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車實驗室輔助駕駛評價标準-2022版”正式釋出

關注并常讀電車實驗室打卡思考新能源見聞

“電車實驗室輔助駕駛評價标準-2022版”正式釋出

2022年,輔助駕駛我們這樣評!

撰文:CH_陳函

過去幾年,我們看到了汽車的輔助駕駛能力正在快速進步,各項輔助駕駛功能正在快速普及。期間,我們也看到了慘痛的事故,看到了巨大的争議,各個車企的輔助駕駛功能紛紛在宣傳和命名上去掉了“自動”,以減少對消費者的誤導。不過,這并不意味着我們通往自動駕駛的腳步會是以停滞,隻是,我們需要走得更加謹慎。

在這樣的情況下,做輔助駕駛功能的科普内容,讓每一位使用者了解輔助駕駛功能的真實能力水準和能力邊界,就顯得尤為重要。是以,我們決定從2022年開始,開啟電車實驗室的輔助駕駛測試欄目,并制定了一套輔助駕駛系統的評價标準。

電車實驗室輔助駕駛評價标準-2022版

一、測試路線

“電車實驗室輔助駕駛評價标準-2022版”正式釋出

沈海高速廣州支線廣佛高速廣佛江珠高速廣台高速廣澳高速廣佛肇高速廣汕路

中間包括4次匝道轉換、1次高速分流和2次高速合流,全程為112公裡,其中高速路段約為100公裡。對于具備領航輔助駕駛類功能的車型,這條路線可以充分測試其匝道轉換能力。

二、測試方法

“電車實驗室輔助駕駛評價标準-2022版”正式釋出

選取非早晚高峰時段進行測試,進入高速之後全程開啟車輛的全部輔助駕駛功能,在保證安全和沿着測試路線行駛的前提下,盡可能使用輔助駕駛功能,全程錄像并記錄以下資料:

人工接管次數

主動變道次數

變道成功次數

變道有效次數

匝道通行成功次數

三、評價方法

根據路程中記錄的錄像、資料和測試過程中的主觀體驗,從互動設計、單車道能力、多車道能力和匝道能力4個大項目對車輛的輔助駕駛功能進行評分,總分100分。

每個大項目下設有數量不等的小項目,按照重要性不同,小項目的總分有5分、10分、15分 3個檔次。評分時,每個小項目按照對應功能的實際表現,分成優秀、良好、較差、沒有或不可用4個檔次,得分對應關系如下:

互動設計(20分)

“電車實驗室輔助駕駛評價标準-2022版”正式釋出

單車道能力(40分)

“電車實驗室輔助駕駛評價标準-2022版”正式釋出

多車道能力(25分)

“電車實驗室輔助駕駛評價标準-2022版”正式釋出

匝道能力(15分)

“電車實驗室輔助駕駛評價标準-2022版”正式釋出

四、附加系數

如測試在中雨及以上、霧天等視野受限情況下完成,需在總分基礎上乘以附加系數,整體表現優秀附加系數為1.2,合格為 1,較差為0.8。

五、排行榜

每台車測試完成後的得分将與測試過程中記錄的人工接管次數、主動變道成功率、主動變道有效率、匝道通行成功率一同記錄在「電車實驗室輔助駕駛排行榜」上,榜單每月更新。

在2021年的尾聲,我們已經對特斯拉Model 3、蔚來ES6和理想ONE的輔助駕駛能力進行了一次大橫評。

這裡先來一條充滿“驚喜”的預告片解解饞,正片明天上線,敬請期待!

今日話題

猜猜這三台車的排名?

歡迎評論區留言

掃碼添加營運小助理并備注

加入電車實驗室交流群

點個在看,你最好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