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汽車後市場複雜程度之高為業内所認同:龐大的SKU配件數量、各類模式且多層級的流通管道鍊、萬國車市的終端維修需求等。盡管近些年在資本的助力下發生了非常大的變革和創新,但其産品+專業服務以及傳統行業屬性粗放式經營正面臨着巨大的挑戰,拍腦袋定決策的時代一去不複返,需要更加全面而具體的數字化解決方案,由此催生了全行業對産品防僞和全鍊路溯源的重大需求。
正是在上述訴求的推動下,“一物一碼”技術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從生産線到終端消費者,商品上的“碼”将消費者、維修終端、流通管道、上遊品牌方緊緊地貫穿起來,一物一碼也被賦予了防僞追溯、倉儲物流追蹤、O2O營銷等全方位的解決方案,碼背後的雲平台又能夠将産品流通的所有“資料”痕迹留存下來,實作真正的數字化。
在一物一碼領域,國内首屈一指的企業當屬成立于2012年的馳亞科技,基于完全自主研發的一物一碼技術,該公司希望成為“品牌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馳亞科技如何扮演好這一角色?其引以為傲的核心技術究竟有何優勢?為汽後企業提供了怎樣的解決方案?未來又将帶領馳亞去向何方?
帶着這些問題,本刊記者來到位于上海長江軟體園的馳亞科技總部,與馳亞科技創始人及CEO陳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整個訪談過程,這位長期專注于技術的創業人,有些内向和腼腆,非常坦誠地談到自主研發的不易,企業發展面臨的挑戰以及取得成績後的欣慰,對未來則充滿信心。

馳亞科技創始人及CEO 陳斌
堅持自主研發,掌握核心技術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沒有人會對這句話提出質疑。近年來,自主科技創新能力愈發成為國家競争力的決定性因素。以長遠的眼光來看,依靠技術引進,未來必将受制于人,是以,國家正在不遺餘力地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的扶持。
“馳亞科技是一家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産權的技術型公司。”作為創始人,陳斌對馳亞的定位很精準,“與友商的差別在于,我們除了系統內建能力外,更注重自主研發,我們的核心算法在國内乃至國際上都是領先的。”馳亞科技的核心技術團隊除了公司研發部以外,畢業于複旦的陳斌帶領馳亞科技還與複旦大學軟體學院展開深入的産學研結合,将市場前端需求産業化的同時,研發未來的技術,始終保持國内外領先。十年來,馳亞科技堅持防僞技術的自主研發,擁有大量自主研發專利技術,包括3項國家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和42項軟體著作權。公司不僅成為上海“專精特新”企業,還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馳亞科技擁有大量國家專利和軟體著作權
談及馳亞科技的核心技術,不得不提到一物一碼,作為國内首批在該領域進行研究并應用的企業,馳亞科技已經積累了豐富的項目實施經驗。
“一物一碼相當于賦予每件商品獨有的二維碼,就好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二代身份證一樣。”目前,馳亞科技的一物一碼不僅可以實作防僞,而且還集防竄碼、溯源碼、營銷碼、售後碼、引流碼于一身,即“六碼合一”。這意味着,通過簡單的一鍵掃碼,企業即可實作從原料、生産到包裝、倉儲物流、管道,最後到消費終端的産品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
馳亞科技“六碼合一”幫助企業實作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
