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的汽車市場裡,基本上分為轎車、SUV和MPV三個分類,但其實除了這三個分類外,還有轎跑SUV這一小衆分類。其實最早轎跑來源于Coupe,大概意思是雙座四輪轎車,後來奔馳對其進行了創新融合,不再局限于雙座了。不過發展至今,基本上造型都是掀背式,是以,轎跑SUV一般也統稱掀背式SUV。

對于大多數都消費者來說,轎跑SUV的空間實用性因為掀背的造型會受到一定的局限,但是實際上來說,随着現在技術的發展,影響的程度其實相當有限。但可能受這一故有标簽但影響,轎跑SUV在國内似乎一直叫好不叫座,這一點,連先鋒者寶馬X6都不能幸免。
寶馬X6号稱轎跑SUV的鼻祖,最早誕生于2008年,剛誕生之初因為過于個性的外觀其實并不受市場青睐,寶馬對他也并沒有過多的期待,隻不過是作為一個車系的分支。不過也正是因為寶馬X6的推出,轎跑SUV才逐漸走入消費的視野,随後各大車企也加入了此陣營,例如奔馳GLE Coupe、奧迪Q8、馬自達CX-4、本田冠道、哈弗F7x、長安CS85 Coupe等等車型。
按理來說,各路廠家紛紛下海入局,這個領域應該風生水起才對,但是銷量卻堪稱慘淡。以寶馬X6為例,去年的1-10月份,寶馬X6銷量為5788輛,平均月銷僅幾百餘台。甚至還不足一些熱門SUV單月的銷量。除了寶馬X6外,其他的轎跑SUV日子也不大好過,例如親民一點的,比如哈弗F7x,誕生之初就被寄予厚望,但最後銷量都不予公布,而是并到了F7裡面,而哈弗F7去年一年僅1月份銷量過萬,甚至還出現過幾百輛的銷量。長安CS85 COUPE也是如此,起售價11.99萬元,月均銷量也不過1000左右。
為什麼轎跑SUV在國内就是賣不動呢?莫非國内真的是轎跑SUV的黑洞嗎?
就以寶馬X6而言,高高在上的價格是很大一部分消費者無法選擇他的原因之一。轎跑SUV的主要購買群體是年輕消費者,而年輕消費者甚少有動辄大幾十萬上百萬的購車款。就算有,但是這部分的年輕消費可能并不一定願意買一台轎跑SUV,反而更傾向于跑車。也就是說,定位的原因導緻轎跑SUV消費者的局限性。而其他的轎跑SUV,尤其是自主品牌,雖然價格親民了許多,但是相比起同級别的其他車型,依然不占據優勢。
其次,一部分願意購買SUV的朋友,更多時候可能看中的是SUV的大空間,畢竟中國的消費者都很喜歡大空間。但是轎跑SUV由于造型設計的原因,會損失一部分儲物空間,尤其是對于後排的乘坐者而言,乘坐體驗可能非常一般了。以星越為例,他就比同級别的博越要劣勢學多,而且後備箱的尺寸也要小一些。星越的後備廂容積資料為326L,而博越的則有480L-500L,更為緻命的是,博越甚至價格還要更友好一些。
當然了,最為緻命的原因是市場太過年輕。消費者對于這個車型的車輛認知相對比較有限,雖然寶馬X6進入中國的時間比較早,但是基本上屬于不怎麼被消費者搭理也不怎麼被寶馬自己關注的車型,真正獲得市場關注應該是從2018年自主品牌加入這片陣地起。相比起其他的車系,轎跑SUV這個車系實在是太年輕了,還處于不斷試錯的路上。
其實相比起其他車系來說,轎跑SUV這一領域正是機遇與風險并存的時候,相信随着後續車型的逐漸成熟和廠商之間良性的競争循環,對于産品的認知度會逐漸提升,口碑也會慢慢的累積。雖然目前可能不及預期,但是堅持總是會有成效的。或者10年後,轎跑SUV又成為了另一個爆款車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