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太幹淨孩子易生病?

為什麼太幹淨孩子易生病?

楊果平《百科知識》

為什麼太幹淨孩子易生病?

如今,在家裡有了新生兒以後,很多媽媽每天必做的功課就是将孩子的餐具、玩具、衣服徹底洗刷消毒幹淨。有些家長還忙着追在孩子的後面,監督孩子有沒有吃手,有沒有把玩具放進嘴裡,有沒有爬到髒的地方……但是,這樣一個無菌或少菌的環境,真是孩子需要的嗎?

免疫系統是如何形成的

免疫系統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制,是抵抗病原體入侵最有效的武器。孩子的免疫系統在胎兒期就開始發育,6個月以内的寶寶因為有母源抗體,免疫能力較強。但由于其自身的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在出生6個月左右,孩子的免疫力便開始下降。一般來說,在3歲以前,孩子的免疫力最差,3歲以後,随着免疫系統的逐漸發育,其功能在與各種外界因素的互相影響作用下逐漸完善,孩子的免疫力漸漸增強,6歲以後,免疫力漸漸接近成人,并趨于完善。

為什麼太幹淨孩子易生病?

在此特别說明,母乳對于小兒免疫系統的發育和功能有着重大的影響,必須大力提倡母乳喂養。孩子的免疫系統更是在成長過程中一次次被“侵犯”後才逐漸完善的,是以鍛煉孩子對外界環境的适應能力,及時接種疫苗,對促進并提高免疫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為何要與細菌、病毒共存

周圍環境的細菌、病毒存在,對人體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為什麼要學會與細菌、病毒共存?

醫學上一直提倡“衛生假說”,即人是伴随細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長大的,病原微生物會讓人生病,但它同時也有助于人體自然防禦系統的健康發展,增強機體的抗病力。

研究發現,人體的免疫系統是在接觸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抗體和免疫記憶的。如果孩子一直處于過于潔淨的環境中,免疫系統會受到抑制。相反,如果孩子接觸了大量外界物質,其免疫系統就會及早地把這些外界物質當作“老熟人”,不加排斥,進而提高機體的适應能力。

當然,讓孩子在“髒環境”中生活,也并非沒有底線。周圍環境中大量存在細菌、病毒,對人體健康還是弊大于利的,我們應該做的是趨利避害,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與細菌、病毒适度共存。首先,不濫用抗生素,慎用消毒劑。比如,對于孩子的餐具、玩具、衣服等,不要頻繁使用消毒液。如果消毒用品沾滿家裡各個角落,不僅會打破腸道内的菌群平衡,消毒劑的殘留物也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

為什麼太幹淨孩子易生病?

過度清潔易導緻過敏和哮喘

人體有兩套免疫系統: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體液免疫系統是先天性的,與免疫性疾病有關。細胞免疫系統主要靠出生後接觸外界細菌後慢慢形成。假如孩子居住的環境一塵不染,孩子沒有接觸到本該在正常生長發育過程中接觸的細菌、灰塵、微生物等過敏源,免疫系統未能形成有效的刺激,以後再接觸這類物質就會發生過敏。

近年來,由于衛生條件的改善,人類居住環境過于清潔,兒童接觸病原微生物的機會明顯減少,導緻哮喘和過敏症發病率逐漸增高。新的研究證明,過敏性鼻炎、哮喘與人體免疫Th細胞亞群比例失調有關。人出生後,接觸細菌才能夠産生具備抗感染功能的Th1免疫系統,人體自身則具有調控變态反應的Th2系統。正常情況下,Th1與Th2系統之間處于一種平衡狀态,如果感染了細菌和病毒就會刺激機體免疫系統産生Th1反應;如果此類感染減少,會導緻機體Th1反應減弱,同時Th2反應相對增強,機體就容易發生過敏和變态反應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哮喘等。

為什麼太幹淨孩子易生病?

