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再這樣逗我娃,我跟誰翻臉”來自寶媽過年前的警告!

沒有危險時,爸爸就是最大的危險。

一個大意,孩子就變成了植物人。

“誰再這樣逗我娃,我跟誰翻臉”來自寶媽過年前的警告!

而因【舉高高】受傷,新聞不止出現過一次!

“誰再這樣逗我娃,我跟誰翻臉”來自寶媽過年前的警告!

距離春節還有半個多月,孩子們也陸續放假了。

科大大要提醒各位家長:假期是兒童意外的高發時期,在歡樂的日子裡,也别對孩子的安全放松警惕。

我們盤點了 2021 年兒童意外傷害事件,希望能給每位家長提個醒,新一年别讓孩子掉進這些安全陷阱。

“誰再這樣逗我娃,我跟誰翻臉”來自寶媽過年前的警告!

★轉圈圈:家長拉起孩子的手,以家長為圓心将孩子轉來轉去

“誰再這樣逗我娃,我跟誰翻臉”來自寶媽過年前的警告!

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轉圈圈很容易把孩子轉的頭暈眼花。

我們将孩子放在地上時,寶寶很容易因站不穩而摔傷;轉圈過程中可能因離心運動,導緻孩子關節脫臼!

除轉圈圈,父母一直拉着娃蕩秋千同樣有脫臼的風險。

★騎高馬:讓娃騎在自己脖子上

“誰再這樣逗我娃,我跟誰翻臉”來自寶媽過年前的警告!

圖檔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很多人童年都有“騎大馬”或“坐飛機”的經曆,爸爸們尤其喜歡和孩子玩這個遊戲。

如果家長沒有抓緊孩子的手或孩子沒有抱緊大人身體,寶寶身體容易向後仰,極有可能發生脊椎損傷。

如果家長不小心被絆倒,又可能會讓孩子腦門着地.....

★拔蘿蔔:雙手拖住孩子脖子,将孩子拎起來

“誰再這樣逗我娃,我跟誰翻臉”來自寶媽過年前的警告!

不要指望這個動作“拔苗助長”。

長高是骨細胞增長分裂的結果,而拔蘿蔔隻是對肌肉和關節的機械推拉,身高并不會發生變化。

當寶寶的頭受到向上牽拉力時,頸椎可能被拉傷,甚至引發截癱。

除了這些危險的動作外,飲食上也不能有一定馬虎!

“誰再這樣逗我娃,我跟誰翻臉”來自寶媽過年前的警告!

★誘導喝酒

“誰再這樣逗我娃,我跟誰翻臉”來自寶媽過年前的警告!

喂酒這個話題科大大已經講了+10086遍了。

嬰兒的消化系統功能未完善,不能及時分解排除酒精,會導緻酒精損傷各個系統,尤其是神經系統,嚴重還會損害大腦細胞,影響大腦發育。

喂酒人員被法院判定“過失緻人死亡罪”!

“誰再這樣逗我娃,我跟誰翻臉”來自寶媽過年前的警告!

如果看到有人給寶寶喂酒,希望寶爸媽們一定要及時、嚴肅制止!

★張嘴投喂

“誰再這樣逗我娃,我跟誰翻臉”來自寶媽過年前的警告!

有些大人會讓孩子張開嘴,然後把花生、豆子之類的食物扔進去給ta吃。

不管是投喂,還是孩子接住食物的動作,都有可能導緻食物進入氣管,輕的能咳嗽排出,但如果很嚴重,甚至會讓孩子窒息死亡。

這對于成年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危險性,更不用說是還未成長的寶寶了。

★喂食調味品

“誰再這樣逗我娃,我跟誰翻臉”來自寶媽過年前的警告!

世界上不止有熊孩子,還有熊家長。

很多人似乎都喜歡看孩子出洋相,比如給寶寶喂食調味品,看娃露出奇怪的表情。

寶寶的身體發育尚未完全,過早地添加調味料隻會增加孩子負擔。

比如過早的鹽容易加重腎髒負擔,影響骨骼發育;提前接觸糖容易導緻寶寶偏愛甜食,養成挑食的壞習慣,還增加了患齲齒的風險;

除了無聊的行為外,很多人逗孩子說的話也讓科大大無法忍受!

“誰再這樣逗我娃,我跟誰翻臉”來自寶媽過年前的警告!

★“你媽不要你了”

“誰再這樣逗我娃,我跟誰翻臉”來自寶媽過年前的警告!

很多人覺得隻是因為寶寶可愛,逗逗孩子,或者通過威脅、恐吓試圖讓寶寶變乖!

但是,大多數孩子會當真,他們無法準确地分辨玩笑與否,會出現恐懼、厭煩、缺乏安全感等問題。

嚴重可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誰再這樣逗我娃,我跟誰翻臉”來自寶媽過年前的警告!

★“不聽話讓警察來抓你”

這種“吓唬式”語言一出,孩子立馬變乖,但家長往往忽略了很多後遺症。

拿警察、醫生等特定的社會職業來吓唬孩子,容易導緻孩子對這類職業形成錯誤的認知與觀念,誤以為這類人都是可怕的,進而導緻不良後果,嚴重的甚至影響到生命。

“誰再這樣逗我娃,我跟誰翻臉”來自寶媽過年前的警告!

我們應該告訴孩子:當有困難有危險的時候,警察叔叔就是最可靠的人!

寫在文末:

親子互動本來是溫馨有愛的一幅畫面,

但因為我們身邊那些安全意識、科學育兒意識有所欠缺,還在依靠經驗主義養娃的人,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甚至有些人還會沾沾自喜「我家一直這樣,從來沒出過事」、「小時候都這樣,看誰出事過」……

正是因為隻看得見「沒出事」的才導緻了幸存者偏差的認知,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沒出事隻是足夠幸運而已。

希望以上這些事故,能給大家以警醒:絕不能抱着僥幸心理,不論如何,孩子的安全、健康總是第一位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