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1月19日電(記者謝櫻)趣味閱讀、體育鍛煉、手工實踐……這個寒假,孩子們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習知識、學會本領。
湖南省湘潭市湖湘學校二年級學生張梓夏,一放假就纏着爸爸要學做自己愛吃的雞蛋羹。“學校寒假科學實踐作業‘美食裡的科學’,讓我們學習一種美食的烹饪方法并了解其中的科學知識。”張梓夏說。

湖南省湘潭市湖湘學校二年級學生張梓夏正在烹饪雞蛋羹。(受訪者供圖)
每到飯點前的廚房忙碌之時,張梓夏就如旋風般鑽進去,學着打蛋攪蛋蒸蛋,頓頓吃雞蛋羹都不膩。“雞蛋液要加鹽,一定要加溫開水,過濾泡沫,蒸蛋時要加蓋……”張梓夏一邊做一邊碎碎念:“我自己第一次試做時,蛋液和水的比例就不對,吃了一個‘洪水泛濫’的雞蛋羹。”
随着實踐次數增多,出品品質也逐漸穩定,張梓夏又開始大膽創新,嘗試做了“牛奶雞蛋羹”,還學會了做西蘭花和肉醬面。“這樣的寒假作業挺好的,既鼓勵了孩子自己動手,又增強了勞動實踐,還能讓孩子領悟一餐一食的辛苦。”張梓夏媽媽說,成為“美食家”“生活家”是能夠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技能。
湖湘學校二年級學生劉安羽正在超市幫媽媽采購。(受訪者供圖)
要過年了,湖湘學校二年級學生劉安羽自告奮勇成為媽媽采買年貨的“小會計”。“今天在超市買了魚、辣椒、牛排,我負責把單價、總價計算出來,給媽媽一個‘過年花銷’賬單。”仔細核對物品、計算價格,劉安羽俨然一副“小管家”模樣,每一筆賬都算得清清楚楚。
不僅如此,劉安羽還學着媽媽做飯的樣子,用彩色的黏土做了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巧手捏成的全家福火鍋、紅燒魚、清蒸螃蟹,擺在一起,好看、好玩又有“年味”。
劉安羽用黏土制作的“年夜飯”。(受訪者供圖)
寒假裡的每一天,長沙市雅禮洋湖實驗中學初一學生闫茜宸都從晨跑、跳繩開始。上午,她給自己規劃了閱讀時間;下午則是實踐活動。
“我針對自己的特長和短闆,有針對性地規劃了五個能力‘增值’。”闫茜宸告訴記者,一是早睡早起、堅持運動的習慣增值;二是練習素描實作技能增值;三是參加公益活動的愛心增值;四是參加尋辛亥往事“紅色之旅”的見識增值;五是閱讀書籍的智慧增值。闫茜宸把每天的時間表排得滿滿當當:“以往寒假都在忙碌的補習中度過,但現在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寶貴的時間不能浪費。”
“寒假是學校學科日常教學的拓展延伸和有益補充。讓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多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在實踐中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學會生活,才是寒假的真谛。”長沙市實驗國小校長王雲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