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唯一與日軍肉搏戰犧牲的軍長,犧牲後遺體屹立不倒怒目圓睜

抗日戰争一直都是中國人無法忘卻的血淚史,多少革命将領死在了日本人的屠刀之下,最終在全國一心的努力下,經過8年的艱苦抗戰,這場侵略戰争的始作俑者日本終于投降。而在這場戰争中壯烈犧牲的英勇将領應該被世人銘記,不管他曾經的政治立場是什麼,他都是中國英雄。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英雄就是國民黨軍長王甲本。

他是唯一與日軍肉搏戰犧牲的軍長,犧牲後遺體屹立不倒怒目圓睜

王甲本出生于一個軍人世家,是以他從小就對參軍報國有很大的憧憬,長大之後考入了雲南陸軍講武堂,父親與朱德、範石生等人是同學,也是一名勇敢無畏的軍人戰士。

早年間王甲本曾在顧品珍的手下任職,因為作戰十分勇猛, 很快升為了連長,之後他投靠了自己父親的好友範石生的16軍,在47師裡面先後擔任營長和團長,參加了多次讨伐惡勢力軍閥的鬥争,在北伐戰争裡面立下了不俗的戰功。

他是唯一與日軍肉搏戰犧牲的軍長,犧牲後遺體屹立不倒怒目圓睜

随後他來到了陳誠旗下, 成為了陳誠看重的年輕将領之一,曾在南京陸軍學校學習過更多先進軍事理論,畢業之後擔任國民黨陸軍98師的副師長。

擔任副師長後不久抗日戰争爆發,王甲本帶着部隊參加了淞滬會戰,在上海前線與敵軍展開了糾纏厮殺,身為進階指揮官的他一直都在前線和将士們一起與敵軍浴血奮戰,這樣的不怕死精神在國民黨内部并不多見,很快讓他名揚全軍,成為一代英豪。這場戰役結束之後,王甲本正式被升為98師的師長。

他是唯一與日軍肉搏戰犧牲的軍長,犧牲後遺體屹立不倒怒目圓睜

長沙會戰開始之後,王甲本更是表現優異,重創日軍精銳部隊,打出了國人的風采,被晉升為79軍的軍長,那一年他才40歲,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刻。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精忠報國的英雄,卻最終死不瞑目。

1944年,日軍為了挽回之前慘敗局面,發動了豫湘桂戰役。當時王甲本奉命帶着79軍在湖南東安一帶阻擊日軍的進攻。

他是唯一與日軍肉搏戰犧牲的軍長,犧牲後遺體屹立不倒怒目圓睜

王甲本帶着軍部直屬機關駐紮在東安縣的一個村莊裡,把那裡當作了軍部的臨時指揮部。不知道日軍是否提前知道了消息,竟然派遣上千名喬裝的日本人混進村子發起攻擊。

那時王甲本正在軍部商量作戰計劃,大部隊駐紮在村子稍遠一些的地方, 軍部裡面隻有一個手槍排防守,面對敵人這樣的瘋狂襲擊,軍部的防衛明顯不夠,手槍排全部陣亡,王甲本也在子彈打光之後沖上去和敵軍肉搏。然而即使王甲本再勇猛,然而還是寡不敵衆,他的身上到處都是刀傷和槍傷,最終在與敵軍的肉搏戰中犧牲。

他是唯一與日軍肉搏戰犧牲的軍長,犧牲後遺體屹立不倒怒目圓睜

大部隊得到消息趕來的時候,隻看見王甲本渾身是傷的靠在附近亭柱邊,整個人站的筆直,眼睛怒目而視,明顯是不甘心就這樣死去,他還沒有見到将日本人趕出中國的那一天,這樣悲壯的場景讓許多士兵都落下淚來。

他是唯一與日軍肉搏戰犧牲的軍長,犧牲後遺體屹立不倒怒目圓睜

王甲本犧牲之後,蔣介石為了表彰他的功績,将他追封為陸軍上将。就連朱老總也親自派人送來挽聯,祭奠這位為國捐軀的英勇将士。

其實,類似王甲本這樣的勇士在那個時代還有很多很多,黃埔軍校共培育了近20萬基層軍官投入抗日戰場,生還者不過萬餘,犧牲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為我們建造了如今的幸福中國,這些人将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他是唯一與日軍肉搏戰犧牲的軍長,犧牲後遺體屹立不倒怒目圓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