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庭的覺醒》—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本文字數4565,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家庭的覺醒》。

作者"沙法麗 薩巴瑞(Shefali Tsabary)出生于印度,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獲得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她專注于西方心理學和東方哲學的融合,為她的讀者與客戶展現了兩個世界的思想精華。她是家庭動力和個人發展方面的專家,在紐約經營一家私人診所。

作者認為:孩子不需要我們帶領他們覺醒,因為他們本身就是覺醒的。重要的是成人自己内心的覺醒,我們越覺醒,離孩子的心便越近,也越能給孩子溫柔而有力量的教養。覺醒的教養方式打破了傳統的遊戲規則:要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身。

其實,每一位父母都有能力培養出具有高度适應能力,并在情感上與父母保持深度聯結的孩子。但實際上,很多父母都無法做到這一點,因為我們被現代社會對養育子女的誤解和自身内在的局限蒙蔽了雙眼。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臨床心理學家和家庭教育專家,作者為讀者提供了極具實用性的引導。她向父母展示了如何更好地培養與孩子的關系,讓他們成長為真正的自己;同時也帶領父母踏上一段覺醒之旅,超越對為人父母的恐懼和幻想,進入更平靜、更有同情心和智慧的狀态。

1

新的覺醒

“我不去,媽媽,我就是不想去!憑什麼要我參加你朋友無聊的聚會?”瑪雅對媽媽給她安排的活動毫無興趣,表達着自己的憤怒。她轉身走進自己的房間,“砰”地關上了房門,這種反應夾雜着倔強、堅持、任性。

媽媽被瑪雅的行為驚得合不上嘴,為什麼會這樣?“明明我是為她好,她怎麼能這麼對我說話?她應該時不時地聽我的話。”

被憤怒沖昏了頭腦,媽媽也憤憤地沖進瑪雅的房間,高聲宣告:“不許你用這種語氣跟我說話,你必須尊重我,你必須馬上道歉,并參加聚會。”

說完,正如瑪雅一樣,媽媽奪門而出,并把房門大力地甩在身後,媽媽用同樣情緒化、不理智的方式,在和孩子作着對抗。

這個場景是不是很熟悉?我們是不是經常會發生這種情況?當我們朝孩子發怒時,就像是在情緒上被人推了個跟頭。我們通常認為是孩子的行為令我們發火的。我們告訴自己,他們又吵又鬧,是為了測試我們,挑釁我們,把我們逼到“極限”。為了讓怒火師出有名,我們可能還會說:“看,是你逼我發火的!”同樣,當我們變得焦慮、擔心或害怕的時候,我們将這些感覺歸咎于孩子的狀況或行為。

傳統的育兒方法認為,家長情緒爆發,陷入焦慮或恐慌,都是孩子的過錯。當孩子的行為催化了這些情緒時,我們就會指責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當然,如果用較為現代的處理方式,我們或許會用較中立的語調,或者在選詞方面避免使用一些批評的用語。甚至,在感覺到要被激怒時,我們可以給自己一些時間冷靜下來。還有一種流行在家長圈裡的小風尚,即為了避免小風波變成大風暴,在手腕上戴上一根橡皮筋,生氣時彈一下來提醒自己不要失去冷靜。

不管是傳統的懲罰方法還是更現代的方法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即效果短暫。我們會發現類似的事件或更糟糕的事總是接踵而至,比如撒謊、逃課或孩子在我們的視線之外做一些違規的事。

被孩子激怒後,無論采用傳統的還是更現代的應對方法之是以都無法長久有效,是因為它們都沒有觸及行為的根源。家長從書裡、專家那裡或其他家長那裡學來的各種技巧隻是針對特定行為,而不是行為背後的動機。

這些技巧都是關于如何控制孩子的行為,使他們不能激怒我們。我們以為,隻要我們讓孩子“做”或“不做”某些具體的事情,我們就不會有過激反應。這就像一個遊戲,父母和孩子們在競争着誰能領先對方一步。無須贅言,這個遊戲注定會以生氣、焦慮、屢屢失望,甚至傷心而結束。

覺醒的教養方式打破了遊戲規則,因為它試圖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本身。這一理論認為隻要家長創造了合适的條件,孩子會自然而然地改變,并達到更高的覺醒境界。那父母該如何去創造這些條件呢?

