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玩具很多都會标注要在家長的看護下玩耍,而磁力珠(又名“巴克球”)更是注明嚴禁14歲以下的兒童玩耍。此前曾有小孩誤食磁力珠導緻胃穿孔、甚至危及生命的報道,然而,仍然有家長看護不慎,孩子在玩耍磁力珠時誤食……
1月24日,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接診了一名誤食61顆磁力珠的5歲男孩,經過1個小時的手術,磁力珠被全部取出。該院兒童消化内科醫生商麗紅表示,此前沒遇到過吞食了這麼多的情況,“風險太高,很容易出現腸穿孔或者胃穿孔的情況,甚至危及生命。”

男孩胃中取出的磁力珠
1月24日下午2點過,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接診了一名誤食磁力珠的5歲患者。醫生從孩子的母親那裡了解到,孩子吞了不少磁力珠,“數量未知,隻知道吞下去40多個小時了。”該院兒童消化内科副主任醫師商麗紅說,不過從外表看起來,孩子當時沒什麼事,“性格開朗,跟我們說,自己想知道磁力珠是什麼味道,吃了一個發現沒有味,就多吃了幾顆。”
醫生商麗紅可沒孩子這樣輕松,她說:“40多個小時,風險很大,有可能出現管腔穿孔的情況,引發腹膜炎,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她們趕緊找來外科醫生做評估,“還好,這些磁力珠都在胃裡,因為磁力聚成了一堆。”盡管如此,晚上進行手術的時候,商麗紅還是請外科的同僚一同進了手術室。
“孩子進手術室的時候都是高高興興的。”這讓商麗紅印象深刻,對孩子進行全麻之後,開始插入胃鏡,先對小朋友中午吃的玉米殘渣進行了清理,再檢視時,一堆磁力珠旁邊的胃粘膜已經出現因壓迫而壞死的小潰瘍面。
腹部X光片
前後3次,醫生們一共取出10顆磁力珠。這時,孩子的胃裡,剩餘的磁力珠分開成一個平面,拉成了長線,醫生慢慢套住磁力珠頭端,又慢慢牽引,一次性又取出了51顆。
最後,複查腹部平片的結果顯示,小朋友消化道内的磁力珠已全部取出。
手術持續了一個小時左右。第二天,商麗紅從孩子的媽媽那裡得知,大約晚上十二點半,孩子就醒了,“身體沒有不舒服,隻是問媽媽:‘啥時候可以吃東西啊’。”
“61顆,之前我們醫院從沒遇到過吞食了這麼多磁力珠的情況。”商麗紅介紹,吞下磁力珠是兒科常遇到的異物情況,“外科還遇到過穿孔的情況。”
商麗紅醫生表示,男孩手術後情況比較穩定,已經可以進食了,預計不久可以出院。
她還表示,兒童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觸摸吞食磁力珠等異物,家長在陪伴兒童時應多加留意,如果發生這樣的情況,應當及時就醫并取出,以免發生危險。
記者了解到,磁力珠又叫巴克球,是一種磁力玩具,材質基本為钕鐵硼、鍍鎳,每顆直徑約5毫米。
該玩具具有較大的風險,通過平台檢索“磁力珠”可發現,大部分商家都會注明“适用年齡14歲以上”。
來源:成都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