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末期,逃到蘭裡島上的1000多名日軍,為何幾乎被鳄魚吃光?

二戰時,日本是法西斯軸心國之一,在亞洲戰場上,日軍以一種近乎蠻橫的姿态“橫沖直撞”,先後将多個東南亞國家侵占,犯下了累累罪行。後來,日本野心膨脹,緻使本想坐山觀虎鬥的美國提前動了手,進而掀起了太平洋戰争。就戰鬥力來說,美國無疑是同盟國的主心骨,而英國借此機會,也得以把一部分艦隊放在亞洲戰場上,協助美國共同圍剿日軍。

二戰末期,逃到蘭裡島上的1000多名日軍,為何幾乎被鳄魚吃光?

到了1945年初,二戰已經逐漸接近尾聲,盟軍在緬甸的反攻中取得了大勝,日軍的勢力範圍正慢慢縮小。不過,為了能借助空軍的力量對日本進行有效打擊,盟軍還缺少一個靠近戰略前線的機場,一衆軍方高層反複商議後,決定把地形平坦的蘭裡島作為首選。于是,一個代号為“鬥牛士行動”的作戰展開了,英國皇家海軍加上印度第26步兵師,浩浩蕩蕩地開往蘭裡島。

二戰末期,逃到蘭裡島上的1000多名日軍,為何幾乎被鳄魚吃光?

1945年2月19日,經過孟加拉灣海域的英國皇家海軍,恰好遇見了準備從海上傳回日本的侵緬日軍艦隊,雙方二話不說,當即便展開了激烈的炮戰。不過,由于英軍是有備而來,艦隊的整體編制與實力要高出日軍一大截,是以日軍的幾艘護航艦很快就被擊沉了。情急之下,載有1000多名日軍的兩艘運輸船果斷駛回蘭裡島,他們打算依仗地理優勢殺出一條血路。

二戰末期,逃到蘭裡島上的1000多名日軍,為何幾乎被鳄魚吃光?

值得一提的是,日軍早在1942年就占領了蘭裡島,對島上的地形與環境都有一定了解。此外,日軍還在島上修築了幾道防禦工事,并駐紮了小股部隊,隻要防守得當,英軍也束手無策。不出意料,在之後的進攻中,英軍遭遇了很大的麻煩,日軍的防禦堡壘大大拖慢了戰鬥節奏,即使到了晚上,雙方也沒有正式分出勝負。

二戰末期,逃到蘭裡島上的1000多名日軍,為何幾乎被鳄魚吃光?

然而,日軍卻突然放棄了堡壘,千餘名日軍趁夜色逃進了遍布沼澤的紅樹林,他們打算徒步走過16公裡,在島的另一側撤回本土。想明白之後,英軍一邊指揮艦隊進行海上封鎖,一邊對紅樹林進行炮擊和轟炸,使逃亡的日軍幾乎沒有喘息的餘地。意外的是,逃到紅樹林中的1000多名日軍,過了一個晚上,竟隻剩下20人左右,他們失魂落魄,仿佛遇到了什麼可怕的事。

二戰末期,逃到蘭裡島上的1000多名日軍,為何幾乎被鳄魚吃光?

據《近距離野生動物速寫》一書中記載,那天晚上(1945年2月19日),樹林中傳出了巨大爬行動物的咀嚼聲、人類的喊叫聲、以及步槍開火的聲音,聽起來就像是地獄的雜音。原來,紅樹林沼澤中有上萬隻體型龐大的鳄魚,它們被彌漫在空氣中血腥味所吸引,于是悄悄從水中爬上了岸,最後襲擊了日軍。

二戰末期,逃到蘭裡島上的1000多名日軍,為何幾乎被鳄魚吃光?

不過,關于“鳄魚食人事件”的真實性,其實還有幾點疑問。第一,真正逃跑的日軍隻有500人左右,其餘500人早在交火中戰死了;第二,蘭裡島的資源有限,根本無法養活上萬條鳄魚;第三,日軍已經占領了蘭裡島接近3年,豈能不知道鳄魚出沒?即便是逃跑,他們也不至于慌不擇路。是以說,鳄魚食人事件并不可靠,這個說法也許是假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