後在嵩山舉行祭祀時發表的禱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