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趣聞轶事│李二老提攜才俊

趣聞轶事│李二老提攜才俊

蒲劇名家 王秀蘭

李二老,即李逸僧,因排行老二人稱李二老。辛亥革命時跟随張鳳期反清,出任省都督府副官主任。後因厭惡官場,專門從事戲曲活動,是西安有名的票友。他的家資頗富,但大多用在戲曲事業上,資助過不少演員走上成名的道路,堪稱一位熱心的戲劇活動家。蒲劇須生名家閻逢春和旦角名家王秀蘭,就得到過他的提攜和培養。

1938年,王秀蘭隻有六七歲,因為經常在蒲劇社玩耍,便被李逸僧看在眼裡。一次,西安唐風社演《水漫金山寺》,缺一名扮海螺的小演員,李逸僧便推薦王秀蘭。但在"水鬥"一場戲中,幼小的秀蘭竟然合着蚌殼在背景睡着了,臨上場找不見王秀蘭,可将衆人急壞了。将她叫醒後,她一睜開眼就上場,卻一點不怯場,既沒有跑錯圓場,還會用眼神作戲。李逸僧大為驚奇,認為這孩子将來一定在戲曲表演上會有驚人的成就。從此之後,李逸僧用口授的方法給王秀蘭教會了《玉堂春》《金玉奴》《水漫金山寺》等劇,為王秀蘭走上戲曲道路奠定了基礎。

趣聞轶事│李二老提攜才俊

王秀蘭閻逢春《窦娥冤》

閻逢春原名代蓉,早在山西時就有了小名聲,1937年為避戰亂來西安晉風社演戲。他的演技和唱腔很得李逸僧的賞識,但後來嗓子壞了,便打算棄藝從商另謀生路。李逸僧十分惋惜,決心拉他一把。便把閻請到家裡關切的說:“金石可镂,枯木逢春。隻要決心練,就有希望。”李逸僧的幾句話,一下子把代蓉的心撥亮了。李逸僧當即給代蓉改名為“逢春”。從此,閻逢春便搬到李的花園裡住。李還為他請來一位平劇教練,給他練嗓子和練功。整整一個年頭,他很少同外界接觸,嗓音終于練出來了,還練出一手絕技——帽翅功。當年端陽節那天,他在晉風社重登舞台演出《殺驿》,一下子轟動西安古城。

趣聞轶事│李二老提攜才俊

閻逢春《周仁獻嫂》飾周仁

蒲劇電影

窦/娥/冤

王秀蘭/閻逢春等

編輯/劉軍 稽核/妍薇 終審/何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