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焦曉輝 編輯:付洋出品:婚姻與家庭雜志id:hunyinyujiating99
我們在這滾滾紅塵中走一遭,都要面對死亡。
當意識到親人臨近死亡時,我們要如何陪伴他們的餘生,如何與他們告别呢?
對下面這個女孩來說,用鏡頭記錄每一個與爺爺相處的瞬間,就是最好的方式。
3年前,一組爺爺和孫女的合照火爆全網。
祖孫倆親密的感情,在這些定格的影像裡自然流露。
年輕和蒼老的兩張臉,給人形成視覺上強烈的沖擊力,震撼着很多人的心,大家紛紛表示“看哭了”“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和爺爺奶奶”……
照片裡的孫女叫石勐堯,爺爺叫石連啟,2017年2月已經去世。
石勐堯說:“在這個世界上,我最想念的人就是爺爺。很幸運地找到了抒發感情的方式,用鏡頭記錄下我和爺爺相處的很多個珍貴瞬間。在我想念爺爺的時候,記憶會随着影像,帶我一次次回到我親愛的爺爺身邊。”
也許,爺爺從不曾遠行;也許,爺爺從不曾稍離;也許,爺爺已化作星星,用深情的目光照亮着他曾深愛的孫女……
這些承載着深摯情感的影像背後,有着怎樣的親情故事?
01
陪伴我長大的爺爺,老了
石勐堯原是一名文工團舞蹈演員,經常天南海北地演出。2010年的一天,去外地演出幾個月的勐堯回家看爺爺,她吃驚地發現,爺爺的行動遲緩了許多,耳朵也背了不少。勐堯特别心酸,她不願相信爺爺居然已經如此衰老。
那天,勐堯很想多陪陪爺爺,但又不得不趕回文工團。下午臨走時,勐堯跟爺爺揮手道别。在門口換鞋時,轉身突然看見坐在床上的爺爺眼神裡全是落寞。勐堯的心猛然一疼,她跑回爺爺身邊,對爺爺說:“我們拍張合影吧。”于是,勐堯拍了一張把頭靠在爺爺肩膀上的照片。
照片沖洗出來後,勐堯捧着照片哭了。影像裡,那個午後的夕陽灑在爺爺的臉上、身上,爺爺的眼神顯得特别滄桑悲涼和依依不舍。勐堯驚覺:爺爺就像這餘晖一樣,一生或許稍縱即逝。
一想到如果有一天,她将和爺爺天人永隔,眼淚就止不住地流淌。她希望時光靜止不前,這樣爺爺就不會繼續老去;她甚至希望時光能夠穿越到過去,這樣她就可以更珍惜和爺爺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
勐堯4歲時,父母離婚,她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爺爺退休前是遼甯省撫順市一所中學的校長,對勐堯特别疼愛。
那些珍藏在記憶裡平凡無奇的細節,全都是溫馨美好:爺爺每天早上都會喊勐堯起床。冬天早上,勐堯怕冷賴床,爺爺從來不發火,而是微笑着唱國歌哄她起床;晚上,爺爺會早早地給勐堯灌一個暖水瓶取暖。怕燙着她,爺爺就用棉布把暖水瓶裹上幾層,溫度總是剛剛好。
勐堯小時候不愛吃飯,長得很瘦,爺爺就變着花樣給她做好吃的,然後哄她:“你好好吃飯,吃飽了飯,你就會長一對翅膀,可以飛到很多地方玩。”勐堯一聽,趕緊認真吃飯。
一段時間後,勐堯問爺爺:“我怎麼還沒長翅膀呢?”爺爺繼續哄她:“你再好好吃幾天飯,就會長出翅膀啦!”
