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鳳志:裡爾克|痛苦不被認可,愛不是學習

作者:讀睡
鳳志:裡爾克|痛苦不被認可,愛不是學習
鳳志:裡爾克|痛苦不被認可,愛不是學習

Rene Maria Rilke,奧地利詩人。他出生于布拉格,出生于布拉格,是《生活與詩歌》(1894年)、《夢想》(1897年)、《耶稣降臨》(1898年)的早期代表,也是《祈禱》(1905年)、《新詩》(1907年)、《新詩》(1908年)和《杜伊諾哀悼》(1922年)等成熟代表。此外,裡爾克還有一本日記小說《麥芽之手》。1875年,裡爾克出生在一個鐵路職員家庭。高中畢業後,他在布拉格大學學習哲學、文學史和藝術史,後來在慕尼黑和柏林工作。在文學界嶄露頭角後,裡爾克繼續在國内外旅行。1915 年,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應征入伍,并在維也納戰争檔案館服役。他于1919年移居瑞士,直到去世。

溫|馮志

1926年秋天,我第一次知道了裡爾克的名字,并閱讀了他早期的作品《科内特》( Cornett)。這篇文章現在有兩個中文譯本,對當時的我來說是一個出乎意料的、離奇的收獲。絢麗的色彩,漣漪的基調,從頭到尾都籠罩着一種陰郁而神秘的情緒,像一場深山的雨,也像秋夜鐵馬的風聲:這是一部神輔助的作品,我想;

然後我沒有機會閱讀裡爾克的其餘作品,以為他的中國除夕夜隻不過是一個充滿北方氣味的新浪漫,神秘的詩人;

至于讀他的《祈禱書》(1905年),他的《新詩》(1907年),他的《布裡格散文》(1910年),他晚年的《杜伊諾的哀悼之歌》(1923年)和十四行詩,以及無休止地寫成和無休止的動人的書《簡》,這是最後五年。在《祈禱書》中充滿了北歐的宗教情操,它是無限的音樂,那是感情的永久洪流。在這無盡的音樂和永恒的感情洪流中,十八世紀末德國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們設定了歌德)上演了一場無助的悲劇。他們隻有年輕,沒有成年人,更不用說白發了。但裡爾克不是,盡管他在心中遭受了這種命運,但他還是克制了它。在諾瓦利斯之死(1歲)和野人(2歲)的年齡,也就是從青春到中年的旅程,裡爾克有了新的生産意志。他将音樂變成了一個雕刻的,流動的,晶瑩剔透的,從廣闊的海洋到擁擠的山脈。當他到達巴黎時,他從他崇拜的主人羅丹那裡學到了一件事:工作 - 作為工匠工作。

(1)諾瓦利斯(1772-1801),德國詩人和哲學家。

(2)德國浪漫主義詩人(荷爾德林,1770-1843)。

他開始觀察,他用純粹的愛看着宇宙中的一切。他看着玫瑰花瓣,罂粟花;豹子,犀牛,天鵝,紅鶴,黑貓;他看着囚犯、生病和成熟的女人、、瘋子、乞丐、老婦人、瞎子 ;他看着鏡子,美麗的鞋帶,女人的命運,童年。他以開放的心服侍他們,傾聽他們的聲音或沉默,并分享他們的人民所忽視的命運。他周圍的一切都像是剛剛從神的手裡造出來的。這時他深深感到,人類幾千年的曆史太浪費了,他問道:"我們發現了什麼?我們周圍的一切幾乎都像是沒有說過,大多甚至從未見過?難道我們不是第一個看到我們真正看到的每一個物體的人嗎?直到晚年,他一直寫過這樣的詩句:

痛苦不被承認,

愛還沒有被學會,

遠離死亡國的東西

沒有露出臉。

就這樣,裡爾克如此小心翼翼地去尋找許多物體的靈魂,去看到許多物體的姿勢;他想在自己的生活中抓住這些東西,從來沒有在文字中注意到,文字對他來說,要麼太雕,要麼從未雕刻過石頭和玉石。

羅丹如何用原石雕刻他生動的雕像,以及裡爾克如何從文本中演繹他的新詩中的詩歌。每當我開始這首新詩時,我都會想到巴黎的羅丹博物館。這一集的大部分内容是一首塗鴉者的詩,其中詩人再也無法描述自己,表達他個人的悲傷;

