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到中年,身體無病,就是在賺錢(好文)

人到中年,身體無病,就是在賺錢(好文)

文|簡辛(富書作者)

人生下半場,健健康康活着,這就是最大的赢家。

2022年初,一位41歲甯波新冠感染者的流調軌迹戳中了很多人的内心:

14天裡有10天都是早上七點出門,晚上九點回家。确診前隻休過一天,還是到醫院去看病。

醫生說他肝病嚴重,得需要住院治療。他在入院之前做核酸檢測,意外發現感染了新冠病毒。

這位感染者是萬千中年“打勞工”中的一員,他說自己在制衣廠上班,工資按件計算,平時不敢請假,不敢生病。

可是,命運哪裡會管你“敢不敢生病”。

一旦忽視“身體是革命本錢”,那很快我們就會發現:賺再多錢,都擋不住一場疾病。

中年實苦,直到活通透了才發現身體無病,就是在賺錢。

人到中年,身體無病,就是在賺錢(好文)

你拼命賺來的錢,擋不住一場病

2021年被叫做是“告别996元年”,在這一年裡因為高壓、超負荷工作導緻員工猝死的新聞頻頻被爆出,人們越來越發現,拼命工作,真的會搭上命。

可常言道:人到中年,才知生活不易。

肩上扛着一家老小,經濟壓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上到贍養父母、照顧妻兒,下到車貸房貸、人情世故,樣樣都離不開錢。

這樣的生活狀态,哪個中年人敢松懈呢?哪個敢不認認真真搞錢呢?

于是,拼命賺錢成了很多人的常态。

人到中年,身體無病,就是在賺錢(好文)

有一個商人,從青年到中年始終把賺錢當成他的第一目标,拼了幾十年,家産也有數百萬了,正逢五十歲,意氣風發還想再大幹一場。

結果因為一次暈倒去醫院一檢查,竟然是白血病。

得知結果以後,他願意傾其所有錢财,找最好的醫院治病。

才隻是做了幾次化療,人就像腐朽之木一樣,雖然活着,但再沒有了生機勃勃。

手裡攥着的錢,到醫院立馬變成了紙。

結果就是散盡了家财,可人最終還是沒活多久。

人從生到死、從有到無、從富到窮,就隔着一場疾病。

大家慢慢發現,現在中年人得中風的越來越多,人到中年得絕症的越來越多,年到半百尚未退休就心力不足、健康問題頻出的人越來越多……

在安全管理領域中有一個詞叫“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意思就是說在你拼命賺錢的路上,身體會給你發出很多次信号,在警告你如果不立刻看到健康亮起的“黃燈”,那身體馬上就會進入“紅燈”。

健康亮紅燈,往往會演變成壓倒中年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人到中年,身體無病,就是在賺錢(好文)

李開複也曾因拼命工作而在52歲患上了淋巴癌,在治療癌症時他說:

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犧牲掉了自己的健康……親人們不需要你有多麼榮華富貴,健康快樂地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道理,我們總是不信,一定要自己撞了南牆才信。

可關于健康和金錢哪個更重要,我們真沒有試錯的機會。

人到中年,身體無病,就是在賺錢(好文)

靠賺錢保障安全感,會在健康面前瞬間潰不成軍

網上流傳一句話“40歲之前,拿命賺錢;40歲之後,拿錢換命”。

這話乍一聽好像有點道理,但實際這是一個邏輯陷阱。

所有體會過“拿錢換命”的人都告訴我們一個相同的道理:

如果财富、名利、地位是0,那健康就是前面的1。有了這個1,後面那些0才有意義。

知乎上一個朋友說:

以前靠賺錢獲得安全感,現在靠吃藥保障安全感。

他今年41歲,生活在一個二線城市,是某實業公司的銷售經理,從業超過15年。

從月薪1800到現在月薪超過25000,“血壓也從80/120,漲到了100/160……”

因為長期熬夜加班,為了簽單陪客戶喝酒,混亂的作息讓他的身體日漸糟糕,去年得了腎病。

醫生告訴他腎病就算是病情穩定了也很難根治,如果不注意保養和休息,未來存在換腎的風險。

自此以後的人生規劃,都要“病情先行”了。

人到中年,身體無病,就是在賺錢(好文)

