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落幕
1912年2月12日
,曾統治了中國長達276年之久的大清王朝,在這一天也走向了它的終結,至此再無大清。當時的
隆裕太後
代表
溥儀
正式在退位诏書上簽字:
“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閑,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欤?”
而大清國的落幕,也标志着大陸正式結束了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時代。

在清朝存在的這兩百多年間,從
清太祖努爾哈赤
開始,一直到
清宣統帝溥儀
退位,大清朝曾曆經了十二位帝王君主,但這其中身為末代皇帝的溥儀,或許是最命運多舛的一個了。生逢亂世之中,作為最後一位封建時代的帝王,溥儀親眼見證了封建制度的滅亡,成為了一位亡國君主。
清朝的滅亡,看似是一個結束,但卻也是另一個動蕩年代的開始,也是溥儀人生不幸和坎坷的開始。
1908年
繼承帝位時,溥儀還隻是一個年僅3歲的大聲哭鬧的孩子。而他不幸的一生,或許從他登上帝位的那一刻開始,便已注定了。
電影《末代皇帝》劇照
雖貴為皇帝,但溥儀一直都是一個沒有實權的
傀儡皇帝
。因時局的改變,緻使他屢次經曆廢帝的辛酸,到第三次被日本人扶持為
僞滿洲國
的皇帝時,最後卻又在在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
以後,再次下台。在逃亡途中,不幸被蘇軍捕獲,将其進行了監禁。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
1950年的8月
,溥儀才得以回到中國。
特赦出獄
但回歸故土的溥儀,其生活也沒有馬上歸于平靜,他被以犯人的身份關進監獄,直到
1959年12月4日,
才又因特赦令被釋放,特赦令通知書為:
1959年度赦字001号
。
在監獄待了将近10年的溥儀,原本對于有朝一日能被釋放并不抱以希望,是以當被釋放的消息傳來後,溥儀對其感到十分驚訝,據他在自己的
《我的前半生》
一書中所描述的:
“不等聽完,我已痛哭失聲。祖國,我的祖國阿,你把我造就成了人!”
那時候的溥儀,其實早已放下了曾經作為末代帝王的包袱,被釋放後的他已經被改造成了一位合格的中國公民,融入到尋常百姓家的生活中去。
出獄後的溥儀曾受到了周總理的親自接見,并還關切的問到溥儀對自己的将來有什麼安排和規劃,或者想做什麼工作?對于工作,溥儀當時向周總理提到了兩個職位,且這兩個職位都是如今的熱門職位,但無奈都被否決了,那具體是哪兩個職位呢?
溥儀提出的第一個是
醫生
。溥儀自幼多病,身體羸弱,但或許也是因
“久病成醫”
,他也曾看過不少醫書,加上曾經在監獄的時候,還給别的獄友看過病。是以當周總理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本沒有一技之長的溥儀,首先想到的便是醫生這個職業。
但是“久病不能成醫”,醫生看病救人,救死扶傷,事關人命,向來都是非常嚴謹的一件事。作為醫生,不僅要精通醫理,還得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溥儀自是難以滿足當醫生的條件的,是以總理拒絕他的這個提議也并不奇怪。
于是溥儀又接着提出了他的第二個理想工作,那便是去
故宮當導遊
。畢竟故宮曾是他生活了多年的家,再回故宮,或許也是對曾經過往的一種懷念和追憶。另外,也沒有其他人能比溥儀更懂故宮,畢竟他對故宮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每一個角落,每一個文物都非常熟悉,他能為遊客進行全面的講解。而他身份的特殊性,或許也能成為故宮的一道亮點,為故宮招攬更多的遊客。
但也正因為他身份的特殊,是以對于他的這個提議,總理也沒有同意。因為他末代皇帝的身份,如果讓他在故宮導遊,與群衆密切接觸,他的安全難以得到很好的保護,難保不會有意外的發生。
在經過諸多考慮之後,周總理最後還是決定将溥儀安排在植物園工作。畢竟植物園環境清幽,人流活動相對較少,溥儀在那裡既可以安靜的休養生息,也不用擔心會被外界所打擾。溥儀在聽聞後,也覺得這個工作合理,于是便答應了下來。
在植物園工作的溥儀
于是在
1960年2月16日
,溥儀憑借着介紹信正式到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園報到
,他在植物園先後曾負責過澆水,打掃衛生等基礎工作,後又被配置設定到植物溫室,每天搬弄花草,觀察和記錄這些植物。
晚年生活
在那之後的溥儀終于得以過上普通人的平靜安甯的生活,甚至還在1962年4月30日,與護士
李淑賢
結婚,組建了自己新的家庭。但命運或許對溥儀太過苛刻,幸福對于溥儀而言總是轉瞬即逝的,在他的新生活持續了僅僅幾年後,溥儀便因尿毒症,于
1967年10月17日淩晨逝世
,
享年61歲
溥儀與第五任妻子李淑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