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京累計确診75 例,雙“毒王”襲城,這波疫情要跨春節了?

截至今天淩晨,北京檢出本土陽性感染者75例,病例外溢至4省7地。

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新毒王奧密克戎和老毒王德爾塔湊到了一起,同時在一個城市傳播,且病毒源頭至今仍有争議。

到1月26日,豐台區已開展了第三輪全員核酸,北京市的其他與感染者相關的地區也陸續開始了小規模的全員核酸,而在北京之外,不少省市正在緊急調整自京返鄉的政策……

臨近年關,在北京這座2000多萬人口的城市裡,這波疫情雖未現暴發之勢,但持續爬坡的病例,讓不少市民擔心,春節前這場疫情,将成為一場持久戰。

奧密克戎與德爾塔齊至的雙線疫情

從傳播鍊上來看,北京的本輪疫情是一場奧密克戎毒株和德爾塔毒株共同發起的雙線疫情。

1月15日出現的奧密克戎毒株的病例,被視為本輪疫情的首發,幸而斬斷及時,随後多日的新增病例基本來自管控人群,累積病例6例,自22号起已無新增病例。

1月18日,以一位朝陽尋親大叔檢出陽性為标志的另一條“德爾塔毒株冷庫傳播鍊”開始,并迅速成為是本輪疫情的主要擴散鍊。

這條德爾塔病毒引發的傳播鍊圍繞着3個冷庫發展(“房山區北廣陽城大街8号的冷庫”、“豐台區玉泉營果品冷庫”和“豐台區西南郊冷庫”),集中特征是:已發病例直接或間接與冷鍊物品或相關從業人員有關,多點物傳人,傳播軌迹清晰。

從1月19日,房山冷庫的兩名冷庫裝卸工最先被測出陽性後;1月21日,玉泉營果品冷庫與西南郊冷庫的相關從業人員首次被檢出陽性。其後,德爾塔病毒在冷庫從業人員的鄰居、同僚與家人中逐漸擴散。

值得關注的是,房山區北廣陽城大街8号的冷庫與另外2個冷庫相距28公裡左右,從目前公開的疫情通報看來,3家冷庫人員唯一的交彙點是位于豐台區的華興飯莊。截至目前,多名感染者曾有前往華興飯莊的軌迹。

此後,大興區、朝陽區與西城區維持百日的零新增紀錄,相繼被打破。

截止發稿前,德爾塔病毒傳播鍊累積病例達69例,其中位于西南郊冷庫的相關病例最多。

傳播疑似與冷鍊有關,使得人口超過2000萬的北京本就嚴峻複雜的防控形勢變得更為吃緊。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王培玉告訴八點健聞,北京此次疫情,一個是被污染的國際郵件引起,另一條傳播鍊是通過冷鍊引起的物傳人,而且是多點傳播給幾個來過冷庫的人,進而感染他們的家人和密接者。

冷鍊的影響也展現在了外溢方面。隻用了10天時間,疫情已從北京外溢至山東的濟南、聊城,山西的大同、遼甯的沈陽及河北雄安、保定、三河共4省7地,且這些地區釋出的感染者軌迹顯示,這些外溢大多與冷鍊或冷鍊從業者有關。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衛生政策聯合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趙大海對八點健聞表示,本輪北京疫情并不算出乎意料,無論在北京還是全國其他地區,冷庫是防疫的薄弱環節,有可能成為疫情的“爆破視窗”。

北京累計确診75 例,雙“毒王”襲城,這波疫情要跨春節了?

