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追溯初心-探尋上海老漁陽裡2号的故事

作者:青山居士

視訊加載中...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産黨的先驅們建立了中國共産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争,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産黨的精神之源。”就具體的産生地而言,稱上海漁陽裡是中國共産黨的初心之地是一點不為過的。因為自從1920年4月陳獨秀入住上海環龍路100弄漁陽裡2号(今南昌路100 弄2号)後,這裡成為《新青年》的編輯部。中國第一個共産黨的組織在這裡誕生,中共一大在這裡籌備,一大以後的中央局辦公地點還是在這裡(直到1922年10月遷往北京)。

追溯初心-探尋上海老漁陽裡2号的故事

老漁陽裡2号

漁陽裡以及周邊街區見證了從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産黨成立的重大事件。1919年5月11日,上海學生聯合會在公共租界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51号寰球中國學生會内成立。6月9日,接到工部局的警告後,上海學聯一度将事務所搬到法租界的漁陽裡14号,日刊社搬到漁陽裡21号。11日又接法租界巡捕房通知,事務所搬遷至位于徐家彙的複旦大學,日刊社借法租界貝勒路禮和裡的博文女校暫避風頭。1920年夏,李達以留日學生會理事的身份,在博文女校參加上司中國學生聯合總會的工作,在該校結識了在那裡擔任中華上海女界聯合會文秘工作的王會悟後相戀結婚。據李達回憶,1921年暑假後,楊明齋将霞飛路新漁陽裡6号(外國語學社及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所在地,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與别人對換至輔德裡六百二十五号一樓一底的房屋,但該處楊住得不長久。不久,我住到輔德裡六百二十五号裡去了。”這裡距離老漁陽裡2号僅600餘米,當時屬于公共租界。1921 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樹德裡76号召開,毛澤東等多數代表由李達夫人王會悟安排住進了附近的博文女校。

追溯初心-探尋上海老漁陽裡2号的故事

《覺醒年代》裡高君曼

01 堅持真理 堅守理想

1920年11月,《中國共産黨宣言》,指出“共産主義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産主義者的理想,創造一個新的社會”。1920年11月,由陳獨秀起草的《共産黨》月刊發刊詞明确提出三點:第一,用革命的階級鬥争手段打倒國内和國際資本階級;第二,跟着俄國共産黨一同實驗新的道路,其他什麼民主政治、代 議政治都是向老虎讨肉,是不可能的;第三,通過無産階級專政,建立勞動者的國家。正式認定接受列甯主義,走俄國布爾什維克的路。李達在老漁陽裡2号樓上編輯第一、二期《共産黨》月刊,後李達夫婦直接住進了樓上的亭子間,成為《共産黨》月刊的主要編輯。李達認為,要建立馬克思主義政黨,就要堅決批判各種錯誤思潮。

中國共産黨成立伊始,就選擇了馬克思主義。1920年夏,陳望道翻譯《共産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在上海問世,初版印了1000本,僅過6年便印刷至第17版。漁陽裡正是這一譯本的校閱處,陳獨秀與李漢俊承擔了校閱工作。

1921年8月,中共一大剛剛開過,就有早期共産黨人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馬克思的共産主義》,提出“馬克思主義全部理論,都是拿産業發達的國家底材料做根據的;是以,他有些話,不能适用于産業幼稚的國家……如果在中國實行馬克思主義,在表面上或者要有與馬克思所說的話沖突的地方;但這并不要緊,因為馬克思主義本身,并不是一個死闆闆的模 型。是以我們隻要遵守馬克思主義底根本原則就是了;至于枝葉政策,是不必拘泥的。”

追溯初心-探尋上海老漁陽裡2号的故事

《新青年》編輯部舊址 上海漁陽裡2号

02 踐行初心 擔當使命

在當時的情況下,擔當使命的首要任務是建黨。1921年7月1日,中共一大召開之前,《新青年》月刊第9卷第3号刊出了陳獨秀《政治改造與政黨改造》,提出“隻有以共産黨代替政黨,才有政治改造的希望”。李達也明确提出共産黨是無産階級的“柱石”“頭腦”,必須組織一個“精密的團體”作為指導人,來喚醒大多數無覺悟的勞工。

