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子被殺,母親為何會原諒兇手?

作者:圈外扒手姐姐

日前,轟動網絡的江歌案終于有了新的進展,一審判決兇手陳世峰前女友劉鑫賠償被害人江歌母親江秋蓮近70萬元賠款。

這場曆時六年之久的案件終于落下帷幕,可即使勝訴,江歌母親心裡留下的瘢痕也将伴随她度過餘生。

養育多年的孩子在異國他鄉身中數刀意外離世,江秋蓮心中的痛苦又與何人說?

兒子被殺,母親為何會原諒兇手?

然而在此情境之下,竟還有網友勸說江秋蓮“得到了錢就原諒劉鑫”。

「願逝者安息,親人堅強,望自私者能良心發現,旁觀者明辨是非。」

央視網如此評論道,相信作為旁觀者的我們也能夠明辨是非,一同見證在這所大洋彼岸的聖公會教堂裡,救贖兩對父母的——

《彌撒》

Mass

兒子被殺,母親為何會原諒兇手?

電影《彌撒》講述的是一場校園槍擊案後,兇手父母與被害人父母相約教堂的地下室對坐而談的故事。

槍擊案發生在一所高中内,高中生海登闖進了一間教室裡,把自制炸彈扔到了桌上,同時端起了槍支朝着教室内的學生掃射。

第一次掃射結束後,他離開了教室。

此時,教室内身中數槍苟延殘喘的艾文掙紮着,試圖爬向教室外。

兒子被殺,母親為何會原諒兇手?

可沒過幾分鐘,海登又再次傳回了教室,這一次,他把槍口對準了艾文。

“最後一聲槍響在1:36,子彈進入了我兒子的……脖頸,射穿他的動脈……”

艾文的父親哽咽着吐出這些字眼,堪堪拼湊起一句話。

兒子被殺,母親為何會原諒兇手?

面對艾文父親的崩潰,兇手父親卻是非常平靜。

他先是對着受害者家屬,複述了每一個受害者的中彈位置和受傷情況。

因為他清楚自己兒子的所作所為。

過度的沉痛壓在心上,一遍又一遍重複地割劃撕裂他的内心,父親理查德如今的冷淡就并非冷漠,而是希望盡失的死寂。

兒子被殺,母親為何會原諒兇手?

可常言道人之初,性本善,使父親如此心灰意冷的孩子當真一開始就壞透了嗎?

回顧海登的小時候,他也不過是一個天真腼腆的孩子。

可後來搬家讓他失去了可以自由玩耍的後院,轉學讓他遭受了校園霸淩。

孤獨和無助逐漸席卷海登周身,搶占了他能夠自由呼吸的空間,令他自卑,痛苦,窒息。

兒子被殺,母親為何會原諒兇手?

随後,他就一頭紮進網絡遊戲逃避現實。

在遊戲中,他擁有隊友,擁有同伴。

而父母僅僅把這些模拟真實戰場的遊戲當作是一種虛拟世界,一種角色扮演,他們慶幸于海登終于擁有了同伴,不再是那個孤僻沉默的乖孩子。

殊不知,暴力的種子就此埋下。

兒子被殺,母親為何會原諒兇手?

海登憑借着搜集到的知識自制炸彈,并在小樹林裡點燃爆炸。

被父母發現圖紙之後還用“想進入國防部工作”搪塞過去。

同時他還對母親表現出了極其強烈的暴力傾向,然而這卻被母親忽視過去。

兒子被殺,母親為何會原諒兇手?

進入高中,海登加入了一個小團體。

這個小團體的共同點是都不被同學喜歡,大家抱團取暖,互相慰藉。

小團體中有個叫阿列克斯的孩子向海登表現出了友善,他邀請海登到自己家做客,然而兩個孩子在阿列克斯家中玩耍分享的卻不是什麼有趣的東西——

槍支,阿列克斯父親的槍支被全然展示給海登。

兒子被殺,母親為何會原諒兇手?