2

覺醒式教養法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影響着孩子的同時,孩子也在幫助父母自我覺醒。什麼叫言傳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響着孩子。這種影響,大到一些支撐人生的品質,比如堅韌、樂觀、真誠等等,小到孩子的生活習慣。

比如,有一位媽媽因為4歲的女兒把廚房弄得亂七八糟而大發雷霆。見到媽媽忽然發起瘋來,小女孩驚恐萬分,凱瑟琳也是以吓了一跳,脾氣也消了。當她清醒過來時才意識到自己有多麼失控,她驚呆了,那時的她好像被某種不知道從何而來的強大力量給控制住了。這位媽媽為什麼會情緒失控呢?是因為她的童年經曆。

在她成長的家庭環境裡,一直被父母控制,是以面對自己的女兒,她從童年發展而來的情緒模式操縱着她的反應。随着慢慢回顧自己的過去,她才明白多年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經曆又重制了,破壞着她眼前的生活。

重要的是,就像她接納女兒走進自己的生命一樣,她以同樣的方式接納了自己,喚醒了内心那個被遺忘的自我。她明白孩子們的到來,正是要幫助我們覺醒。那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1、自我恐懼

意識到觸發情緒的根源是自我恐懼,而不是孩子的行為。當我們看向鏡子中的自己時,會發現自己面對孩子所産生的暴怒、焦慮、傷心、無助,并不是來自于孩子的行為本身,而是自己内心的恐懼。

比如,你希望孩子能取得成功,以後有一個好工作。我們經曆了這個過程,把世界想象成一個恐怖的、互相殘殺的地方,是以很擔心孩子的未來。我們都是這樣一路走過來的,都是以這樣的标準去要求自己,逼自己去進步、去提升的。

于是這些觀念自然而然就關聯到了孩子身上,變成了高分、優等,目的都是為了将來能找到好的工作,過上好的生活。并不是說這種想法是錯的,而是說我們不應該因為自己的恐懼而犧牲孩子當下的生活。

很多孩子變得極端和焦慮,恰恰是因為孩子成為了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聯結點。也就是說,我們焦慮是因為對過去的生活始終不能忘懷,覺得自己年輕的時候沒有好好學習,害怕孩子的未來也像自己一樣,是以變得焦慮。

其實,我們與孩子相處的時候,很多的情緒和沖突,其實不是孩子本身,而是他的某些行為讓我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我們害怕童年的經曆發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是以,我們變得焦慮。

而我們要做的是活在當下,與孩子快樂的互相,真誠的彼此相伴。比如,跟孩子一起讀讀漫畫書,該歡笑就歡笑,該傷心就傷心,做得有品質的陪伴,而不是擔心未來。

是以,我們在希望孩子朝着未來規劃的“好”的方向發展的同時,不要忽略了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本身就是覺醒的,他們有能力依靠自己的智慧,創造并适應自己的生長環境,我們應該為孩子提供足夠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探索世界。

2、先教養自己

在傳統的養育觀念裡,子女教養的關注點都放在孩子身上,甚至很多家長為了孩子不惜放棄工作、生活。正是因為這樣固有的觀念,家長都認為我們做的一切是為了孩子,是以隻要孩子稍微沒達到我們的要求,就認為都是孩子不好、孩子不夠努力造成的;一旦孩子達到了我們的期望,又會歸功于我們自己,都是自己教得好、培養得好。

覺醒式教養就是帶來思想上的大逆轉,把教養的焦點轉移到父母身上,需要被教養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己。我們要從自身出發去思考,我們的說話方式是不是恰當的。

比如,孩子考完試,很多父母一上車就會問考得好不好?隻要孩子回答的不讓你滿意你就會立馬生氣,認為他們不了解你的良苦用心,不願意和你交流,憤怒的情緒又是一觸即發。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能給孩子一個擁抱,結果會是怎麼樣呢?

3、看見孩子的努力

很多家長在物質上滿足孩子,就覺得已經做地很好了,但是他們真正需要是什麼呢?作者在書中給了我們答案,也是每個孩子都希望問的三個問題:

我被看見了嗎?

我有價值嗎?

我重要嗎?

