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宋嘉佑二年的龍虎榜到底出了多少牛人

作者:曆史影視小迷弟

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的科舉考試,一共有40萬人參加,共錄取進士388人,《宋史》有傳的有24人,官至宰相者有9人,位列唐宋八大家者有4人。對後世的影響,橫跨文學、思想、政治乃至軍事多個領域,是以被稱為“千年科考第一榜"。那麼這一屆的科舉考試中出了哪些牛人呢?本文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了解。

1、蘇轼

蘇轼是北宋曆史上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與父蘇洵、弟蘇轍三人并稱“三蘇”,也是這屆考生中我們後人最為熟悉的一個人。嘉佑二年的科舉考試,蘇轼與弟弟蘇轍一同參加,參加殿試中乙科,賜進士及第,從此步入仕途,這一年蘇轼20歲。

不過蘇轼的仕途生涯屬于比較坎坷的那種,他的一生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最遠的一次被貶到儋州,也就是現在的海南島上。雖然仕途不順,但是蘇轼為人還是比較樂觀的。

北宋嘉佑二年的龍虎榜到底出了多少牛人

蘇轼

在政治生涯之外,他還涉獵廣泛,詩詞書畫、醫療建築、烹饪水利無所不通。在徐州任職時修建了防洪長堤,在杭州任職時又修建了蘇堤;東坡肉更是以蘇轼的号來命名。書畫作品也有不少流傳于世。

北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蘇轼在常州去世,終年66歲,南宋孝宗時期,蘇轼被追谥為“文忠”。

2、蘇轍

蘇轍與蘇轼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比蘇轼小兩歲。他的一生也頗為傳奇,一生都在撈哥哥的路上,官越做越大,為了撈哥哥,他做到了宰相,堪稱是“扶哥魔”。蘇轼深陷烏台詩案時,蘇轍以自己的官位來為哥哥求情。

北宋嘉佑二年的龍虎榜到底出了多少牛人

蘇轍

嘉佑二年的科舉考試,蘇轍也高中,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留守推官,後來多年都在地方上遊曆,宋神宗繼位後,蘇轍入朝曆官右司谏、禦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等職,位列宰執。

宋哲宗繼位後,蘇轍也被貶了,因為哲宗不喜歡蘇轍這種比較謹慎的人,宋徽宗繼位後,宰相蔡京掌權,蘇轍再降為朝請大夫,遂以太中大夫緻仕。政和二年(1112年)去世,終年74歲。宋孝宗時追谥“文定”。

3、張載

張載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理學創始人之一,那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就是張載說的。

張載也在嘉祐二年(1057年)的科舉考試中考中進士,先後任祁州司法參軍、丹州雲岩縣令,後遷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書等。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同,在弟張戬上書批評王安石而被貶官之後,辭職歸鄉。随後建立了橫渠書院,邊授徒邊著書,漸漸創立了代表自己思想體系的“關學”學派。

北宋嘉佑二年的龍虎榜到底出了多少牛人

張載

張載認為生在世上,就要尊順天意,立天、立地、立人,做到誠意、正心、格物、緻知、明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努力達到聖賢境界。他的這種思想集中展現在上述所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那句話。

4、程颢

程颢是北宋理學家、教育家,理學的奠基者,“洛學”代表人物。嘉佑二年考中進士,步入仕途,做到監察禦史、監汝州酒稅、鎮甯軍節度判官等職。程颢在政治上也是反對王安石變法的。

北宋嘉佑二年的龍虎榜到底出了多少牛人

程颢

在學術上,程颢提出了“天者理也”和“隻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的命題,認為“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代表作有《識仁篇》《定性書》等。

5、曾鞏

曾鞏是北宋時期的史學家、政治家和散文家,幼年能文,語已驚人,未冠而名聞天下。早年曾跟随歐陽修學習古文。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及第,授太平州司法參軍。此後曾鞏在多個地方任職,輾轉越州、齊州、襄州、洪州、明州等地,頗有政績。

北宋嘉佑二年的龍虎榜到底出了多少牛人

曾鞏

此外曾鞏的散文也比較多,他的散文以議論文和記叙文見長,立論警策,說理曲折盡意,文辭和緩纡徐,自有一種從容不迫的氣象,與歐陽修的風格相似。《唐論》《戰國策目錄序》《範貫之奏議集序》《上蔡學士書》都是議論文章的代表之作。