從前覺得生活的安全感靠賺錢來獲得,能開上車子,住上大房子,比同齡人生活的更體面就是自己想要的安全感。

直到身體健康受到威脅,安全感瞬間崩塌。

“現在不能勞累,不能熬夜,老婆孩子有時候想去遠一點的地方旅遊,我也無法滿足,全家人都擔心我一旦累着導緻病情反複。才發現,不生病就等于賺錢了”。

從前不曾上心的健康問題,現在成了一顆定時炸彈。

其實,道理簡單又直接:

沒了身體健康,就什麼都沒了,人生體驗會少掉一半,你以為“用賺來的錢保命”,可能“根本保不住”。

希望我們永遠不要體會“有命賺、沒命花”這句話到底什麼感受。

人到中年,身體無病,就是在賺錢(好文)

健康,永遠是中年人最大的資本

努力賺錢、奮鬥事業和鍛煉身體,從來不是對立的。

在《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學分》一書釋出前的演講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們要維護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很多人就會認為“如果你養生了,就沒有事業了,什麼都不要了,過退休的生活,過慢日子吧。”可事實并非這樣。

每一個人預防疾病,保持健康,其實不是要放棄一切。

從拼命到保證健康之間,隻隔着這4個點:

睡眠:

人的一生中被睡眠占據1/3的時間,睡眠品質直接決定人生活的品質。

《2021運動與睡眠白皮書》最新調查顯示,賺得越多的人,睡眠越少。目前中國超過3億人存在睡眠問題。

睡眠從7小時減少到4小時,免疫力會下降50%,罹患胃腸道疾病、焦慮抑郁、心腦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的風險都會大大增加。

能好好睡覺的中年人,就赢了一半了。

人到中年,身體無病,就是在賺錢(好文)

運動:

在2020年全國抗疫表彰大會上,84歲的鐘南山院士上台領獎時铿锵有力的步伐令大家所驚歎。

“堅持運動,一般在30或40歲,鍛煉與不鍛煉,感覺沒那麼明顯,但當你50或60歲時,你會感覺不一樣。當然,在我這個年紀,會有一個更明顯的差別。”

人到中年,代謝能力變慢,缺乏運動的話“三高”很容易找上門,身體素質也會變差。

尤其是忙着賺錢的中年人,更需要通過運動去調節精神狀态,比如上下班多走30分鐘路,一個星期有2-3次的力量訓練。

隻有經曆的人才會知道,人到中年,運動與不運動,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壓力:

沒有壓力的中年人,算不得中年人。可不懂得釋放壓力的中年人,最終會輸了生活。

怎麼和壓力共處?沒有人能給出完美答案。

但100%确定的是,堵不如疏。

如果喜傾訴,就找懂你的人說出來,傾訴永遠是釋放壓力的最佳方式之一;如果喜獨處,就戴上耳機去跑步,大汗淋漓之下,壓力也會所剩無幾。

人到中年,身體無病,就是在賺錢(好文)

飲食:

俗話說,要健康就得“管住嘴、邁開腿”,管住嘴是第一步。

飲食無節往往會造成身體負擔,飲食不佳又會無法滿足身體需要,尤其是為了工作需要常常流連于酒桌和辦公桌外賣的人。

對食物有選擇有控制的人,不僅僅會造福身體,還會讓人的精神狀态也越來越好。

說到底,不以犧牲自己健康去賺取金錢的中年人,是聰明人,是明白人,也是厲害的人。

人到中年,身體無病,就是在賺錢(好文)

病,生在别人身上,是警醒。一旦生到自己身上,就是教訓,甚至是劫難。

中年人就像是緊繃的彈簧,總希望再壓榨一下自己,榨取一下價值。不敢停下,不敢放松。

可是,生活不是一個結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年,才隻是體驗了一半的人生,還有另一半等待我們去參與和體會。

健康,是參與下半場的通行票,是金錢無法買來的。

人生下半場,健健康康活着,這就是最大的赢家。

人到中年,身體無病,就是在賺錢(好文)

作者簡介:簡辛,和500萬人一起更新生活認知,本文來源:富小書,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注:本文章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