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過了嘴瘾or保住腰圍?這麼吃魚和熊掌能兼得!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 通訊員 潘增麗

圖/視覺中國

都說無美食不節日,何況是春節這個最重要的節日?在這段阖(hu)家(chi)歡(hai)樂(he)的日子裡,除了家中滿桌的美味佳肴,各種新年聚會也是一波接一波,怎樣才能做到健康與美食兩不誤呢?廣東祈福醫院院長特别助理、營養科主任區俊文博士給大家帶來一份新春飲食健康指導。

過了嘴瘾or保住腰圍?這麼吃魚和熊掌能兼得!

美食目前,可以豐富不可“無度”

每年春節,大家都會在春節飲食上下足功夫,頓頓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殊不知,一不小心就容易吃多,吃撐,甚至吃出病來。

上年春節剛過,初八一早35歲的何先生就坐着輪椅被推進廣東祈福醫院。原來,春節期間他胃口大開,敞開肚皮吃,燒烤、海鮮、油炸小食……再配上幾杯白酒,酣暢淋漓。初七當晚卻突然感覺左腳下肢麻痹、酸痛、腫脹,甚至無法行走,初八天一亮便趕緊打電話讓同僚來家裡把自己送去醫院。檢查發現尿酸高達600~700umol/L,誘發痛風發作。

保證食物多樣性,此“多”非彼“多”

廣東祈福醫院院長特别助理、營養科主任區俊文博士提醒,過量飲酒、過多攝入大魚大肉會加重膽囊、胰腺等器官的負擔,容易誘發膽囊炎、胰腺炎、痛風等疾病。她建議春節期間市民要葷素搭配,保證食物的多樣性。

“平衡膳食模式可以最大限度保障我們的營養和健康,無論是春節還是平時,我們都建議食物多樣性。”很多市民在過年時會把家裡的雞鴨魚鮑參翅肚全拿出來擺滿一桌,以為這就是、豐富、食物多樣。并非如此,隻有保證每天都有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類,奶類,大豆及制品,堅果類,才能稱得上是食物多樣。

區俊文建議,每天保證250- 400克的谷薯類(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300-500克的蔬菜,200~350克水果,300毫升的奶類;魚禽肉蛋類120-200克就可以了,吃太多會适得其反;豆類和堅果雖然都是好東西,一天也盡量不要超過35克。

同時盡量少喝或不喝酒、含糖飲料、碳酸飲料,挑選飲料時可以選擇不加糖的鮮豆漿、玉米汁、菊花茶、大麥茶、無糖可樂等。

除了飲食健康,區俊文也建議忙碌工作了一整年的“打勞工”們要抓住春節假期好好休息,養精蓄銳,做到“起居有常”。熬夜看電視玩手機、搓麻打牌、吃宵夜容易導緻人體生物節律紊亂、腸胃功能失調、内分泌改變,因而出現頭暈、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狀。

為了您和您全家能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我們建議您:多細嚼慢咽,少暴飲暴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膩食品;多飲水,少飲酒;适量運動,按時就餐,規律作息。(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薛仁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