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懂哥一樣,我對大衆淩渡最深刻印象,大概就停留在其剛上市之初,大肆旗鼓的宣傳“奢适寬體轎跑”的賣點。
“作為一台寬體轎跑,一家人出行全部坐在前排就OK了,這樣才能顯示出車子寬度啊。”

“一對情侶因為買了台大衆淩渡分手了,理由女孩覺得副駕駛和主駕距離太遠了,受不了異地戀。”
“大衆淩渡的後排座,因為車體過寬,是以完全能放的下8個座椅,别說一家人出行,就是三家人出行,也完全沒問題。”
以上這些内容,均為當年網友對淩渡的惡搞内容,大家當看個笑話即可。雖然站在廠家角度上看,這波“奢适寬體轎跑”的營銷是徹徹底底的翻車了,但這确實也讓淩渡這款車,在當年車圈上火了一把,而且銷量還挺不錯。隻不過随着時間推移,淩渡由于長時間(已經7年)沒有換代,加上比較尴尬的定位,在大衆車系裡的存在感日漸式微。
事出有因,為何突然要說起淩渡這款在大衆車系裡,相對比較冷門的車型,因為最近它換代了,而且争議還不少。
對了,新款淩渡改名了,命名上跟上了大潮流,字尾多了個「L」,正确叫法為淩渡L。
當然,這次争議點不再是被網友玩壞了的“奢适轎跑”上,而是其外觀,準确來說,應該是前臉。
如果懂哥沒記錯的話,最早将“套娃式”前臉設計廣泛用在自家新車上的品牌,就是大衆。不信,你将大衆自家所有轎車前臉的圖檔擺在一起,我敢保證,即便你是一個懂車的人,你也要費點勁兒才能辨識出哪款車是帕薩特,哪款是朗逸,哪款又是速騰......
正當所有人都以為,所有的大衆燃油車前臉都長一樣時,大衆官方似乎就開始較真起來,頗有種叛逆男孩「我偏不」的執着。看看這前臉設計,遮上車标,我還以為是哪款韓系車出新品了?仔細一品,這前臉不就是「毒液」嗎?不信你對比對比。
倒梯形樣式的進氣格栅,配合發光大衆車标,貫穿式燈帶及柳葉式燈組,就像一個物體時刻向你咧開嘴怪笑,是否好看還要看個人審美,但個性方面絕對拉滿。當然,如果是黑色外觀的話,進氣格栅與車身“相融”,視覺沖擊力會稍微弱一些。
相比極其個性張揚的前臉,淩渡L的車側和車尾設計會顯得正常許多,你可以将它看作是一台小号版的CC。
動感的溜背車頂,時尚的多段式腰線,低矮修長的車身設計元素悉數到齊。
上代車型所缺失的無框車門,新款也給補上了,拉風程度再次上漲一波。掐指一算,新款淩渡L應該是你能買到,最便宜帶無框車門的油車了吧。
當然,這代淩渡L受人矚目的不僅是無框車門,還有其掀背式尾門,這同樣是老款車主非常羨慕的地方。掀背式尾門概括起來的好處有兩個,第一個肯定就是拉風了,第二個就是載物能力更強。
缺點也有。采用掀背式尾門的車型隔音,相比傳統三廂轎車要差一些,而且對車身剛性也有着更大的考驗。
進入車内,新款淩渡L放棄了上代設計,采用了最新家族設計語言,但又有了進一步的改進。最顯而易見的,就是眼前的雙聯屏設計,但仔細看,它并非大多數車企采用的平面設計,而是帶有折角的,微微向主駕駛傾斜,也算是做出點心意吧。其他方面,整套内飾設計倒是沒有太多可說的,整體設計規規矩矩,線條直來直去。
高爾夫8同款電子換擋杆好評,懂哥一直以來都覺得,電子檔杆無論是整體造型還是操作的優雅程度上,都要遠勝于機械換擋杆,如今淩渡L都普及上了,是一件好事情。
在動力方面,首先很遺憾的告訴大家,海外最新1.5T發動機依然沒有,着實是讓人失望。新車依舊采用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1.4T+7DCT動力組合,最大功率150馬力,最大扭矩250牛米,我閉上眼睛都能說出來了。别的啥也不說,希望淩渡L趕緊上1.5T發動機吧,畢竟自家的中期改款速騰已經要确認搭載了,你這台全新車居然沒有跟進,怎麼說也說不過去吧?
寫到最後
讓懂哥簡單總結全新淩渡L,那就是六個字:「不按套路出牌」。無論是摒棄了套娃式前臉設計,進而采用非常個性張揚的外形,還是非常頭鐵地依舊采用1.4T發動機,都讓人有些摸不着頭腦。其他方面,懂哥倒是覺得還挺好的,沒有什麼可投訴。
最後問大家一個問題,價格相仿的情況下,你會選淩渡L,還是選擇思域或者型格?歡迎評論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