正在核酸檢測的人們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屢屢破防的北方冷庫

新發地之後,冷鍊引起的疫情屢屢上演,成為了與輸入病例并列的本土傳播之源。

病毒學專家常榮山分析,冷庫的速凍及低溫庫在-22℃~-30℃以下,在這個溫度條件下,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以在-20℃儲存的雞肉表面,20天後仍有活性,且陰冷潮濕的環境利于病毒保持活性,勞工在冷庫與過期肉食品丢棄的堆放點(被動物接觸到)頻繁往來,有被“物傳人”的風險。

而且相比常溫條件,冷庫消毒效果也會打折,王培玉向八點健聞解釋,冷凍物品很難徹底消殺,消毒劑隻能作用于物品表面,冰層及被冰覆寫的地方很難觸及。

2020年7月,大連暴發了118人疫情,疑似起源于某海鮮公司的加工工廠中的房間。

11月,天津海聯冷庫出現關聯2例感染者,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在釋出會上介紹,此次疫情感染來源為北美進口豬頭。

12月,大連市發生了一起由冷鍊勞工感染外溢引發社群傳播的疫情,共造成83人感染。

屢屢破防後,大連要求冷鍊産品“批批檢測、件件消毒”,從口岸到冷庫轉運全程閉環管理,對冷鍊企業冷庫實行派駐制,挂牌負責,冷庫一線人員固定、集中居住,人和環境每周至少做一次核酸檢測,確定全覆寫、無遺漏。

“不讓冷庫從業人員回家集中居住,各地都在這麼操作,原則上是這麼要求,但很難實作,長時間全程閉環會給勞工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擾”,趙大海說。

2021年11月,大連再破防,首站定點冷庫大連科強食品有限公司一名勞工确診後牽出了食品廠、大學城等多處聚集疫情,12月食品廠、檢測門診、消殺公司及相關職能部門的42名責任人被追責。

“盡管科學上很難證明具體傳播路徑,但這個現象是客觀存在的”,常榮山告訴八點健聞,“冷鍊,特别是冷庫感染的風險此前被低估了,此次北京冷庫疫情也再度提醒,發生過類似疫情的北方城市,要将冷鍊勞工作為高危人群重點監控”。

多位專家建議,要提高冷鍊工作者的核酸檢測頻率,由每周一次至少提升到3-4天一次。

一位流行病學專家還建議,正常檢測也要注重對冷鍊垃圾的環境采樣,因為不排除經冷庫處理的過期凍肉、食品垃圾引來的貓、狗、老鼠及其他動物在傳播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一旦發現冷庫感染者,可快速啟動對城市内相關從業者的全員核酸”,常榮山告訴八點健聞,冷庫從業者工作、生活軌迹相對單一且集中,早發現快篩檢或可避免外溢。

春節後結束?

本次北京疫情何時可以結束?

“應該大約1-2周,就能控制住”;

“可能還會持續10天左右”……

多位專家向八點健聞研判,本輪北京疫情已到中後期,傳播鍊條較為清晰,尚未出現社群傳播,預計不會再大規模傳播,春節後幾日能結束。

趙大海解釋,所幸此次疫情以冷庫傳播為主,是鍊條相對較窄的傳播,并非寬口徑的社群暴發。

王培玉則告訴八點健聞:北京這波疫情目前的情況,一方面是北京控制傳播鍊條比較迅速,并未擴散至社群;另一方面,此次冷庫傳播的鍊條上是德爾塔毒株,如果是奧密克戎毒株的話,可能傳播範圍會比目前更大。

當然,在春運人口大流動的當下,令公衆和各地緊張的還有外溢風險。

已外溢至4省7地,這讓不少省市緊急調整自京返鄉的政策,地方的社群管控人員與返鄉者交談的電話中,最常聽到的一句叮囑往往是:“政策每天都在變,返鄉前一定要再和我們确認一次。”

王培玉認為,目前北京疫情的傳播鍊已經調查得比較清晰,密接與次密接都得到了相關管控,進一步外溢擴散的風險不大。

趙大海表示,北京在疫情早期監測與精準防控上仍有可提升的空間,但此次針對密接與次密接的管控、摸清源頭與傳播鍊的時間,也并不算晚,否則北京目前外溢的零星病例,早就成了“大暴發”。

北漂一整年的打勞工們,也實時關注着北京疫情态勢的變化,返鄉者的希冀很簡單,隻希望自己工作與生活的一小片天地,不因出現新增病例被劃至中高風險區域,自己能夠安安穩穩地返鄉過春節。

李琳、于煥煥丨撰稿

李珊珊、徐卓君丨責編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衆号“八點健聞”(ID:HealthInsight)

尊重原創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責任自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