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實拍淮河岸邊“開國将軍村”,村民避水患遷新村,生意做到大上海

實拍淮河岸邊“開國将軍村”,村民避水患遷新村,生意做到大上海

河南省息縣關店村位于淮河主河道與故道岸邊,為避水患村民逐漸離開河岸建起了新村,從此過上了新生活。

實拍淮河岸邊“開國将軍村”,村民避水患遷新村,生意做到大上海

關店村走出一位開國少将叫黎原(原名關俊彥)。他畢業于南京中央軍校,參加過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1938年在武漢投奔八路軍,先後擔任385旅教導隊長,東野10縱團長,抗美援朝期間任140師師長。新中國成立後,任廣東軍區副參謀長,47軍軍長,湖南省革委會主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他率部參加了東北剿匪、黑山阻擊戰、平津戰役、奇襲白雲山、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等戰役,戰功累累。

實拍淮河岸邊“開國将軍村”,村民避水患遷新村,生意做到大上海

黎将軍故居就在淮河故道大堤邊。村民向新村搬遷後,這裡已成為一片高粱地。

實拍淮河岸邊“開國将軍村”,村民避水患遷新村,生意做到大上海

黎将軍生前為息縣第一國小捐款15萬元做獎學金,學校将一棟教學樓命名為“黎原将軍教學樓”。

實拍淮河岸邊“開國将軍村”,村民避水患遷新村,生意做到大上海

關店村已成為淮河岸邊一個大集鎮,村民們開始在集鎮上開飯店做生意。

實拍淮河岸邊“開國将軍村”,村民避水患遷新村,生意做到大上海

村民自己動手做熱幹面,味道敢與武漢熱幹面媲美。

實拍淮河岸邊“開國将軍村”,村民避水患遷新村,生意做到大上海

集鎮上賣的土豬肉很搶手。

實拍淮河岸邊“開國将軍村”,村民避水患遷新村,生意做到大上海

入冬後,村裡一家農産品加工企業開始打蕃薯粉,院子裡擺滿了一桶桶潔白的粉芡。

實拍淮河岸邊“開國将軍村”,村民避水患遷新村,生意做到大上海

農用三輪車派上新用場,一塊塊粉芡曬在車上。

實拍淮河岸邊“開國将軍村”,村民避水患遷新村,生意做到大上海

秋收後村裡油坊生意好,村民來榨油,機器忙個不停。

實拍淮河岸邊“開國将軍村”,村民避水患遷新村,生意做到大上海

村裡辦起服裝廠,村民就業在家門口。

實拍淮河岸邊“開國将軍村”,村民避水患遷新村,生意做到大上海

年輕媽媽帶着孩子來趕集,風車插在電車前。

實拍淮河岸邊“開國将軍村”,村民避水患遷新村,生意做到大上海

關店人很精明,生意做到大上海。這位大嫂說:“俺這一帶人在上海做生意的人很多,上海至關店發有直達大巴車,最多時一天有六班。”

實拍淮河岸邊“開國将軍村”,村民避水患遷新村,生意做到大上海

新樓房一排排,村裡70%的人搬到了新家,一些沒有搬遷的農戶在城裡買了新房子,“開國将軍村”人的生活品質越來越高了。(王天定 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