餐具、玩具、地闆不應過度消毒

研究發現,68%的疾病與室内污染有關。這些污染物既包括進入室内的大氣污染物,如沙塵、灰塵、臭氧等和建材裝飾材料如甲醛、苯等,也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如化妝品、殺蟲劑、消毒劑、清潔劑等。一些有幼兒的家庭,經常用消毒劑對餐具、玩具、地闆進行強化消毒,那樣不僅會污染家居環境,而且會在無形中損害孩子的免疫功能。

世界衛生組織曾警告,抗菌消毒用品會使微生物抗藥性問題更嚴重。美國醫學會也呼籲大衆避免使用含抗菌成分的清潔消毒用品,因為這些産品可能是抗藥性微生物的來源,其實,隻要使用一般的肥皂和水就可達到清潔的效果。

清潔與愈合能力

過度清潔會損傷孩子皮膚的愈合能力,為什麼呢?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皮膚上的某些普通細菌可以預防人體皮膚在受到傷害時出現感染。這些細菌可以抑制人體過于活躍的免疫反應,不至于使受傷後的傷口發生腫脹。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皮膚與細菌接觸并非完全是壞事,不同環境中的正常菌群都能增加免疫力,是以,過度清潔有可能損傷孩子皮膚的愈合能力。

為什麼太幹淨孩子易生病?

如何保護免疫力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孩子的免疫力?要使其少生病,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1.母乳喂養——人生的第一次免疫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質,能增加嬰兒機體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可防止嬰兒受病毒的侵入而生病。可以說,母乳是人生的第一次免疫,是以不要錯過給寶寶母乳喂養的機會。

2.免疫預防接種——積極主動應對

為寶寶預防接種是人類抵禦傳染性疾病而采取的積極措施,如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預防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症),接種B肝疫苗預防B肝等。父母們一定要按時按醫生訓示為寶寶接種疫苗。

為什麼太幹淨孩子易生病?

3.均衡飲食——提升防禦功能

孩子偏食、營養不均衡會造成抵抗力下降。肉、蛋、新鮮蔬菜水果品種盡可能多樣,少吃各種油炸、熏烤、過甜的食品。

4.多喝白開水——保持黏膜濕潤

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濕潤,成為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上幼稚園或外出時讓孩子背着水瓶,渴了随時喝。注意,要喝白開水,而不是各種含糖飲料。

5.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病從口入

雖然過分抗菌、幹淨無益健康,但仍要培養孩子基本的衛生習慣,以防止病從口入。比如,每次寶寶戶外玩耍回來,還是要注意給孩子洗洗手;要定期剪短指甲,不要讓泥巴、污物在裡面定居;在飯前和便後要把手洗幹淨。

為什麼太幹淨孩子易生病?

6.規律的生活習慣——讓生物鐘有節奏地轉動

父母要有足夠耐心對待孩子,幫他們找到自己的生活規律。成長中的孩子必須保持充足的睡眠;平時多帶寶寶到空氣清新的公園玩一玩,對身體大有益處。

7.不必過于幹淨——形成免疫記憶

免疫系統能夠對傳染病原形成免疫記憶,萬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将其消滅。如果你家太幹淨,孩子沒有機會通過感染産生抗體,抵抗力反而減弱,并可能導緻過敏和自體免疫失調。

8.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讓免疫系統得到鍛煉

當感染不是很嚴重時,盡量不要用抗生素,而是靠自身的抵抗力,使免疫系統得到鍛煉。這樣當下次再遇到同樣的“敵人”時,已經訓練過的免疫細胞便會産生出有針對性的免疫力,進而保護機體健康。

為什麼太幹淨孩子易生病?

9.良好家庭氛圍——激發免疫活力

良好的情緒可激發免疫系統的活力,進而起到充分地保護機體的作用。父母為孩子建立一個和睦的家庭氛圍,可以幫助孩子免疫力保持良好狀态。

10.回歸自然——盡情玩樂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地上滾、爬、亂摸是自然的成長階段,家長應該改變過度清潔保護和嬌養孩子的方式,讓他們回歸自然、親近自然,适當增加戶外活動,這樣有利于孩子們身心的健康成長。

總之,根據孩子各年齡段的生理心理發育情況和興趣愛好,适度呵護,滿足需求,加強鍛煉,不要讓其生活在真空中。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才能保證其身心健康成長,為成年後的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