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擁有“安”姓氏的人,可能有“波斯”血統

上古時代,處于母系氏族時代的時候就已經形成姓氏,經過不斷演變慢慢逐漸地壯大,發展到了秦漢兩朝的時候,姓和氏開始合并,世代相傳下來的姓氏是中國幾千年文化的最高展現。

“炎黃子孫”基本就是華夏民族,但是據不完全的官方統計大陸的單姓6931個這個數字如此龐大,裡面有些姓氏并不是發源于本土,現在的他們成了華夏民族的子孫,畢竟在曆史上我們也是經曆了好幾次民族大融合,其中“安”這個姓氏,可能就是“波斯”人的後代。

擁有“安”姓氏的人,可能有“波斯”血統

“安”姓的發展來源

漢武帝時期派張骞出使西域各國,就這樣張骞成功地為大漢乃至後世趟出了一條“絲綢之路”,在這條絲綢之路上有一個小國家名叫“安息國”它位于張骞通往西域各國的路上,現在的位置在伊朗境内,這個“安息國”又叫“帕提亞帝國”公元前247由阿爾撒息開國建立,張骞的到來讓這個國家開始了貿易繁盛,因為大漢與當時強盛的羅馬帝國有貿易往來,這個安息國位于兩國中間從中獲得了大量的利益,與大漢、羅馬帝國、貴霜帝國并列亞歐四強成為貿易中心。

公元前148年的時候安息國開國皇帝駕崩來,本來皇帝把帝位傳給了自己的寶貝兒子,結果這個兒子不喜歡當皇帝喜歡當和尚,把皇位傳給了他的親叔叔,自己帶着幾百僧人穿越絲綢之路來到了大漢,在東都洛陽開始了自己的傳教生涯,随後覺得大漢非常好就定居下來,這個太子取名--安清。

擁有“安”姓氏的人,可能有“波斯”血統

又過了十幾年大漢派了2000名使者出使安息國,安息國随後也派了不少人士來到了中原,這一來二往,雙方開始熟絡起來,沒想到的是有些使者到了大漢跟安清一樣不想回國了,聯系上安清後自願随他出家,在漢代修行傳播佛教,來到這兒的人又追随了前任國王,于是大家紛紛表示入鄉随俗開始漢化,學着中原人的樣子改了姓取了名字,既然太子叫做安清,那大家就随着太子吧算是一脈相承就這樣這群從“波斯”來的人以“安”字為姓在大漢住了下來,慢慢地大家都接受了漢文化的先進。

本來隻是想在漢朝居住的人看到大漢經濟農業的發達,于是脫離了佛教宣傳開始轉向各行各業,娶妻生子繁衍後代,成了中華民族的一部分,這個姓氏就這樣傳播了下去,民族的大量融合和人口的不斷增加也使得大漢朝強盛無比,這部分“安”姓外族融合在曆史的洪流裡定居中原,他們信奉“安清”為“安”氏始祖,是“安”氏的正宗根源,因為今天的“安”姓并不是這一個支脈。

中國的曆史上也出現了不少“安”氏後人而且都非常有名,這一脈是“外來戶”,但是在大陸古代也有本土和其他少數民族的支脈融合而成的。

擁有“安”姓氏的人,可能有“波斯”血統

龐大的“安”姓文明

若說起中國本土的安姓第一個就是東漢末年的安期生,安期生人稱“千歲翁”他是琅琊人士,年少開始就接觸黃老思想和道家學說,成熟後自己創立了方仙道,在百姓裡傳播道化成仙,跟他在一起的道徒都把他視為是修仙問道的神仙,在民間是因為天上的神仙派他下來拯救大衆度化有德之人成仙,還鼓吹他可以煉丹、會長生之術可以羽化成仙乘着仙鶴在天空翺翔,大家都崇拜他給他封了“北極真人”的封号。

他的思想影響後代深遠,李白就是受了安期生黃老思想的影響整天求仙問道再拉上杜甫還有個高适,三個人一起入了坑。

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安家出了兩位有名的官吏,已經走向的官僚仕途,就是安光邺和安重榮,他們兩個一個擔任興軍節度使一個是成德軍節度使,他們兩人有情有意在職期間都是以“仁政”著稱,但是要說曆史上的名氣安重榮更大些,因為安重榮有個著名的主子“石敬瑭”,這個石敬瑭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兒皇帝”。

五代一脈走到後唐的時候石敬瑭是李存勖手下的大将,能征善戰李存勖就是将軍兵變當上的皇帝對于石敬瑭他是不放心的,隻可惜他命短撒手西歸了,皇位傳到李從珂的手裡時,石敬瑭已經起了反叛之心,果不其然石敬瑭起兵造反了,隻不過李從珂也不是好惹的雙方打得火熱的時候石敬瑭處于下風被圍困在了“太原”。

