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睡覺時突然抖一下,哪些情況要去看醫生

你家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有沒有突然像觸電般地抖了一下?有的寶寶甚至會被是以驚醒。

很多民間的說法,說寶寶這是白天被驚吓到了,要叫一叫“魂”,否則以後會睡不好,其實,這是寶寶正常的生理現象,可能跟以下這些因素有關:

可能與驚跳反射有關。

驚跳反射又稱之為擁抱反射或莫羅反射,當孩子周圍出現突然的刺激時,如突然出現較大的聲音,或者是在接觸孩子時動作較大、較重,寶寶的雙臂或者身體會突然抖動一下,就像我們身體的其他條件反射一樣,這種情況會在四五個月以後減輕。

孩子睡覺時突然抖一下,哪些情況要去看醫生

可能與寶寶的大腦皮層發育有關。

寶寶在睡覺時會出現四肢不自主、無目的的抖動,這是孩子大腦皮層發育不成熟的表現,諸如睡覺時咧嘴微笑,翻白眼等都是正常的。

随着寶寶大腦皮層發育的逐漸成熟,他大腦皮層獲得了四肢活動的“控制權”,

四肢的這種不自主抖動,會在半歲左右逐漸消退。

孩子睡覺時突然抖一下,哪些情況要去看醫生

當寶寶做夢了、沒有安全感時,也可能發生突然驚醒、打顫,有時是睡着睡着突然大哭。

這時你可以輕輕拍拍他,溫柔地對寶寶說:“媽媽(或爸爸)在這裡,不用怕。”以此來撫慰寶寶恐懼的情緒。

很多父母在孩子睡覺時,會保證家裡絕對的安靜,走路會特别的輕,甚至會屏住呼吸。其實沒有必要特别刻意地保持安靜的環境,适當的聲音有助于寶寶聽覺的發展和驚吓反射的消退。整天細聲細語、足不出戶,對孩子的成長有害無利。

雖然驚跳是正常的一種生理現象,對寶寶的大腦發育沒有什麼影響,但驚跳會導緻孩子睡不安穩,特别是對入睡困難的寶寶來說,好不容易睡着了,因為驚跳又醒了,那種心情簡直要崩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緩解症狀:

經常給孩子進行觸摸和按摩

爸爸媽媽經常給孩子做一些身體按摩,不需要多專業,也沒有特定的按摩位置,隻需要輕輕的給寶寶接觸按摩,讓寶寶擁有足夠的安全感,這樣也可以增進寶寶與家長之間的親密感。

孩子睡覺時突然抖一下,哪些情況要去看醫生

按摩還可以提前訓練寶寶的觸摸能力,讓寶寶在這種感覺中不斷的完善自己,随着神經發育系統的逐漸成熟,寶寶驚跳反射的情況就會好很多。

适度給孩子包裹

适度給孩子包裹,不僅能起到保暖作用,也是抑制和緩解驚跳反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寶寶在出生之前,一直在子宮裡,被溫暖的羊水包裹着,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孩子會有害怕和焦慮的情緒,用襁褓把寶寶包裹起來,能讓寶寶覺得依然呆在溫暖舒适的子宮裡,讓他更有安全感,但注意不要包裹的太緊,也不要太厚,要給寶寶留一些活動空間。

給寶寶做放松運動

在寶寶洗完澡以後,家長可以握住寶寶的小手和小腳,做一下彎曲和拉伸的動作,幫助寶寶有規律、有節奏的做一些伸展運動。這樣有利于寶寶的生長發育,有利于寶寶的生長發育,更有利于寶寶的神經發育,幫助寶寶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身體,進而起到減緩驚跳反射的效果。

補充維生素D和鈣

嬰兒缺乏維生素D和鈣,大腦皮層興奮性增高,可能在睡眠時出現驚跳反射。

寶寶的維生素D和鈣水準提高以後,驚跳反射症狀會随之減輕和消失。

但是如果寶寶出現以下3種情況時,建議帶去兒科醫生那裡看一看:

第一、寶寶手、腳抖動的幅度很大。

第二、家長的撫摸也沒辦法讓寶寶停止抖動。

第三、抖動的時候伴有無法安撫的哭鬧,腦袋發熱,或者有皺眉,表情痛苦等表現。

出現以上症狀就需要帶寶寶去醫院給醫生看看,醫生會根據孩子的病史以及病情,确定是否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每個父母在照顧寶寶的時候,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但是不要焦慮,不要擔心,隻要用心的學習、探究,不斷地改進、努力地去做,相信在父母的用心照顧下,都能健康成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