周末,爺爺會經常帶勐堯去公園玩。勐堯喜歡玩兒“瘋狂米老鼠”,隻要勐堯指着它說“我要玩”,爺爺就陪着她坐上去玩。勐堯依偎在爺爺溫暖的懷裡,爺爺的大手握着她的小手,她就感覺特别幸福,特别有安全感……
2001年,勐堯獲悉沈陽軍區政治部前線文工團拟在地方上招生。面對文工團每8年才招生一次的難得機會,勐堯怦然心動。她從小就愛跳舞,一聽到音樂,便會翩翩起舞。
勐堯經常拉着爺爺手說:“我們一起跳個芭蕾舞吧。”爺爺就樂呵呵地陪着她轉圈。
為了讓勐堯能夠感受生活的美和豐盈,在她剛上國小時,爺爺就給她報了一個舞蹈教育訓練班。每天下課,爺爺送她去學習舞蹈。
一次,舞蹈班組織孩子們去北京參加一個演出,勐堯獲得了個人表演一等獎。之後,她又被學校評為校園十佳小舞蹈家,參加了學校的舞蹈隊。此後,成為一名舞蹈家,成了勐堯的理想。
于是,勐堯把想報考文工團的想法告訴了爺爺,爺爺馬上帶着勐堯去沈陽參加考試。經過層層選拔,12歲的勐堯順利成為文工團的一名舞蹈演員。
與爺爺告别那天,勐堯抱着他哭了。就在一年前,奶奶去世了。勐堯的爸爸和姑姑來接過爺爺很多次,但爺爺很執拗,說自己愛清靜,堅持一個人生活。
現在,她也要離開爺爺,他一個人多孤單啊!但爺爺卻微笑着擦幹勐堯的眼淚說:“傻孩子,爺爺為你高興自豪!别擔心爺爺,爺爺會照顧好自己的。”
去文工團以後,勐堯很少有時間回去看望爺爺。團裡封閉式管理很嚴格,每周隻能和家人打一次電話,通話時長隻有兩分鐘;每個月,隻有在最後一個周日的下午1點到5點,能和家人見一面。彼時,爺爺身體還很健朗。每次,他都提前從撫順坐車趕到沈陽去看勐堯。
書信往來成了勐堯和爺爺日常聯絡和感情交流的主要方式。爺爺每星期會給勐堯寫兩封信,字裡行間全是對她的萬般牽挂和疼愛;而勐堯無論遇到開心事還是煩惱事,總會毫無保留地跟爺爺訴說……
然而,曾經陪伴她一起長大,曾經像山一樣讓她依靠、給她安全感與呵護的爺爺,卻老了。
02
用鏡頭留住爺爺,留住愛
多年大江南北的演出,讓勐堯養成了随身帶着相機拍照的習慣。她用小小的傻瓜相機,拍過自己,拍過同僚,拍過父母,也拍過爺爺。但那時隻是覺得拍照好玩兒,從來沒有拍下來留念的意識。
但那一刻,勐堯突然産生了一個強烈的念頭:“我不能阻止爺爺衰老,但我可以從現在開始盡可能陪伴爺爺,用鏡頭記錄下自己和爺爺相處的瞬間,把爺爺永遠留在我的心裡。”
勐堯一放假,就推掉所有應酬和聚會,回家陪伴爺爺。有一次,爺爺問勐堯:“《李太白傳記》在哪個頻道播?我找不到了。”勐堯才發現,因為衰老,爺爺已經連電視節目都記不住了。勐堯就寫了一張電視訊道節目單給爺爺。爺爺立即拿了一個小塑封袋把節目單小心包好,然後樂呵呵地說:“以後我想看哪個頻道,就友善多啦!”
在陪伴爺爺的歲月裡,勐堯也開始了特别走心的“我和爺爺”的拍攝。所有照片基本都是延時自拍完成,大部分拍攝是用三腳架,近距離拍攝就用手持。7年多時間裡,她和爺爺一起合拍了200多張照片,都是她和爺爺的日常,隻要能觸動到她的瞬間,她都會按下快門。
每次照片沖洗出來,勐堯就會拿給爺爺看,祖孫倆一起看照片,一起聊聊感受,讨論下次拍照時應該怎麼拍怎麼做動作。爺爺一輩子注重儀表,是一位非常愛整潔幹淨的人,平時愛穿白襯衫配馬甲,他說:“這樣看着人精神。”有時,爺爺會問勐堯:“下次拍照我穿件風衣戴副眼鏡,或戴頂帽子換雙運動鞋,是不是更好一點兒?”
有時,勐堯在拍照時會抹點兒粉。爺爺就一邊看着孫女化妝,一邊興緻勃勃地說:“那你也給我抹一點兒粉吧。”拍完照,勐堯告訴爺爺:“我把照片給朋友們看,他們都誇你帥呢!”爺爺就一個勁兒地笑,高興得像個孩子。
每當看到爺爺開心的樣子,勐堯内心就滿是欣慰,她無法抵抗時間,阻止它讓爺爺一天天變老,她隻能盡量陪伴爺爺,為爺爺做些事,讓爺爺快樂些。
她慶幸找到了一個陪伴爺爺的更好方式,給爺爺平淡孤寂的生活增添了些許寄托和幸福感。她要把爺爺對她的愛、她對爺爺的愛,全都放到和爺爺的合影裡。和爺爺合影,已漸漸成為勐堯生命裡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也成了爺孫倆生活中的一個習慣。
03
小時候,我是您的孩子;長大了,您是我的孩子
2015年起,爺爺身體衰弱得特别厲害。那年3月,他患肺結核住了院。此前,勐堯爸爸剛生了一場病,正在康複期,免疫力較弱;而姑姑在帶兩個外孫女,小孩子抵抗力更弱,于是,勐堯主動承擔了照顧爺爺的責任。
勐堯請假去照顧爺爺。爺爺看到勐堯走進病房,慌忙下床戴了兩層口罩退到窗戶跟前。他背對着勐堯,緊張地說:“你趕緊走,我這病會傳染的!這裡有護士、醫生照顧我,我也會照顧好自己。”勐堯走到爺爺面前,抱着爺爺的肩膀笑道:“肺結核沒那麼可怕。醫生說了,身體好,不容易傳染,戴着口罩,注意點兒就行啦。”
勐堯把爺爺扶上床,他小心翼翼地蜷縮在床上看着勐堯。勐堯發覺,爺爺的眼神是那樣的空洞和無辜,昔日高大挺拔的他,已變得枯幹瘦小,就像個孩子一樣,很無助很可憐!