擁有“安”姓氏的人,可能有“波斯”血統

于是石敬瑭派人給小他11歲的遼國皇帝送了封信隻要耶律德光能來幫助他奪得帝位,第一割讓燕雲十六州給遼國,第二自稱兒皇帝拜他為父,他手下的大将安重榮聽聞堅決反對,但是這個石敬瑭不為所動,為了帝位向遼人屈膝,耶律德光收到信後,心想還有這麼好的事,于是派兵幫助石敬瑭,雙方夾擊後唐軍隊,李從珂抵擋不過在玄武樓上抱着妻兒老小放火自焚而死。

安重榮評價石敬瑭“诎中國以尊夷狄,此萬世之恥也”。這件事也遭到了石敬瑭的忌恨,在遼軍入駐燕雲十六州的時候奮起反抗,因寡不敵衆起兵被殺。

在那個民族融合的年代安重榮也一度被懷疑是鮮卑族的後代,因為南北朝時期随着鮮卑族漢化将自己的國姓拓跋改成元後,一些貴族王室為了響應政策也紛紛改了自己的姓氏,其中就有鮮卑族吐谷渾部中就有安遲氏。

擁有“安”姓氏的人,可能有“波斯”血統

那要是說安重榮名氣不夠的話,下面這個肯定都認識,就是唐朝時期發動了著名的“安史之亂”的主角--安祿山,安祿山是少數民族,他就是突厥人。

安祿山本來沒有姓名,他的母親本來是突厥族的一名巫師以給人家占蔔為生,小時候安祿山的父親早早過世,起名字都是别人随手給他一指以山為名,十三歲的時候跟着母親改嫁給了安延偃,改了姓叫姓安,才有了安祿山這個名字,但是他不喜歡他的養父總想逃跑,一次在逃跑的途中偷了農民的山羊,被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抓了張守珪看他白白胖胖的還勇猛無比就收他做了義子,這個安祿山為人機敏狡詐,他用錢打通了上下線的關系,一起為他在唐玄宗面前說好話,唐玄宗久聞此人便想召見他,安祿山進京述職不僅大獲唐玄宗的好感還成了唐玄宗寵妃楊玉環的養子,當時的楊玉環小了安祿山16歲,竟然成了他的養母。

有了唐玄宗和楊玉環的寵愛安祿山開始在朝中肆無忌憚,這就引起了丞相楊國忠的強烈不滿,兩人因權利結怨很深。

經過兩三年的籌劃安祿山在範陽起兵造反打出的旗号就是征讨逆賊楊國忠,是為清君側,僅用了三個月就攻陷了東都洛陽,唐玄宗帶着楊貴妃在數萬士兵的保護下倉皇出逃。

擁有“安”姓氏的人,可能有“波斯”血統

公元756年安祿山定都洛陽定國号為大燕,自稱為雄武皇帝,隻不過沒當皇帝多久,就被自己的兒子和侍從給殺了,安祿山身體非常肥胖,他身邊的侍從叫李豬兒。

這個李豬兒是他從突厥逃出來的時候就跟着他,他卻對着李豬兒下毒手拿了把刀把李豬兒給閹割了,就這樣痛得李豬兒鮮血直流,疼死過去了,安祿山拿火灰堵住傷口整整一天才蘇醒,那個時候李豬兒就開始恨他,晚年的安祿山更加肥胖,穿衣都需要李豬兒伺候,又因為得了瘡疖,起兵的時候已經全部失明了,安慶緒是他的第二個兒子聯合李豬兒殺了安祿山,安慶緒登基為帝。

安史之亂被平息後唐肅宗并沒有對安氏一族斬草除根,安氏一族還有後人的唯一存活下來繁衍後代,再後來的安氏姓氏就發展得更多了,到了明清兩代的時候多個少數民族都改成了安氏還有外國的人士融入民族後也改成了安姓。

明朝時期從菲律賓遷移過來的東王世子巴都噶·安都魯他們在中原生活了一段時間因為信奉伊斯蘭教就融入了大陸的回族少數民族就取了“安”這個姓氏,清朝中葉“達斡爾族阿爾丹氏”、“錫伯族”、“滿族裡面的安佳氏”都改成了“安”這個姓氏,漢化後的少數民族生活在中原開始安居樂業。

擁有“安”姓氏的人,可能有“波斯”血統

随着曆史車輪的不斷前進,“安”這個姓氏可能是波斯後代,也可能是蒙古後代,更可能是菲律賓後代,這都說明了中國是個多民族融合并且團結互助的國家。

從大漢到現在兩三千年的曆史,經曆了無數次民族融合才形成了56六個民族在一起的局面,每個姓氏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論來源于哪個支脈現在都是活色生香的中國人,我們經曆了文化的碰撞,思想的融合,早在幾千年前就變成了華夏民族的一員,經過漫長的曆史洗禮,如今的我們更是中華民族的同胞,相親相愛的一家人,華夏兒女永不改變。

擁有“安”姓氏的人,可能有“波斯”血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