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感染奧密克戎患者:歸國前多次核酸陰性 機艙内兩場景很危險

來源:解放日報

上海感染奧密克戎患者:歸國前多次核酸陰性 機艙内兩場景很危險

視覺中國資料圖

今天,經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醫護人員精心診治和護理,市級專家組評估47例新冠肺炎确診患者符合出院标準,順利出院,這也創下抗疫至今單日出院人數之最。

據悉,此次出院的47例患者均為境外輸入确診病例,其中3例為外籍,其餘均為中國籍,年齡在21歲至58歲之間。在院期間給予抗感染、中藥、加強營養、心理疏導以及對症支援等治療措施,現康複出院。

37歲境外來滬男子講述從落地回國、治療隔離到順利出院的全過程

或是機艙感染,同航班7例陽性

全副武裝登機,但有兩個場景很危險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聯系到今天已順利出院的37歲李先生,講述半月來從落地回國、治療隔離到順利出院的全過程。李先生尤其提及,“這一路都非常高效,感謝防疫人員的敬業、醫護人員的付出,自己也将盡己所能做好防疫應做之事。”

李先生1月6日搭乘航班,由德國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落地時檢測,新冠肺炎病毒呈弱陽性,随即通過120急救轉運,送往寶山區某醫療機構進行進一步檢查。1月10日他被确診為“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并轉運至位于金山的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A區,進行隔離治療。

一下飛機就被确診,李先生直言:雖然有點意外,但還是在心理承受範圍之内。他告訴記者,臨行前,自己在德國做了多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也注射了新冠疫苗。不過此前回國的小夥伴已提醒:境外奧密克戎病毒傳播非常廣,飛機作為密閉空間,确實很容易被傳染到。既來之則安之,李先生自1月10日起住進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開啟為期8天的治療。“說治療也不是特别妥當,其實我是無症狀感染者,大多時間在病房裡休養。”李先生說。

“每天早上,護士都會前來量血壓、監測生命體征、進行核酸檢測,下午再來一次查房,我們病房裡三個人都是無症狀,但醫護人員還是兢兢業業履行職責,隻聽到他們每日忙忙碌碌的腳步聲,聽到就讓人安心。”李先生講述每天的作息,尤其提及:醫院餐飲非常豐盛,午飯晚飯每頓三個菜,兩葷一素一湯,外加酸奶、雞蛋,營養有保障;無線網絡覆寫病房,與家人“雲”溝通無障礙;醫院内還有小賣部可以叫一些外賣滿足必需,“真的很便捷!”

無症狀感染者依然需要堅持每日治療,李先生對此表示很了解。他說,一住進來,醫生就循循善誘解釋過,雖然是無症狀,但市疾控中心最終仍确定為陽性,這需要一定時間的觀察、一定時間的痊愈,既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他人。

經8天悉心治療,1月18日李先生兩次檢測均為陰性,符合國家衛健委制定的最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确診病例出院标準。當獲悉自己可以出院時,他用“非常期待”四個字來形容,“一方面确實想家,另一方面,想着醫生護士确實特别辛苦,自己可以不用占用國家醫療資源了。”

記者獲悉,根據相關規定,李先生出院後,再專車轉運,前往集中隔離酒店進行14天隔離,這意味着春節也将在隔離酒店内度過。談及此,他誠懇地表示,“從個人角度肯定想回家過年,但從整個社會角度,人人做好自己的防疫職責,才能讓城市乃至國家更安全。”

李先生作為過來人,回憶返程過程:飛機作為密閉空間确實非常容易傳播。自己搭乘的航班後來确診了7例陽性,并已熔斷。“其實在飛機上我是沒有吃過東西的,可能就是喝水、上廁所這兩個場景感染了病毒。”

正是以,他最後提醒:境外回國人員如果能擇期,就暫緩回國;如果一定要回來,旅途中務必注意個人防護。

來源:上觀新聞微信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