勐堯很難過,眼淚奪眶而出,她把爺爺緊緊地摟進懷裡,疼惜地撫摸着爺爺的頭說:“我是您最親的小孫女啊,有我在,您不用怕!”爺爺像個委屈的孩子,躲在勐堯的臂彎裡,小聲地哭了。
每天,勐堯陪爺爺聊天、散步,買好吃的給他,摟着他自拍合影。那段時間,爺爺每天樂呵呵的,心情好了,身體也康複得特别快。10天後,爺爺出院了。此後,爺爺身體依舊虛弱,但精氣神很好,每當勐堯說要回來,他就早早地在家門口等着。
一次,爺爺去等勐堯,路過的鄰居跟爺爺打招呼:“老石頭兒,今兒孫女回來啊!”爺爺眼睛就眯成一條縫驕傲地答:“對啊,孫女給我買了親子衫,說回來跟我合影呢!”于是,就有了祖孫倆穿同一款式的白襯衫和馬甲配牛仔長褲的合影。
還有一次,勐堯攙着爺爺去公園散步。沒走多遠,爺爺就說腳疼。那段時間,他總說腳疼。回家後,勐堯檢查爺爺的腳,發現沒什麼大礙,就是人老了,趾甲翻到肉裡面去了。
勐堯打來一盆熱水讓爺爺泡腳。泡完後,她抱着爺爺的腳,給他修剪趾甲。爺爺說:“我腳臭,還是别剪了吧?”勐堯就打趣道:“這些都是我小時候,你為我做過的事呀,我得還給你!”爺爺就笑,一臉的幸福。這一幕,也被勐堯定格了下來。
第二天,爺爺開心地給勐堯打去電話:“我的腳不疼啦!”勐堯很開心,此後,隻要一回家,她就幫爺爺泡泡腳,剪剪腳趾甲。
2016年7月,爺爺又患了腦血栓住院治療。出院後,他走路便不太利索了。爺爺去浴室洗澡,勐堯總是不放心,擔心他會滑倒。一次爺爺洗澡,勐堯聽到浴室傳來一聲響,她趕緊推開浴室門去看爺爺。
推門進去的時候,她看見瘦弱的爺爺正在艱難地搓後背,肥皂盒被打翻在地。勐堯心頭一緊,她趕緊上前說:“我來給你搓背吧。”爺爺像個孩子一樣,低着頭聽話地讓勐堯搓背。
搓着爺爺瘦骨嶙峋的後背,勐堯心都要碎了,爺爺的身體每況愈下,她感覺爺爺随時都會離開自己。她按下了快門,希望時光能夠停止,能永遠留住親愛的爺爺。
越害怕爺爺離開,勐堯越想把跟爺爺相處的每一個瞬間都定格成永恒。
2017年正月初五,爺爺又住院了。那天,爺爺說有點兒不舒服,勐堯就帶他去醫院檢查。檢查後,爺爺身體各方面沒有大的異常,醫生建議住院觀察。可是初七那天,他的病情急轉直下,立即被送進重症監護室,戴上了呼吸機,再也說不了話了。
初八那天晚上,勐堯又到醫院護理爺爺。那一夜,爺爺一直不肯閉眼睡覺,他一直看着勐堯,眼淚吧嗒吧嗒地往下掉,枯瘦的左手耷拉在床邊動了幾下。
勐堯緊緊握住他的左手,哭得肝腸寸斷!她知道爺爺快不行了,她知道爺爺想說:“爺爺有好多話想跟你說,爺爺不放心你,舍不得你……”
第二天,爺爺因為心髒衰竭,帶着不舍和眷戀離開了人世。
2017年8月,沉浸在悲痛中久久不能自拔的勐堯,去沖印社沖洗和爺爺的合影。攝影老師被這些照片震撼了,紛紛建議她參加攝影比賽。
兩個月後,勐堯一舉獲得第七屆遼甯省青年攝影十佳攝影家的稱号和中國當代攝影新銳獎,這組“我和爺爺”的照片,才得以在朋友圈瘋傳。
這些讓人淚奔的照片,感動了萬千網友,很多人說,從這些照片裡,仿佛看到了自己已逝的親人……
愛的表達有各種方式。
隻要已逝的親人在我們的記憶裡珍藏着,他們就還活着。
對勐堯而言,爺爺從未遠離,因為她早已用鏡頭将他銘刻在心間,銘刻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