6、曾布

曾布是曾鞏的弟弟,北宋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詞人,王安石變法的重要支援者。嘉佑二年的科舉考試中,曾布與哥哥曾鞏一同考中進士,步入仕途,在王安石和韓維的推薦下得以上書言政,得到了宋神宗的重用,在王安石變法的關鍵時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北宋嘉佑二年的龍虎榜到底出了多少牛人

曾布

宋哲宗親政後,得到重用,重新開展變法事業,拜樞密使,但又與同為新黨的章惇爆發沖突。宋徽宗趙佶繼位後,曾布擔任右仆射,與左仆射蔡京發生沖突,一再貶谪,最終死于潤州,終年72歲。

7、呂惠卿

呂惠卿是泉州人,也是在嘉佑二年考中進士,因和王安石政治理念相合而獲得他的器重,還得到了宋神宗的信任,在熙甯初年王安石執政時期,幫助他推動了青苗法、市易法等數項改革,是王安石變法中的二号人物。王安石第一次被罷相後,呂惠卿出任參知政事(副宰相),繼續推動變法,變法過程中,和以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展開了激烈的鬥争。

北宋嘉佑二年的龍虎榜到底出了多少牛人

呂惠卿

後來呂惠卿與王安石發生沖突,關系破裂,王安石回朝後,呂惠卿因連坐其弟罪責被貶出京,從此遠離政治中心。宋哲宗親政後,又得到任用,但再也無法進入政治中心。宋徽宗年間,于醴泉觀使任上緻仕。

8、章惇

章惇是北宋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最高官居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嘉祐二年(1057年),章惇進京,參加科舉考試,進士及第,其族侄章衡考中狀元,章惇恥于章衡之下,拒不受敕,扔掉诰敕回家。嘉祐四年(1059年),章惇再次參加科舉考試,進士及第,名列第一甲第五名,開封府試第一名。

北宋嘉佑二年的龍虎榜到底出了多少牛人

章惇

章惇也是王安石變法的重要參與者,宋哲宗即位,章惇任知樞密院事,時高太後用司馬光等反變法并欲廢免役法,他憤起争辯,遭貶知汝州。哲宗親政後繼續推行新法,章惇拜左相,居相位五年,以“紹述”為己任,恢複青苗、免役諸法,他力主對西夏作戰,築堡開邊,取得重大勝利。徽宗繼位後,章惇一貶再貶,于崇甯四年(1106年)死于睦州。

9、章衡

章衡是章惇的族侄,嘉佑二年科舉考試的狀元,步入仕途後曆任多個職位,包括湖州通判、鹽鐵判官、汝州知州、颍州知州等。他也在熙甯初年被召回京城,同判太常寺,并出使過遼國。在出使遼國期間,遼主曾欺他是文士,在酒宴上提出射箭助興。章衡連發破的,顯示了他文武兼備的才華。遼主是以對他特别優待。

北宋嘉佑二年的龍虎榜到底出了多少牛人

章衡

章衡性格直爽,不懼勢力,勇于進谏。他在吏部任職時,曾連續奏疏辯論,堅持要辯明事實,一直申訴到皇帝面前。此外他編纂的曆代帝系《編年通載》,被神宗贊譽為“可冠冕諸史”。

10、王韶

王韶是江州德安人,嘉祐二年(1057年)登進士第,之後相繼擔任新安主簿、建昌軍司理參軍等職。在考取制科失敗後,他轉而遊曆陝西一帶,深入采訪西北邊境的風土民情,這為他日後提出平戎政策奠定了基礎。

北宋嘉佑二年的龍虎榜到底出了多少牛人

王韶

宋神宗熙甯元年(1068年),王韶向神宗獻上《平戎策》三篇,詳細陳述了攻取西夏的政策。他提出“要想攻取西夏,應當先收複河、湟二州之地,這樣夏人就有腹背受敵之憂”。這一政策被宋神宗采納,王韶是以被任命為秦鳳路經略司機宜文字(相當于機要秘書),主持開拓熙河之事務。他率軍擊潰羌人、西夏的軍隊,成功收複熙、河、洮、岷、宕、亹五州,拓邊二千餘裡,對西夏形成包圍之勢。

王韶因其在熙河之役中的卓越表現,累進觀文殿學士、禮部侍郎等職,最後官至樞密副使。他因“奇計、奇捷、奇賞”而被戲稱為“三奇副使”。

小結:

除了上述這些人以外,嘉祐二年考中進士的還有鄭雍,官至尚書右丞;林希,官至同知樞密院(位同副相);張璪,官至參知政事;此外這次科舉考試的主考官是北宋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副考官是北宋宰相王矽,閱卷老師是有着宋詞開山祖師之稱的梅堯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