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原來,宋太祖是這樣一步步“助力”弟弟繼承大統的!

全文共4341字 | 閱讀需9分鐘

曆史上難得一見的“兄終弟及”個例

自大禹傳位兒子啟以來,“父死子繼”的王位世襲制一直是王朝延續的根本制度,而北宋王朝政權的傳承,卻出現了曆史上難得一見的“兄終弟及”個例(且宋太祖的嫡子成年在世)。宋高宗趙光義能夠摘取帝位勝利果實,除卻野史中“斧聲燭影”的不甚可靠記述,其兄趙匡胤前期政策的制定可謂“助攻”良多!

原來,宋太祖是這樣一步步“助力”弟弟繼承大統的!

宋太祖(圖檔摘自網絡)

助攻一:“削藩”與“弱相”的基本方針

“削藩”政策自西漢景帝以來,一直是中央王朝的集權措施,對于政權鞏固有着極大的裨益。但曆朝“藩王”問題是一直尾大不掉的,尤其是在新朝初建時期。

北宋政權在建立後,藩鎮節度使的職位依舊是父死子承,朝廷的意旨往往也不能夠貫徹執行,本質上他們就等同于“土皇帝”。這種“土皇帝”的存在對于皇權就是威脅,這種威脅同樣也會制約朝中重臣趙光義的政途發展。簡而言之,節度使分割了地方人事權、财權、軍權,那麼朝中大臣們插手地方利益圈的機會就會少之又少。就在這種情況下,宋太祖着手的“削藩”計劃便應運而生。就産出效益而言,“削藩”政策一方面鞏固了新王朝的統治,另一方面也為其弟弟趙光義清除了政途上潛在的有力政敵,避免了北宋初期其他重臣做大做強。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即趙匡胤稱帝第二年,宋太祖就采納了趙普的“削藩”建議,在杯酒釋兵權後就開始向節度使“磨刀霍霍”了。

所謂的“削藩”,基本理念本就是以“削權”為中心,具體的措施則是收權于中央和分權制衡地方一把手,而這其中收權往往是重中之重。為此,趙匡胤在平定割據勢力和反叛節度使的同時,具體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收權,财權為要,軍權最重。财政上,各路設轉運使,将一路所屬州縣财賦,除留少量應付日常經費外,其餘的錢帛都要上繳中央,不得占留,這樣地方的财權就收歸中央了。軍事上,各州長官把藩鎮所轄軍隊中骁勇的人,都選送到京城補入禁軍。結果中央禁軍集中了全國精兵,而地方軍隊隻剩下一些弱兵,編成廂軍,這樣地方軍事力量就無法與中央抗衡了。

二是分權,人事為核心。朝廷任命州官,州官直接向皇帝負責,而不接受節度使管轄,分化了節度使的人事權。另外,各州設知州管理行政事務,再設通判為助手,兩者地位平等,以分知州之權,這是利用通判與知州之間的互相制約,使一州之權不緻為知州把持,制衡效果明顯。

地方權力削弱後,宋太祖就可以很放心地将開國功臣任命為節度使。在“杯酒釋兵權”之後,朝中重臣諸如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澤、趙彥徽等一個個被任命節度使,其實更多的隻是去享受富貴。而此時朝中重臣的力量也就大大削減,出現了權力真空,替補的大多是文官。許多重要的活兒,宋太祖交給誰呢?隻能交給趙普、弟弟趙光義及李處耘(乾德四年就去世)這些親信去處理了。

原來,宋太祖是這樣一步步“助力”弟弟繼承大統的!

杯酒釋兵權(摘自網絡)

除了削弱地方節度使大權,宋太祖在官僚制度改革方等面,則側重削弱宰相權力。軍政大權歸樞密院掌握,而财政大權由三司使掌握,民政則歸由宰相掌握,三權分立制衡。另外,宋太祖除了以三權分立的辦法削弱相權外,且設定參知政事、樞密副使和三司副使作為宰相、樞密使和三司使的副手,以削弱各部門長官的權力。而這也就預示着朝中大臣對趙光義權力的制約更會大打折扣了,畢竟趙光義在進攻太原之戰後權力本就是淩駕于宰相之上。

