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圈有句話很經典:「叫好不叫座」。典型的像馬自達,大家都說車好,但銷量就是很一般。有些車恰恰相反,它們在網絡上被吐槽很多,但實際賣的非常好,诠釋了什麼叫「嘴上說不要,身體和錢包卻很誠實」。
特斯拉 Model Y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龍頭企業,特斯拉卻經常被衆多網友吐槽,做工差、自燃爆炸、失控、刹車失靈、電池故障等等一系列問題頻發,導緻特斯拉被衆多網友吐槽,尤其是在經曆了幾段與車主的「恩怨糾葛」後,特斯拉的名聲更是差到了底。
但在這樣的背景下,特斯拉的銷量卻是越來越高,尤其是 Model Y 這款車,在 12 月的銷量突破了 4 萬輛,2021 年共賣出了 16.9 萬輛,在銷量排行榜上占據高位。
其實,在國産之前,特斯拉就以強大的三電系統、超前的智能自動駕駛、高大上的品牌标簽為賣點,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在國産之後,售價進一步降低,對于想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來說,特斯拉就成為了首選,随着新能源汽車的流行,特斯拉自然就迎來了銷量飙升。
本田 皓影
皓影曾在中保研的碰撞測試中 A 柱嚴重彎曲,車門幾乎脫落,在結果曝光後,皓影的口碑一夜崩盤,從此之後,有皓影的地方,便有「買車送頭盔」、「A 柱斷裂」……之類的言論。
但不可否認的是,皓影的銷量成績确實很亮眼,在 2021 年,皓影賣出了 19.3 萬輛車,排在合資 SUV 前列。
作為 CR-V 的姊妹車型,皓影的内飾布局以及動力方面都與前者大同小異,而且外觀更加年輕運動,配置上也略勝一籌,再加上本田的品牌加持,使得皓影雖有缺點,但綜合實力還是不錯的,是以也赢得了消費者的支援。
理想 ONE
談及理想 ONE,相信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增程式技術,為此,理想 ONE 也得到了新能源汽車的身份,且滿足插電混動車的補貼标準。
但是在一場大衆中國媒體溝通會上,大衆汽車集團(中國)CEO 馮思翰博士卻開啟了吐槽模式。
他表示:「增程式電動車非常不環保,是一種糟糕的解決方案」。盡管馮思翰并沒有針對性,但所有人都把其吐槽對象指向了理想汽車。
但對于消費者來說,隻要 33.8 萬元就可以買到一台配置不錯的 6 座中大型 SUV,而且還能解決上牌的問題,增程式的動力也可以很好地解決裡程焦慮問題,這樣來看,理想 ONE 的成本效益還是很高的。
是以,在 2021 年的 11、12 月,理想 ONE 這款車連續兩個月銷量破萬,整年斬獲了 9.6 萬輛的銷量。
大衆 途觀 L
中保研碰撞事件和顆粒捕捉器事件後,途觀 L 的口碑便急轉直下,銷量也是猛跌,甚至在 2021 年 6 月份僅賣出了 421 台車。
但随着新款途觀 L 的上市,這款車又「支棱」起來了,自 9 月份開始,月銷量便一直維持在萬輛以上,最終在 2021 年賣出了 18.9 萬輛車。
作為昔日的「神車」,途觀 L 還是很被消費者認可的,再加上大衆在華多年,深受國人的信賴,而且新款途觀 L 在尺寸、内飾等方面都有更新,綜合實力得到提升,是以重新獲得了消費者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