從前隻在遊戲中接觸的東西,這一次竟然出現在了眼前。

或許有恐懼,但更多的是興奮,就像幾乎每一個勇敢的小男孩都有一個當警察的夢一樣,真槍實彈帶給海登的刺激是前所未有的。

可這卻并不是什麼好事。

兒子被殺,母親為何會原諒兇手?

同學的霸淩早已讓海登内心壓抑不堪,因昂貴費用而暫停的心理幹預也斷絕了海登能被拯救的道路。

不僅如此,來自家庭的漠視和逃避,來自學校的忽視和不作為,這一步步都導緻海登向着扭曲的方向生長。

他像是一株肆意生長的植物,本該從土地裡汲取的養分都被搶走,他隻得從石頭從污染的水溝裡汲取些許能量勉強生長,這讓他的葉子暗沉,頹敗。

最終,結出一朵食人花來。

兒子被殺,母親為何會原諒兇手?

終于,這朵食人花再也無法忍受,他張大嘴,露出一口獠牙。

海登偷偷拿走了阿列克斯父親的槍支,他進入學校,朝着随機進入的班級掃射。

自殺前,面對同學的求饒,無望而冷漠地他一槍讓對方住了口。

兒子被殺,母親為何會原諒兇手?

“他曾是年級第一名,他成績很好。”

“他在學校裡很平靜,老師不會過多關注他。”

當海登的父母回憶起這一切,都還沉浸在兒子平日裡優秀的表現和平靜的外表之下。

一個校園霸淩的受害者,最終成為了加害者。

兒子被殺,母親為何會原諒兇手?

事發之後,海登的父母無助而絕望。

“我們是世界上最孤獨的人。”

無疑,兇手的父母往往成為衆矢之的,遭受來自社會各個層面的批評指責。

兒子被殺,母親為何會原諒兇手?

不會有人為一場暴力事件的兇手默哀追悼,教堂拒絕紀念他,就連墓地都是兇手父親懇求而來。

“全世界都在為10個人默哀。”

“我們為11個人默哀。”

兒子被殺,母親為何會原諒兇手?

同樣是失去了至親骨肉的兩對父母相對而談,母親與母親之間似乎達成了一些共鳴。

艾文的母親逐漸冷靜下來,她換了個位置,坐到了另一張桌子旁。

思索了些時候,艾文的母親緩緩開口,她講述了一個艾文小時候的故事,提起孩子的童年,這位可憐的母親才能暫且忘記悲痛,在幸福的回憶裡沉浸片刻……

兒子被殺,母親為何會原諒兇手?

最終,伴随着兩對父母的交心,一些心結逐漸被打開。

原本積怨而痛苦的艾文母親選擇原諒海登的父母,同時也原諒海登。

她接受了海登母親給自己準備的花,并且表示感謝,甚至在最後,在海登母親避開丈夫向她傾訴之時,還給予了她一個擁抱。

兒子被殺,母親為何會原諒兇手?

伴随着教堂唱詩班的排練聲,在這所聖公會的教堂裡,兩個因暴力事件受傷的家庭最終得到寬恕。

兒子被殺,母親為何會原諒兇手?

接近兩個小時的影片,鏡頭在密閉的地下室内來回切換。

兩對父母從一開始的疏離謙讓,到中途的悲痛指責,再到最終的釋然體諒,有限的空間并不能束縛情感的表達。

相反,這得以讓影片的情緒表述更加純粹,更加深入。

兒子被殺,母親為何會原諒兇手?

電影将事件安排在教堂内,是有意展現基督教的“寬容”精神。

然而我們應當明白的是,被寬恕的對象并非漠視縱容孩子的家長,也并非竊槍射擊的兇手。

而是受傷的父母,是校園霸淩的受害者,是破碎的心。

兒子被殺,母親為何會原諒兇手?

我們其實能夠感受到,受害人家屬寬恕的目的,更多是在放過自己。

而歇斯底裡的質問和喋喋不休的指責,其實也是想要“讨個說法”。

就像江歌的母親對劉鑫窮追不舍,她需要的真的是那些賠款嗎?

賠款又怎能撫平她作為母親心底的傷痛?

她或許隻是想讓一個把女兒生命阻隔門外的人付出代價。

這樣純粹的訴求,又怎能忍心被玷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