而分割相權是曆朝曆代幾乎都有的政策,分割效果也是呈遞進的,直至清朝達到巅峰。但是曆史上分割的相權,往往會因為皇帝精力有限而制造一個新的權力真空空間,明朝是宦官填補。北宋建立十年後,則是由後來位居宰相之上的趙光義來輔助填補了。當然,三權分立隻是帝王的馭臣權謀,但宋太祖終究還是忽視了一個人——他的弟弟趙光義。尤其是趙普罷相後,趙光義與朝中重臣的博弈中,他幾乎完勝。因為宋太祖駕馭了朝臣,卻無意間扶持了其弟弟的政治地位,而宋太祖的兩個兒子,還處于政途的曆練階段。這樣趙光義就更好地利用其政治地位收買人心,積累政治資源,進一步鞏固了其地位。

在地方權力和相權相繼削弱的大背景下,北宋能夠制衡趙光義的也僅僅隻有皇帝一人而已。乾德五年(967年),趙普被雷有鄰舉報罷相,參知政事薛居正、呂餘慶分奪了趙普的權力,趙普出京調任河陽三城節度使。這樣宋初大權獨攬的趙普被罷相之後,趙光義即加封晉王且位居宰相之上,權傾朝野。這也就意味着趙光義的政治對手節度使、宰相等在宋太祖的“助攻”下,一個個都躺平了,制衡的力量已經不能與宋初同日而語了。趙光義已經有足夠的政治資本向皇權挑戰了。

助攻二:“金匮之盟”與“開封府尹加持”

既然宋太祖在加強中央集權後,為何不積極立太子,培養接班人呢?宋太祖的這一停擺期無疑是個謎,有說是宋太祖鐘意于第四子趙德芳(我們熟知的戲劇中的八賢王),因為庶出而停擺,而不是二子趙德昭。

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宋史》記載的“金匮之盟。

原來,宋太祖是這樣一步步“助力”弟弟繼承大統的!

杜太後(摘自網絡)

史載杜太後十分鐘意兒子趙光義繼位,而不是兩個嫡孫子。某種程度的确是一種偏愛,但于當時也算是一種深思熟慮。畢竟杜太後病重之時,趙匡胤才34歲,趙匡義25歲,趙德昭才14歲。五代時期主少國疑的曆史教訓曆曆在目,特别是後周周世宗柴榮去世之時才38歲,兒子僅7歲。杜太後的憂慮不無道理。“金匮盟書”這樣記載道:

建隆二年,太後不豫,太祖侍樂餌不離左右。疾亟,召趙普入受遺命。太後因問太祖曰:“汝知是以得天下乎?”

太祖嗚噎不能對。太後固問之,太祖曰:“臣是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後之積慶也。”

太後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為汝有乎?汝百歲後當傳位于汝弟。四海至廣,萬幾至衆,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

太祖頓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後顧謂趙普曰:“爾同記吾言,不可違也。”命普于榻前為約誓書,普于紙尾書“臣普書”。藏之金匮,命謹密宮人掌之。”

簡單解釋一下上文就是,趙家王朝延續的重要性遠勝于你趙匡胤個人子孫繼承皇位,是以就讓你弟弟繼承吧。這也是事實,畢竟五代都是短命王朝,後周的滅亡與柴宗訓的幼小也是息息相關。如果沒有強有力的人物存在,的确很難鎮得住“場子”。而宋太祖的兒子們,年齡尚幼,勢力遠不及叔叔趙光義,更别說“鎮”場子了。

杜太後站隊趙光義,宋太祖也預設了,又有“金匮之盟”白紙黑字,“兄終及弟”獲得了強有力的支援。趙光義便擁有了繼承皇位的合法性。

宋太祖突然死亡,沒有留下遺诏。趙光義繼位五年後,再次起用趙普,趙普投桃報李,拿出了所謂的“金匮盟書”,為其背書。基于這段史書記載,宋太祖盟約上的預設,讓趙光義皇位繼承,有了更多的“師出有名”。

宋太祖加封趙光義為“開封府尹”,是又一次實實在在的“輿論助攻”。

趙匡胤即位之後,先封趙光義為殿前都虞候,領睦州防禦使,不久領泰甯軍節度使。征讨李重進之後,趙光義被封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開封府尹,再加兼中書令。進占太原之後,趙光義又被改封為東都留守,别賜門戟,封晉王,位列宰相之上,這時的權位就非同凡響了。

按《宋史·職官志》記載,“開封府尹”在五代并非是常置官職,一般由未來儲君加持。曆史上周世宗柴榮、宋真宗、宋欽宗都曾任職于該高位。趙光義獲封“開封府尹+晉王”的頭銜,意味着宋太祖是以接班人的身份在培養弟弟,并為其造勢。當然,我們不知道宋太祖真實意圖如何,但表面上的确給人這樣的暗示。讓宋朝百姓們自然聯想到趙光義“皇儲”的身份。

後來,趙光義又讓儲君趙恒(兒子)任開封府尹,這次應該是趙光義有意為之,更多是在彰顯自己皇位的合法性。

原來,宋太祖是這樣一步步“助力”弟弟繼承大統的!

