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博月曆丨北宋的~誰家葡萄被博物館收走了!

作者:奔流新聞
文博月曆丨北宋的~誰家葡萄被博物館收走了!
文博月曆丨北宋的~誰家葡萄被博物館收走了!

夏日已至

一口酸酸甜甜的葡萄

解渴又開胃

今天,一起來望“葡萄”止渴

🍇01

北宋的~誰家葡萄被博物館收走了!

喲,這兒有一串葡萄

再不吃可就爛了

文博月曆丨北宋的~誰家葡萄被博物館收走了!

葡萄果實上

覆寫着一層白白的霜

還有一些黃色的鏽蝕的斑塊

看了就知道準沒打農藥

文博月曆丨北宋的~誰家葡萄被博物館收走了!

葡萄果的顔色被鏽迹覆寫

難以分辨是紫紅色抑或是紫黑色

還夾雜一些尚未熟透的

半青半紅的顆粒

文博月曆丨北宋的~誰家葡萄被博物館收走了!

枝幹枯如柴火

看樣子早已缺水

不知摘下來多久了

文博月曆丨北宋的~誰家葡萄被博物館收走了!

要是在水果攤上看見這種賣相的葡萄

是會扭頭就走的

可如果說

這串葡萄不是自然的産物

而是北宋工匠手工制作的琉璃葡萄

曆經千年而不腐的它

現在正“躺在”博物館裡

您能信嗎?

帶着疑問往下看↓

🍇02

“薄皮大餡”的葡萄制作工藝

證明了大陸玻璃制造的高度

這串葡萄總長16厘米

共46顆果實

珠徑1.3~1.82厘米

文博月曆丨北宋的~誰家葡萄被博物館收走了!

果實外壁極其地薄,内部中空

是由無模吹制法吹制成型的

文博月曆丨北宋的~誰家葡萄被博物館收走了!

△無模吹制玻璃示意圖

也就是說,每一顆葡萄均為手工制作

沒有特定的模型

完全靠着北宋工匠

對自然果實的觀察

和精湛的玻璃吹制技藝

将形色各異的葡萄吹得“薄皮大餡”

再用金屬絲作為枝幹

加以組合搭配,綴連成串

達到如此逼真的效果

文博月曆丨北宋的~誰家葡萄被博物館收走了!

這串琉璃葡萄出土于

河北省定州市靜志寺塔基地宮

地宮中一共出土了玻璃制品30餘件

其中一部分是來自伊斯蘭的進口産物

一部分是國産玻璃物品

文博月曆丨北宋的~誰家葡萄被博物館收走了!

差別在于

進口玻璃含鈉、鈣的成分較多

國産玻璃含鉛、鋇的成分較多

經研究人員測定

這串琉璃葡萄含鉛量較高

是土生土長的“國産葡萄”

🍇03

葡萄引進靠張骞?

事情沒這麼簡單

西漢時,張骞通西域

到達了大宛(yuān)國

《史記》記載:“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漢正西,去漢可萬裡。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麥。有蒲陶酒。多善馬。”

此處的“蒲陶”就是後來的“葡萄”

許多人認為,大陸原本沒有葡萄

是張骞沿着絲綢之路

把這個“新物種”帶回來的

其實不然

自遠古時期以來

大陸就有本土葡萄品種存在

距今約9000至7500年的賈湖遺址

距今約5000年的良渚遺址等

都出土有中國原産的野生葡萄種子

大陸先民們早就吃過葡萄了

文博月曆丨北宋的~誰家葡萄被博物館收走了!

△吐魯番博物館收藏的2300年前的葡萄藤

隻是漢代時,絲綢之路成為通途大道

張骞出使西域後

将更為香甜的歐亞種葡萄引進

起初,價格昂貴

被統治階級、貴族獨享

随着大量種植

葡萄漸漸走入尋常百姓家

被人們所熟悉、喜愛

因其蔓延不絕的枝條和豐碩的果實

葡萄被賦予了

富貴綿延、多子多福等吉祥寓意

以葡萄為原型的裝飾紋樣

也融入到了古人工藝美術的創作中

廣泛出現于後世各類器物上

文博月曆丨北宋的~誰家葡萄被博物館收走了!
文博月曆丨北宋的~誰家葡萄被博物館收走了!

△瑞獸葡萄紋銅鏡 定州博物館藏

從葡萄到葡萄紋樣

是豐收的喜悅

是情感的轉化

更是詩意的升華

文博月曆丨北宋的~誰家葡萄被博物館收走了!

來源丨央視新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