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會長兩次牙齒,分别是乳牙和恒牙,乳牙就是寶寶在嬰兒時期生長的,等到了一定年齡後,乳牙就會脫落,繼而長出恒牙。
一般換牙時間是孩子6、7歲時,但也有例外,很多孩子過了那個年齡,還遲遲不肯掉牙!對此很多家長都誤以為,孩子是缺鈣,或缺少微量元素,才造成孩子換牙晚。但其實孩子換牙的早晚跟缺鈣的關系并不大
【換牙晚是正常的嗎?

與什麼有關呢?】
注意:由于個體差異,5歲到7歲換牙都屬于正常現象,而換牙遲可能是以下原因:
1、乳牙齲齒引起根尖周炎,導緻乳牙牙根吸收異常;
2、乳牙外傷或根尖周炎,導緻繼承恒牙萌出方向異常;
3、繼承恒牙先天缺失;
4、存在全身性疾病:佝偻病、顱、鎖骨異常綜合症等;
5、食物過于精細,咀嚼強度和頻率降低,不利于颌骨發育和乳牙脫落。
是以建議在孩子5歲後,到口腔科拍個全景片,以觀察恒牙胚的發育情況,換牙期間也需定期看兒童牙醫,以排除牙齒替換異常情況。日常飲食方面,應多吃耐咀嚼的食物,以促進颌骨發育和牙齒正常替換。
【新長的恒牙比乳牙黃,是正常現象嗎?】
孩子剛換的前牙顔色發黃,不像乳牙那麼白白的,其實是正常現象。
我們牙冠表面部分是堅硬的牙釉質,相對于乳牙而言,恒牙的釉質礦化比較好,晶體排列整齊有序,透光率高,從外面能透出内層牙本質的黃色。
是以說:新長出的恒牙看起來會顯得比乳牙黃,但應更有光澤。
而乳牙的釉質礦化度相對較差,透光率也較差,牙本質的淡黃色被遮擋,是以就顯得“白”一些。
當然,若是有一些寶寶的确是超出了萌芽時間範圍,超了很多,甚至超出了3到6個月!那建議家長們帶孩子到口腔醫生這裡來做檢查,來判斷是否有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