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原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智能駕駛産品部部長蘇箐離職。華為方面對此回應,蘇箐确已離開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智能駕駛産品部,感謝蘇箐所做的貢獻。

資料顯示,蘇箐加入華為從海思晶片做起,曾上司開發了華為達芬奇AI晶片架構,後來擔任華為終端公司首席架構師,後擔任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智能駕駛産品部部長一職。在華為智能駕駛産品部部長任職期間,蘇箐因推出自動駕駛系統方案ADS一炮而紅。在2021年上海車展前夕,搭載華為ADS方案的北極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車型,以量産的軟硬體方案實作城區自動駕駛能力,一舉帶動整個自動駕駛市場闆塊的暴力拉升。
2021年7月,華為最新發出的一份人事任免檔案顯示,免去蘇菁智能駕駛産品部部長職務。值得一提的是,這封任免檔案是由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簽批署名,而任免原因是“蘇箐在參加外部活動談及自動駕駛技術與安全時,針對特斯拉發表了不當言論。
據汽車行業關注此前報道,在2021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蘇箐在圓桌交流環節表示,“特斯拉這幾年下來,它的事故率還是挺高的,而且是從殺第一個人到最近殺的人,它的事故類型非常像”。蘇箐進一步闡述,“這個地方我用‘殺人’這個詞,大家聽起來可能是嚴重的,但大家想一想,機器進入人類社會和人類共生的時候機器是一定會造成事故率的,講難聽點就是‘殺人’,隻是說我們要把它的事故機率降到盡量低。從機率上來說,這就是一件有可能發生的事”。在談及特斯拉的事故時,他使用“殺人”的字眼引發争議,而這是導緻蘇箐被免職的重要原因。
華為方面對此回應:蘇箐在參加外部活動談及自動駕駛技術與安全時,針對特斯拉發表了不當言論,蘇箐已就其個人不當言論進行了深刻檢讨,但鑒于其言論造成的不良影響,公司決定免去蘇箐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智能駕駛産品部部長職務,蘇箐将去戰略預備隊接受訓戰和配置設定。華為表示,尊重産業界每一個參與者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努力與貢獻,也希望與産業界共同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
2019年5月,由任正非簽發組織變動檔案,華為正式成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該部門隸屬于ICT管理委員會管理,屬于華為的一級部門,定位為智能汽車領域的端到端業務的責任主體,為客戶提供智能汽車ICT部件和解決方案,幫助車企造好車。
受晶片影響,華為智能手機發展受阻,而智能汽車成為華為未來的發展關鍵。目前,華為已與長安、極狐、賽力斯合作,特别是與賽力斯品牌的合作,2021年上4月釋出了賽力斯華為智選SF5,2021年12月釋出與賽力斯打造的高端車型AITO問界M5。根據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此前接受采訪時表示,2022年華為将挑戰年銷量30萬輛汽車的銷售目标,合作車企一年的銷售額将達到1000億元。
如何實作年銷量30萬輛的目标?餘承東認為,“華為賣車的最大優勢是華為智選店有5000多家,和寶馬、奔馳、特斯拉、造車新勢力不在一個量級,這是我們的巨大優勢,覆寫了中國的每一個重要城市,這是華為未來5-10年的長期戰略。”不過,餘承東也坦誠,目前華為品牌營銷能力、零售管道能力、産品競争力等可以支撐起30萬輛的銷售目标,但考慮到産品剛剛爬坡,供應鍊存在巨大風險,行業缺貨嚴重等問題不容小觑,要實作30萬輛的銷售目标,仍存在不小的挑戰。
針對餘承東的目标,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OO王軍回應,“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第一是看産品是不是足夠好,使用者買不買單;第二是看銷售管道是不是強大和足夠完善,能不能把車賣出去。”在王軍看來,如果能夠做到“産品足夠好”、“銷售管道足夠強大和完善”,就一定能夠實作年銷30萬輛目标。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