陳斌告訴記者,放眼全球,中國在一物一碼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在各行各業都在進行數字化轉型更新的當口,一物一碼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一物一碼助力企業解決管道和營銷痛點
早在數字化的概念尚未普及之時,馳亞科技就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趨勢。在建立之初,馳亞科技就将自己定位于為生産企業做産品端數字化轉型的公司。最初的服務包括防僞、防竄貨和溯源三大方面,主要解決産品在管道上的追溯問題。後來随着公司不斷發展壯大,馳亞科技開始嘗試進入更多不同的行業,衍生的産品與服務也逐漸開始多了起來,目前已經拓展出管道下沉式動銷、門店關鍵人激勵、會員管理、BI資料分析等服務。馳亞科技現在也是國家醫療器械UDI、阿裡滿天星、騰訊企業微信的長期合作夥伴,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獲得了這些機構、企業與組織的高度認可。
“馳亞科技的總體方向始終不變,都是為了客戶在銷售管道上獲得最大化的銷售幫助和資料支援。”陳斌談到。
在産品營銷層面,馳亞科技開發了一套“蜂鈴”數字化營銷系統。該系統支援紅包獎勵、抽獎積分、發優惠券、關鍵人激勵、定時定點活動引爆等多元度全方位的精準營銷。例如,關鍵人掃碼激勵,就是對管道的不同關鍵人,如經銷商、業務員、門店、技師、消費者,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進而提高整個管道的銷售意願,幫助品牌企業實作産品的快速流通,達成提升産品銷量的最終目标。
除此之外,一物一碼還可以實作電子質保卡的售後服務,幫助品牌企業低成本快速沉澱已成交使用者到企業私域流量池,以增加使用者複購率,幫助企業實作高效的管道下沉。
以和陝汽重卡的合作為例,針對陝汽重卡供應商管理難、使用者觸達難等痛點,馳亞科技提供了三種數字解決方案:
1.上線一物一碼系統。整合自身供應鍊體系,對貨品進行賦碼貼标,在配件生産過程中同步實作了全産品入庫,進而可以實時掌握所有保外供應商的貨品出入庫資料,通過數字化管理供應商,全面提升生産效率。
2.貨品全鍊追溯系統。幫助陝汽實作了從工廠生産、在途運輸、管道庫存到終端消費全鍊條追蹤,徹底将貨品鍊路進行打通。
3.“一碼雙掃”的終端營銷活動。讓消費者和門店機修工都能拿到紅包獎勵,消費者和機修工的紅包又息息相關,線下門店的機修工會非常積極主動地将陝汽的配件推薦給消費者,告知消費者參與陝汽的掃碼活動,極力促成成交,最終既促進銷售又培養了消費者忠誠度。該活動最終實作單次營銷活動參與人數超過25萬。
馳亞科技還有許多成功案例,和3M公司的合作也非常有代表性。幾年前,由于在防僞方面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防僞等級要求也需要相應更新,3M中國濾器事業部決定重新選擇防僞及管道管控的合作方。但當其對原有的合作商進行對比選擇時,發現3家供應商提供的解決方案始終不能完全滿足自身的需求。此時,馳亞科技以其在二維碼防僞領域裡的多項專利技術,引起了3M的注意,經過一番接洽,最後成功入選為其全新的供應商,這也是四家備選供應商中唯一一家從未參與過3M項目合作的企業。
憑借造币級的防僞技術以及專業的系統服務,馳亞科技立即為3M設計了定制化的解決方案。方案上線之後,3M中國公司的産品防僞性能大大提升,假貨現象明顯減少,幫助企業建立了清晰的管道管控體系。通過馳亞科技的解決方案,3M實作了對于産品動向的一目了然,如:産品的生産日期、出庫工廠、出庫時間、經銷商跟蹤、資料上傳時間等;經銷商竄貨問題也得到了更好的解決。
最終這一項目無論在系統性能、專業度,還是服務品質等方面,都得到了3M中國公司的高度認可。3M中國濾器事業部經理表示:“希望馳亞始終堅持合作以來的高響應效率和服務标準”。
數字化賦能汽車後市場