追溯初心-探尋上海老漁陽裡2号的故事

陳獨秀、李漢俊、俞秀松、施存統、陳公培等在漁陽裡商議發起建立共産黨

1920年6月,陳獨秀、李漢俊、俞秀松、施存統、陳公培等在漁陽裡商議發起共産黨。見于1921年下半年俄文原始檔案的《中國共産黨第一次代表大會》記載:“中國的共産主義組織是從去年年中成立的 。起初,在上海該組織一共隻有5個人。上司人是很有威望的《新青年》的主編陳同志。”8月,中國共産黨早期組織正 式成立,并以漁陽裡為發起組的辦公地。在黨的一大上,建黨先驅們根據馬克思關于改造世界的思想,否定了學院式的再研究十幾年馬克思主義主張,決定立即着手勞工運動。1922年5月5日,陳獨秀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大會上總結了馬克思實際研究與實際活動的兩大精神,号召青年“不能僅僅研究其學說,還須将其學說實際去活動,幹社會的革命”。

03 不怕犧牲 英勇鬥争

1919年6月,陳獨秀在北京被捕後,李達在《覺悟》副刊撰文《陳獨秀與新思想》,“我們對他應該表示兩種敬意。一敬他是一個拼命‘鼓吹新思想’的人。二敬他是一個很‘為了主義吃苦’的人。”

1920年秋,陳獨秀在給張申府的信中說:“不但革命事業非以生命來換不可,在這種邪惡的社會裡,要想處處事事拿出良心來說實話辦實事,也都非有以生命來換的精神不可。”

追溯初心-探尋上海老漁陽裡2号的故事

陳獨秀

04 對黨忠誠 不負人民

中共一大通過的黨綱明确要求,申請入黨者必須為“承認本黨黨綱和政策,并願成為忠實的黨員者”“關于黨員條件,規定凡承認本黨綱領和政策,并願成為忠實的黨員者,經黨員一人介紹,均可接受為黨員”。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過的第一部黨章,對黨員義務和黨的紀律有嚴格規定。黨章第二十二條、二十三條給黨員開出了明确的負面清單:“若不經中央同意 行委員會之特許,不得加入一切政治的黨派。前已隸屬一切政治的黨派者,加入本黨時,若不經特許,應正式宣告脫離”“不經中央執行委員會之特許,不得為任何資本階級的國家之政務官”。

中國共産黨是無産階級的政黨,始終站在人民的立場上。1922年7月,中共二大較早闡述了黨和人民群衆的關系。二大通過的《關于共産黨的組織章程決議案》首先将中國共産黨自我定位為一個“為無産階級之利益而奮鬥的政黨”“一個做革命運動的并且一個大的群衆黨”,指出“我們既然是為無産群衆奮鬥的政黨, 我們便要‘到群衆中去’要組成一個大的‘群衆黨’”,而要“成功一個能夠實行無産階級革命大的群衆黨……我們的活動必須是不離開群衆的。”

追溯初心-探尋上海老漁陽裡2号的故事

俞秀松

1923年1月,黨的建立者之一俞秀松在給父親的信中明确表示自己的志願“早已決定了”,就是“要救中國最大多數的勞苦群衆 ”。1936年11月,俞秀松在《辛亥革命的教訓》一文中強調:“凡是一個人民的革命,它必須是代表廣大群眾利益的,為廣大群眾謀利益”。

在這個和平年代,我們不應該忘記為了新中國建立和廣大人民利益而奮鬥的勇士們,向他們緻敬!

這盛世,如你們所願!

追溯初心-探尋上海老漁陽裡2号的故事

陳延年、陳喬年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