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曾言:“踐元後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大唐年間,武則天獨攬大權,終成一代女皇,然其登上皇位後,卻招攬男寵,緻朝臣紛争不斷。
盡管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觀念中認為,女性便應依附于男性生存,可部分具有反叛精神及獨立意識的女性,卻能打破封建社會的諸多桎梏,為自己争取更加光明的未來。
提到女皇武則天,想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作為封建社會千年發展曆史中唯一一位女性皇帝,武則天的上位創造了曆史傳奇。關于武則天的人生,後人有着多種多樣的看法,而很多人之是以會對武則天有着負面看法,也是因她上位後曾尋找男寵。對于武則天而言,她在尋找男寵的過程中,第一條件便是長得帥,而第二個條件也很難有人達到。武則天挑選男寵的過程中,究竟有着何種特殊條件?為何這一條件常人難以達到呢?

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武則天的地位并不是很高,而她也隻是李世民後宮中的一位才人。作為後宮三千佳麗中一位不起眼的才人,武則天并未得到李世民的過多寵愛。可當時的武則天并未甘于接受平淡的後宮生活,反而
和李世民之子李治暗生情愫,開始一段不倫之戀。
古代社會中,這樣的行為明顯有悖倫理,可出于對武則天的愛慕,李治卻并不在意外界的看法。李世民去世後,李治登上皇位。當時,失寵的王皇後主動向李治提出,将武則天納入宮中,因李治早有此意,便應允了王皇後的這一決定。後期,
在王皇後被廢後,李治便将武則天推上皇後之位。
此後,
李治因身體抱恙,經常将奏折、公文等交由武則天處理,久而久之,武則天手中的權力越來越大
。最終,在李治離世後,武則天成為實際掌權人,後期,她将李顯廢黜,自己坐上皇帝之位。
對于已經成為皇帝的武則天來說,她希望能夠從各個方面改革國家政策,在這種情況下,她便決定建立屬于自己的“後宮”。可通過了解古代社會的風俗便會發現,人們對女性的道德要求相對較高,受此觀念影響,武則天自然無法像男性皇帝一般,光明正大地充盈後宮。
盡管如此,
武則天暗中仍會為自己招攬了一些男寵
,而通過相關史料記載可知,在武則天挑選男寵的過程中,有着以下兩個條件,在很多人了解過這兩個條件後,也認為第二個條件過于苛刻。
首先,能夠成為武則天男寵之人,普遍有着帥氣的長相
。從古至今,長相出衆之人,便會成為世人所關注的焦點,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遇到那些長相靓麗或長相帥氣之人時,想必人們必定會因其外貌欣喜不已。
對于武則天而言,作為一位“顔控”,她自然會對那些帥氣男子傾心不已,因其權傾天下,想要尋找長相出衆,且願意成為男寵的男人,自然不費吹灰之力。
第二個條件,便是男寵必須有着過人的學識及才華
,對于很多男子而言,這也條件也很難達到。
從這一條件中便能感受到,
武則天招攬男寵不僅僅是為自己享樂,也是希望男寵們能夠為她分擔朝政。
通過觀察武則天的許多男寵便會發現,他們都有着過人的政治才華或軍事能力,在得到武則天的庇護後,他們也能在朝堂任職,進一步鞏固武則天的勢力。
通過史料記載可知,
武則天身邊著名的男寵薛懷義、張易之、張昌宗等人,皆有着非常出衆的政治能力
,而在處理朝中事物的過程中,他們幾人也能夠為武則天提供有效幫助。
因武則天要求較高,能夠達到其要求的男寵并不多見,而在後人對這段曆史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也認為,武則天挑選男寵,并非隻為自己享樂。對于那些長相帥氣,卻才華平平之人而言,他們也無法憑借自己外貌上的優勢,獲得武則天的青睐。
結語
通過對武則天的“後宮男寵”進行了解便會發現,她挑選後宮成員的标準,和男性皇帝有着非常大的差別。在為自己挑選男寵的過程中,武則天甯缺毋濫,可見,武則天并非一位隻懂享樂,而不顧及國家發展的昏庸皇帝。
盡管在後世評價武則天的過程中,世人對她有着很多偏見,可實際上,武則天在位階段,也曾幫助大陸實作更高水準的發展。從這樣的情況中便能感受到,評價曆史人物時,我們也應抛下内心的偏見,避免對曆史人物産生錯誤認識,進而無法了解真實的曆史發展經過。
參考資料:《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