作為傳統行業,汽車後市場數字化轉型還處于起步階段。陳斌告訴記者,不同于馳亞科技涉獵的其它行業如母嬰、美妝、快消品等,這些領域的終端閱聽人面向C端,而汽車後市場終端閱聽人面向B端,即汽修門店、技師、修理工等,而不是車主,是以面臨營銷難下沉、關鍵人難觸達等痛點。長期以來,汽車後市場庫存周轉較慢,流通鍊路長,跨區域銷售現象多,上遊品牌方将産品銷售到大批發商後,如“石沉大海”,很難追蹤到産品的流通路線以及最終裝車去向。這是每個品牌商的痛點所在。而随着競争的加劇,以及品牌下沉訴求的日益強烈,粗放式的經營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需求,通過數字化解決方案提升競争力将成為各家最為關注的焦點。馳亞科技正在總結提煉其它相對成熟行業的數字化優勢經驗,幫助汽車後市場進行數字化轉型。
馳亞科技榮獲《汽車與配件》頒發
“2021中國汽車後市場最受歡迎品牌大獎模式創新獎”
通過近十年在汽配行業的深耕,馳亞科技一直在推動産品經理與項目營運人員跑到市場的一線,從門店到經銷商自下而上做調研,設計數字化營銷方案,進而能夠做到将營銷活動下沉至門店,甚至是機修工端,實作資料的線上線下連通,并且将營銷大資料回流到品牌端,最終實作使用者資料的私有化。
2021年9月,一場名為“力普拉斯電池‘碼’上瘋狂”的活動席卷了汽車後市場。該活動就是由馳亞科技根據需求為客戶進行的全流程定制:前期活動預熱,朋友圈集贊、抖音造勢等活動先積累了一波粉絲,在勢能積累到最高點時,正式上線掃碼抽獎活動。由于前期預熱充分,活動很快在技師圈擴散,加上技術手段定點引爆造勢,保持了活動熱度的持續性,效果超過預期。
短短20天,全國就有包括北京、上海等30多個省級城市的上萬家維修終端門店積極參與。背景資料顯示,累計有6000名技師參與了活動,且将這些技師留存在了品牌的私域中,通過活動售出了17 000多件産品。
談到營銷就不得不提汽車後市場最簡單粗暴的“價格戰”,雖然有效,但殺敵一千的同時也自損八百,還破壞了整體商業環境,拉低了整個行業的利潤。
難能可貴的是,馳亞科技的這場“力普拉斯電池‘碼’上瘋狂”的活動并未對産品進行任何降價促銷。根據技術手段追蹤朋友圈曝光量,該活動在汽配行業達到了10w+曝光,從銷量與品牌聲量上做到了品效合一。是以在費效比上,客戶的滿意度相當高。
“有多個成功案例作為背書,越來越多的汽配品牌聯系到我們,我們也在合理評估針對這些品類的産品做營銷活動的時間節點是否合适,以及品牌企業内部對于營銷活動的真實需求。”陳斌談到,在确定與品牌企業合作之後,馳亞科技會對企業的業務、痛點進行深度的溝通與梳理,最終形成一套可落地實施的解決方案。
持續投入研發,探索新的機遇
随着消費更新和分銷管道不斷增加,以及近幾年疫情的催化,如何能在競争激烈而又增長放緩的存量市場存活下來,對品牌企業的經營管理水準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進行數字化更新勢在必行。
在這一背景下,一物一碼已經成為剛需,傳統的低附加值産品如啤酒、飲料等也已經開始一物一碼化。母嬰、快消等行業的産品數字化已經相當成熟,汽車後市場數字化轉型剛剛起步,未來擁有極大的潛力。
目前,馳亞科技的汽配事業部從研發、技術、售前、銷售到項目經理等,已經積累了一批長期紮根于汽車後市場的專才,對這個細分行業有一定的經驗與了解。除了在傳統的汽車後市場領域紮根,馳亞科技也在向新能源車領域發力,同時通過和國内一些MES廠商合作,更好地實作軟硬體結合,給客戶帶來更全面的服務。
馳亞科技不是簡單的解決方案提供商,不論是系統還是識别技術,公司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專利,而且使用的也是馳亞自主開發的技術和産品,每年在産研上的投入超過15%,公司50%以上都是技術人員。
陳斌坦言,這也是馳亞科技這樣的技術型企業所面臨的挑戰,技術沉澱需要大量資金和時間成本,前期投入大、短期内賺錢效應慢、回報率低,但馳亞不是速成的機會主義者,而是堅守科技研發的長期主義者。
馳亞科技總部位于上海長江軟體園
如果說在成立的前十年裡,馳亞科技完成了從0到1的突破,解決了生存問題,并在此期間布局了大量的技術和專利。那麼在未來十年,馳亞科技希望迎來騰飛。相信在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的重視和扶持下,馳亞科技必将厚積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