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日名将到北京工作,妻子嫌北京冷鬧離婚,多年後請求複婚被拒絕

1903年,鄭洞國出生在湖南石門的一個普通農民之家。父母以種田為生,共有五個子女,其中鄭洞國最小。家裡有良田30畝,租屋十幾間,日子過得倒也不是那麼緊張。是以,鄭洞國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1924年,鄭洞國冒名頂替别人考入黃埔軍校,後來頂替事件被查出,但校方并沒有追究。畢業後,他從警衛做起,後來随軍東征,一年後便升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三師第八團第一營營長。

抗日名将到北京工作,妻子嫌北京冷鬧離婚,多年後請求複婚被拒絕

鄭洞國

鄭洞國作為最早參加抗日戰争的國民黨将領之一,1933年便率軍參加長城古北口戰役。在抗日戰争的戰場上,他參加了保定保衛戰、台兒莊大戰、武漢會戰、昆侖關大戰、鄂西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等著名的戰役。在戰場上,鄭洞國指揮能力卓越,率第二師英勇作戰,決策大膽果斷,深受戰區司令陳誠的喜愛。

在進入黃埔軍校之前,鄭洞國是一個國小老師。他一共有三段婚姻,第一段婚姻屬于包辦婚姻,妻子譚臘娥比自己大八歲。雖然是包辦婚姻,但婚後兩人十分恩愛。即便是投筆從戎後,受到當時進步思想的影響,許多人都逐漸擺脫包辦婚姻,開始了自由戀愛。但是鄭洞國一直跟譚臘娥恩愛有加。這一點,對于一個國民黨将領來說是十分可貴的。

1930年,剛當上團長的鄭洞國正在戰場上打仗,突然聽到了妻子病逝的消息。鄭洞國由于悲傷過度,直接昏了過去。妻子去世後,鄭洞國十分懷念,他三年沒有再娶。

抗日名将到北京工作,妻子嫌北京冷鬧離婚,多年後請求複婚被拒絕

年輕的陳碧蓮

一次,鄭洞國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恰好遇到了一個來送飯的女孩。她叫陳碧蓮,長得非常漂亮,二人一見鐘情。當時,陳碧蓮隻有十七歲,比鄭洞國小十幾歲,但是兩個人很快就結婚了,陳碧蓮是國民黨将領的夫人中最漂亮的。

抗日戰争爆發後,鄭洞國全力抗戰,陳碧蓮就在家裡安心帶孩子,照顧老人,成了鄭洞國的賢内助。丈夫在戰場殺敵,陳碧蓮在家裡整日提心吊膽,擔心丈夫的安危,兩個人也經常寫信互訴衷腸。

解放戰争時期,鄭洞國被任命為東北“剿總副司令”。遼沈戰役中,鄭洞國被解放軍挫敗。不久之後,陳碧蓮便收到丈夫戰死沙場的消息。但是,事實上這是一則假消息。鄭洞國并沒有死,他原本确實想自殺,但是被部下救下來了。後來他想通了,認清了形勢,最終率部投降。

抗日名将到北京工作,妻子嫌北京冷鬧離婚,多年後請求複婚被拒絕

鄭洞國與陳碧蓮

1948年底,陳碧蓮到哈爾濱見到了丈夫。兩個人頓時熱淚盈眶,哭成一團。回上海後,他們團聚了兩個月,這種長時間的團聚是很難得的。新中國成立後,周總理安排鄭洞國去北京任職。但是,陳碧蓮卻拒絕跟他去北京。鄭洞國問她原因,她說太冷了,不習慣。後來才知道,原來這是陳碧蓮想離開自己的一個信号。

鄭洞國雖然不想跟妻子分開,但是他還是心系國家建設。于是,他一個人去了北京,留下妻子繼續一個人在上海生活。可是,一年之後,鄭洞國收到了妻子從上海寄來的離婚協定書。鄭洞國十分生氣,但是見妻子陳碧蓮如此堅決,鄭洞國隻好在離婚協定書上簽了字。

抗日名将到北京工作,妻子嫌北京冷鬧離婚,多年後請求複婚被拒絕

陳碧蓮

陳碧蓮跟鄭洞國離婚後,馬上跟上海的一個商人結了婚。但是婚後日子過得并不如意,她丈夫的企業被收歸國有後,丈夫因為資本家的身份入獄。丈夫出獄後,兩人隻能回鄉下居住,不久之後,陳碧蓮的丈夫便郁郁而終。

鄭洞國後來又娶了一個叫顧賢娟的女人,她比鄭洞國小17歲。顧賢娟一直體弱多病,在1972年便病逝了。陳碧蓮得知鄭洞國的夫人去世後,從上海趕到北京。此時,他們已經二十多年沒見了,二人抱頭痛哭。

抗日名将到北京工作,妻子嫌北京冷鬧離婚,多年後請求複婚被拒絕

陳碧蓮這次不再嫌北京冷了,她提出要跟鄭洞國複婚。鄭洞國和陳碧蓮的子女們也都紛紛同意兩位老人破鏡重圓,但是鄭洞國卻拒絕了。二十年前,在自己意氣風發之時,陳碧蓮離他而去,令他十分傷心,他無法原諒她當年的離開,最終選擇一個人生活。

1991年,鄭洞國在北京病逝,享年88歲。陳碧蓮再次從上海趕到北京,看曾經的夫妻最後一眼。在遺體告别儀式上,陳碧蓮哭成了淚人。不知她是否還記得多年前拒絕丈夫時的那句話:“北京太冷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