是以,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被看見”。當我們真正地看見孩子、讓他知道他是重要的時候,他其實是真正地活在生活的感受裡的,他也可以和我們建立非常好的連接配接與合作。

當孩子覺得自己被看見、認為自己有價值,并且覺察到他們是作為一個“人”,而不是因為他們所做的事情而獲得重視,他們便能感到充滿力量。

尤其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還沒有建立對自我的認知,這個時候更需要父母給他們愛和回報,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是被愛的、被關注的、被看見的。當孩子的自我價值感被建立起來後,相應地也能召喚出内心更強大的自己,支援孩子勇敢地走向未來。

3

覺醒式養育技巧

走上覺醒之路後,我們還要善用養育技巧,來影響我們的孩子,建構更好的親子關系。

1、從無心的反應到真摯表達

從無心的反應到用心的陪伴,不再給孩子盲目的反應,開始真摯地表達。

比如,一天,女兒瑪雅跟媽媽聊起了時尚打扮,瑪雅說:“媽媽,看到時尚雜志上的漂亮衣服,我覺得當一位時尚模特應該是個特别好玩的事情!”媽媽聽完的第一反應,不是和女兒共情,而是覺得瑪雅好膚淺,畢竟媽媽不希望她長大後成為一名時尚模特,這和媽媽未來對瑪雅的規劃差太多了。

想到這兒,媽媽的情緒被激發了,說了更傷人的話:“瑪雅,你長大了可不能成為一個沒頭沒腦的傻瓜,隻對打扮或者潮流之類的垃圾感興趣。你要成長為一名世界公民,關心如何去消除貧困、行善助人。”

女兒也不甘示弱,強烈地表達着:“媽媽,我隻是在說幾件衣服而已,我不是在說我的未來,我才 12 歲,我的朋友都在談論這些,我做錯什麼了呢?”

一個 12 歲的孩子看到漂亮的衣服,表達了自己的喜歡,這隻是一種正常的表達,而這位媽媽的反應太敏感了,這樣做的後果其實傷害了孩子,孩子很可能再也不願意和父母分享任何事情、任何感受了。那我們應該如何改善親子關系呢?

首先,相信自己,也相信孩子。對自己的教養之道有信心,能讓孩子知道生命裡什麼是最重要的。也相信孩子有自己的了解和判斷力,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什麼對自己是最重要的。

其次,用心傾聽,不要被自我帶着走,不要被情緒淹沒。最後,坦誠表達,不論認不認可,都要給孩子真摯的回報。

還拿瑪雅的例子來說,你可以這樣告訴她:“你的想法真的有點吓到媽媽了,可能是媽媽有點老派,不懂時尚。但我聽到了你說自己喜歡什麼和不喜歡什麼,雖然我有點擔心這樣的價值觀太膚淺,但媽媽相信你,你已經懂得了這些道理。”

2、為孩子創造空間

我們要為孩子創造空間,遵照孩子的天性, 在順應他需求的前提下,給予合适的引導。而不是惡意抹殺孩子的天賦和好奇心。我們要做的,就是減少沖突、對抗,給孩子創造一個獨立且相對自由的空間。

比如:在洗手台下加一個踩腳凳,孩子就可以自己完成洗漱,不需要父母架起來幫他洗。給孩子準備自己的儲藏櫃,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物品及擺放規則,需要了可以自己拿,亂了可以自己收拾等等。

從這些小事做起,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讓自己獨立完成,也能慢慢培養起孩子的自我認同感,認為他是可以自己照顧自己的,甚至幫助爸爸媽媽完成一些事情,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和價值感。

當然,自由也不是放縱,而是建立在清晰的界限和規矩的基礎上。那怎麼定規矩呢?比如,孩子玩手機。我們可以跟孩子商量好,每天晚上7點可以玩一個小時。這麼做既滿足了孩子的需求,也可以防止孩子玩手機時間太長影響學習和生活。

那哪些規矩能幫助孩子成長呢?作者結合自己多年來的心理咨詢經驗,從四個方面給了我們一些建議:

尊重自我:做好自我護理,包括清潔和睡眠。

尊重個人所處的環境:整潔的房間和家。

尊重個人的内心: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過程。

尊重家庭和社群:與人溝通及貢獻社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