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抗日戰争,每一個中國人都無法忘記。那個年代的中國,千瘡百孔,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革命先輩們的犧牲和努力,終于換取了戰争的勝利,中國也迎來了新生。那時候有一位抗日名将,名叫鄭庭笈,因殺死了78名日軍軍官而成名。

在昆侖關戰役中,他曾帶領部隊和日軍展開了殊死搏鬥,面對精銳的日軍部隊,鄭庭笈沉着冷靜,思維缜密,在他的指揮下,部隊順利打敗了日軍,也就是在這場戰役中,鄭庭笈殺死了日軍78名軍官。此一戰不僅僅打擊了敵人的嚣張氣焰,更是鼓舞了當時所有抗戰一線的戰士。
此後,鄭庭笈的軍涯生活開始有了改變,蔣介石開始重用他,他被授予了中将軍銜。第二年,他被派遣到了印緬戰場上。在此期間,他積極作戰,擊潰了衆多日軍。為掩護部隊後撤,與他一同作戰的戴安瀾将軍不幸犧牲。為完成戴将軍遺願,鄭庭笈帶着戴将軍的遺體和剩餘部隊撤離了戰場。此後,鄭庭笈依舊投身于抗日戰鬥中,不斷取得了勝利。
抗日戰争結束後,因在戰争中軍功累累,是以很快進入了國民黨高層。可随着蔣介石單方面撕毀協定,内戰爆發。鄭庭笈接到指令,前往東北作戰,即使他非常不願意與昔日同胞兵戎相見,可軍令難違,隻能硬着頭皮上戰場。最後,在遼沈戰役中失敗被俘。
建國後,鄭庭笈被送進功德林進行改造學習,在獄中鄭将軍曾說,自己後悔當初沒和戴安瀾将軍一起犧牲在戰場上,說不定還成了烈士,不像現在這樣還連累了家人。三年後,鄭庭笈被特赦,中央給他頒發了抗日英雄的榮譽,他還成了一名政協委員,生活也逐漸好了起來,他所犯的錯誤都已經成為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