開封府圖(摘自網絡)

助攻三:“遷都”政策路線的放棄

宋太祖能夠通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說明他是個絕頂聰明之人。其弟趙光義結黨營私等行為,趙匡胤也不可能沒有任何察覺的。但就杯酒釋兵權這事來看,趙匡胤也不是如劉邦、朱元璋一般的嗜殺之人。面對趙光義“威脅”皇權的事實,宋太祖想通過遷都來化解弟弟政治資本。

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是趙匡胤人生中的最後一年。這一年,他曾率領百官西巡老家洛陽,開始着手準備遷都事宜。其實趙匡胤決定遷都絕不僅僅是因為洛陽是他的老家,更多地考慮到開封終究處于平原地帶,易攻難守,消耗軍事投入。而宋朝是建立在戰亂頻仍的五代之後,五代中有四個朝代曾經定都開封,分别是:後梁、後晉、後漢、後周,而宋朝也定都于開封。

是以當趙匡胤在朝廷上提及了遷都洛陽事宜時,起居郎李符就上書一一列舉了遷都不便的八條理由:“京邑凋敝,一也;宮阙不備,二也;郊廟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内民困,五也;軍食不充,六也;壁壘未設,七也; 千乘萬騎盛暑扈行,八也。”

随後鐵騎右廂都指揮使李懷忠又上言:“東京有汴渠之漕,歲緻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鹹仰給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一旦遽欲遷徙,臣實未見其利。”

凡事都有利有弊,趙匡胤依然不為群臣所動。而晉王趙光義此時站出來,堅決反對遷都,趙匡胤卻說:“遷河南未已,久當遷長安。”

趙匡胤又補充道:“吾将西遷者,非它,欲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

趙光義理屈詞窮了,就直接用了一句話明确反對遷都:“在德不在險!”趙匡胤沒有及時回應,等晉王走後,他才對身邊的大臣說:“晉王之言固善,今姑從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原來,宋太祖是這樣一步步“助力”弟弟繼承大統的!

北宋疆域圖(摘自網絡)

其實趙匡胤遷都說出的理由很簡單,也很理智:杯酒釋兵權雖然杜絕了五代時期藩鎮割據情況的發生,但是為了拱衛京師,無險可守的開封便不得不透支财政養活大量軍隊,而據有山河之險的洛陽則可以省去這一大筆開支。

其實趙光義堅決反對的原因也很簡單:他已經在京城培養了自己的政治利益集團,而遷都則意味着權力圈的重新洗牌!

在“遷都”一事上,趙光義甚至是在赤裸裸地挑戰皇權。在偌大的帝國,能夠直接與皇帝“怼”言,要麼诤臣,要麼反叛者。“在德不在險”,此言一出,大抵有逆龍鱗之意。而宋太祖竟然沒有使出後招,難道說他已經無法把控北宋政治局勢了?

當然後面我們知道,宋太祖并沒有趁這次機會,如願遷都,而是向弟弟妥協了。因為遷都最大的阻礙便是權貴階級的利益尤其是趙光義的利益集團。如果遷都成功了,很大程度是能在短暫時期化解一部分趙光義的政治力量,重新配置設定利益格局。

宋太祖對弟兄的制約手段最終還是沒有及時踐行,兒子的培養也未趕上日程,弟弟趙光美的制衡力量也沒有提升,在遷都提議後的幾個月便駕崩了。不管怎麼說,“遷都”的初衷可能是維護大宋百年基業,但遷都的成功必然會帶來朝廷權力格局的重塑,也必然會阻礙趙光義“繼位”。而宋太祖沒有堅持該政策路線,于趙光義而言,則是一次幸運,亦是一次無形中的“助力”。

參考資料:

脫脫:《宋史》

李鵬:《細說大宋》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号立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