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幽門螺杆菌被列為緻癌物!過年了,應該怎麼防?

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濃烈了~

走親訪友最少不了的一件事就是——聚餐。

但在其樂融融的背後,有一個值得家長們警惕的健康隐患,就是聚餐更容易傳染病毒。

你們别不信。

杭州市疾控中心曾做過一個實驗:

讓從業人員點了6份菜,每份菜分兩份,對比了用公筷和不用公筷的細菌數。

幽門螺杆菌被列為緻癌物!過年了,應該怎麼防?

用餐人員經過嚴格的“崗前教育訓練”,夾同一道菜必須使用公筷和非公筷交替進行,保證每個人對每盤菜的下手次數保持一緻。最後結果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幽門螺杆菌被列為緻癌物!過年了,應該怎麼防?

非公筷的菜品菌落數,全部遠高于用公筷那一組。

像幹鍋茶樹菇、鹹菜八爪魚這些菜,相差竟然達到幾十倍上百倍!

為什麼會這樣的?

因為如果不使用公筷,大家就會把自身攜帶的細菌通過筷子傳到菜裡,不同菜之間也會交叉傳染。

這吃的哪是飯啊?是病菌在狂歡!

幽門螺杆菌被列為緻癌物!過年了,應該怎麼防?

有人肯定會反駁我:

一家人吃飯哪有互相嫌髒的?至于這麼講究嗎?

這還真不是我矯情。

要知道,成年人中的唾液有上萬種病菌,隻要在外面混餐過,相當于把外面的病菌也帶回家。

這些病菌裡,最常見的就是幽門螺杆菌。

就在這個月,幽門螺杆菌正式被列為明确緻癌物!

幽門螺杆菌被列為緻癌物!過年了,應該怎麼防?

它會引起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不說,還可能造成孩子缺鐵性貧血、厭食,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增加以後患胃癌的風險。

嚴重的,還會直接威脅到孩子的生命。

幽門螺杆菌被列為緻癌物!過年了,應該怎麼防?

關鍵是,由于它的表現有時并不明顯,比如隻是偶爾的腹脹、腹痛等,是以很多人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了細菌。

再加上幽門螺杆菌比B肝的更強的傳染力,就經常造成一人得病,全家傳染的狀況,真的不容小觑。

據統計,它在中國的感染率有近60%,将近7億人感染。

好在,對于大多數的成年人而言,由于自身的抵抗力良好,是可以和幽門螺杆菌和平共處的。

但是對于抵抗力較弱的孩子,緻病性會更高。除了幽門螺杆菌之外,EB 病毒、單純疱疹病毒、人疱疹病毒 6 型、甚至是成人嘴裡的蛀牙菌,也能間接傳染給孩子。

口對口的傳播,是這些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之一。

是以要想遠離它們,不光要用公筷,更要注意以下用餐細節:很多家長給娃喂飯的時候,怕飯菜燙口,習慣性的會給“吹一吹”,這樣的一個小動作,就可能把病菌随着口水也“吹”進了飯菜裡,傳染孩子。

幽門螺杆菌被列為緻癌物!過年了,應該怎麼防?

要我說,飯菜太燙了就晾一會,大不了就拿小風扇吹一吹呗?

更不要說前面新聞裡那種,把嚼碎的食物喂給寶寶的行為了,這是生怕細菌傳染的慢嗎?!

其實,和孩子一起吃飯呢,隻要孩子能自己吃,就給他分好食物,讓他自己發揮就行了。

幽門螺杆菌被列為緻癌物!過年了,應該怎麼防?

就算抛開病菌的事,分餐也是好處多多的。

就拿口味清淡的事來說。大多數老人味覺開始退化,隻有“重口味”的飯菜才能有胃口吃,是以做的菜要麼太鹹要麼太油,對孩子來講确實不健康啊~

包媽在之前的文章裡也講過,孩子每天的鹽建議攝入量普遍比成人低很多。

再加上零食裡多多少少都會有隐形鹽,按照大人的口味吃,一天鹽攝入量很容易就超标了。

幽門螺杆菌被列為緻癌物!過年了,應該怎麼防?

同時,也極其容易讓孩子從小養成了喜歡吃鹹的飲食偏好,長大後身體因為高鹽飲食受影響時,到時候想改就難了。

從營養均衡的角度看,更需要分餐了。

哪怕是大家都能吃飽飯的今天,大陸每年5歲以下的兒童死亡人數裡,有一半以上是因為營養不良。

而這種營養不良,很多時候是由于孩子偏食挑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導緻的。

幽門螺杆菌被列為緻癌物!過年了,應該怎麼防?

你想想,一家人坐着一塊吃飯,孩子少夾一口菜,多夾一口肥肉也沒人注意到。

假如采取分餐制,家長就可以按照孩子每天需要的營養搭配飯菜,孩子吃剩什麼一目了然。

不要等孩子過度肥胖,或者貧血缺鐵,長不高、性早熟等情況出現,到時候後悔可能也來不及了。

背景回複關鍵字“隐形饑餓”,看看寶寶每天怎麼吃才能營養均衡。

包媽碎碎念

其實我也明白,分餐制雖然每年都在提倡,但實施起來難度太大了。

首先不管做飯還是刷碗,工作量都要翻倍;

其次礙于情面,不好回絕别人的熱情投喂;

還要照顧家裡長輩的玻璃心,擔心他們覺得自己被嫌棄。

這個生活習慣的改變,确實對我們從小所受的禮儀教育是有不小沖擊的,想要做到其實不僅要付諸更多的時間精力,還要有顆強大的内心去面對各種誤會和曲解。

但要知道,我們的環境也在變啊!

以前的病毒,充其量傳播的範圍也有限。

現在因為交通的發達,不管多遠的病毒都能短時間在全球爆發,這次的疫情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幽門螺杆菌被列為緻癌物!過年了,應該怎麼防?

我們這時候不改變,還指望病毒能遷就我們嗎?

分餐制,多用公筷,别把病菌傳給别人,更别把病菌帶回家,才是對身邊的人最大的禮貌!

讓我們,從現在起,牢記張文宏醫生的勸誡:

筷子不要碰一起,間接碰一起也不行;

不要用自己的勺子去盤裡盛湯;别用自己的筷子互相夾菜。

為了别人,為了自己,更是為了我們的家人!

轉發這篇文章,從現在開始養成分餐制的習慣。

多一個人看到,就多一分了解,就多一個人參與。

我們的家人的健康也就是以多一份保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