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孩子問了我一個問題:“媽媽,我平時也會買新衣服,吃好吃的,那為什麼還要過年呢?”
孩子的問題讓我不知道如何作答,是啊,現在的孩子們不愁吃不愁穿,對于過年的概念已經越來越模糊了。
回想起自己小時候,一年中最熱鬧,也是最期待的時光莫過于過年了。家家戶戶圍坐在電視機前,等着零點鐘聲的敲響,李谷一老師的《難忘今宵》演唱完,便是噼裡啪啦的鞭炮聲。
第二天穿上新衣服,被父母拉着去走親戚,雖然不情願,但還是抵不過壓歲錢的誘惑。
這些仿佛約定俗成的儀式,構成了我們童年時最溫馨的記憶。
春節将至,給大家放一段回憶殺,也希望父母能幫孩子找回過年的味道。
穿新衣
從前,總盼着過年去買新衣服,而買新衣服,不隻是給孩子的物質獎勵,因為要一起去買,給孩子的更是陪伴的力量。
給孩子準備一套唐裝吧,既有辭舊迎新的寓意,還能讓孩子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讓孩子樹立民族自豪感。
換發型
過年之前,帶孩子理個發吧,也寓意着明年有一個嶄新的開端。
給孩子換一個新的造型,也讓孩子用新面貌去迎接新的一年。
辦年貨
猶記得小時候,跟着父母去超市買年貨的快樂。
可随着網上購物的普及,購買年貨這件事雖然更加友善了,卻少了那麼一點年味。
其實,帶孩子逛超市的同時,也是陪伴的一種形式。
和孩子一起準備一份“購買清單”,引導孩子一起做預算,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品質。
購物時把清單交給孩子保管,完成一項就讓孩子劃掉一項。
大掃除
到了年底,幾乎每家都要進行一次大掃除,這一天,全家人都要忙碌起來。
而孩子們,總是借着大掃除的名義出去玩,今年,嘗試着讓孩子把自己的房間打掃打掃吧,不用太幹淨,反正有你呢。
年夜飯
吃年夜飯是過年必不可少的環節,大人們總是從早上開始忙碌準備。
孩子們雖然幫不上什麼忙,也可以一起洗洗水果,擺擺桌子,準備碗筷。
其實,孩子最喜歡的不隻是琳琅滿目的飯菜,還有一家人坐在一起暢聊的熱鬧,
壓歲錢
最後是壓軸出場的壓歲錢,相信這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環節了吧。
父母可以給孩子準備一款精緻的記賬本,讓孩子對自己的“小金庫”了如指掌,提前做好預算,同時培養孩子的理财能力。
新春将至,提前祝大家新春快樂!
在這個一年當中最隆重的節日,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好好對待,讓這一份儀式感傳遞給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