美麗與醜、善與惡、昂貴與廉價不再是他所得出的标準;他唯一的标準是真理和虛僞,生存和自由,嚴肅和鬧劇。在他的《布裡格姆和十二月》中,他提到了波特雷爾(1)的《死者》:"你還記得波特雷爾令人難以置信的詩《腐爛的死者》嗎?這是可能的,我現在知道了。......他的使命是看到在如此可怕的,表面上令人厭惡的東西中存在,以至于它存在于所有生物之中。沒有選擇,也沒有拒絕。......我常常驚訝于,我竟然願意為了這個對象而放棄我所期望的一切,即使它是邪惡的。"

(1)皮埃爾·波德萊爾(1821-1867),法國現代主義詩人,今波德萊爾。Une Charogne是他的傑作之一,Les Fleurs du Mal。

"選擇和拒絕"是很多詩人的态度,我們經常聽到人們說,這不是詩歌的素材,這不可能是詩歌,但裡爾克回答說,沒有什麼是不能變成詩歌的,隻要它是一個真實的存在;他在《随筆》中說:

我們必須觀察許多城市,我們必須看到人和事物,我們必須了解動物,我們必須感受鳥兒如何飛翔,我們必須知道小花如何在早晨開放。我們必須能夠回憶起:走出國門的路,意想不到的相遇,即将到來的離别;想想兒童的疾病...想想白天和海邊早晨的甯靜、沉悶的小屋,想想大海的一般,想想許多海洋,想想旅程的夜晚,在這些夜晚,星星在飛翔——但這還不夠,如果這一切都可以想象的話。我們必須回憶起許多愛情的夜晚,夜以夜,記住送出痛苦的哭聲,並輕輕地睡著,那位白色的母親。但我們也要陪着臨終者,坐在死者旁邊,在開着窗戶的小屋裡突然響起了聲音。......直到它們成為我們體内的血液,我們的眼睛和手勢,無名無姓和我們自己再也無法區分,然後才能實作,在非常罕見的時刻,在一個非常罕見的時刻,在一行詩的中心形成,脫穎而出。

這是裡爾克詩歌的忏悔,他就是這樣生活的。

我不能告訴你關于布裡格的文章的奇怪書中有什麼(我希望将來有另一個機會談論它)。在《新詩》的前兩集和《随筆》的結尾出版之後,十多年來,裡爾克陷入了停滞、枯燥、缺乏創作的狀态,忍受着他承受不起的殘酷的去人類世界大戰。

經過長時間的沉寂,突然受到啟發,1922年,在瑞士西南部,一座十三世紀的古老宮殿(古老的宮牆隻有玫瑰花),在戰争開始時停頓了很久,十長的"杜伊諾哀悼之歌",伴随着幾十首十四行詩的創作。這時,《新詩》在一座石雕和大海中,詩人就像海夜歌手,獨自一人看着萬物的變化,向生命無止境,發出了一首持之歌:贊美、贊美、贊美......

是以他完成了他的使命。

就他晚年的詩歌而言,他可以與古希臘的Binda(1)一起列出。但是,如果我們讀他最近出版的《簡》一書,我們會覺得他和我們比任何最親密的朋友都更親切。我們将跟随他去俄羅斯通路托爾斯泰,去巴黎與羅丹見面,在丹麥想念雅各布森(2)和基爾基戈爾(3),在羅馬看到米哈·安吉羅設計的噴泉,然後去埃及和西班牙......最後,在哀悼之歌和十四行詩之後,他在半夜給了遠方的朋友一首快樂的歌。

(1)Pindar(522年前-Front 446),古希臘作詞家。今天的翻譯。

(2)雅各布森(雅各布森,1847-1885),丹麥小說家和詩人。

(3)克爾凱郭爾(1813-1855),丹麥存在主義哲學家。基爾基戈爾或柯克戈雷。

裡爾克是一個罕見的博彩公司,他一生都在旅行,在孤獨中,與他的朋友談論最親密的話 - 不僅與他的朋友,而且與許多年輕人,年輕母親,失業勞工,作家,監獄革命者,他們喜歡寫信給他他們無處抱怨的痛苦,他真誠地回答。在過去的幾年裡,這些書中的每一本都是我最孤獨,最害羞的時間伴侶。

1936 年 11 月

鳳志:裡爾克|痛苦不被認可,愛不是學習

(這裡添加了小程式,請檢視今天的标題用戶端)

面對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線。詩社成立于2015年11月16日,以"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弘揚"詩精神"為宗旨,即追求詩詩的真善美、詩的藝術創新、詩歌的精神愉悅。現出版詩歌朋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春暖花》《讀睡詩選草長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