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羅馬禁衛軍能殺羅馬皇帝,漢朝禁衛軍不能殺漢朝皇帝?

沒有制衡,尾大不掉都是輕的,往往還會反仆為主,更何況羅馬還有很多先天的不足。

第一、羅馬皇帝不是皇帝!

1、其實這裡的羅馬皇帝應該加引号的,您知道其正式稱号是什麼嗎?

羅馬皇帝也叫皇帝?他們連國王都不算,早期的正式稱号是執政官後來是保民官再後來就是第一公民。這個第一公民一詞,後來曆經沿革成為了英語王子。看來羅馬所謂的皇帝不過就是後來的王子哦。

為什麼羅馬禁衛軍能殺羅馬皇帝,漢朝禁衛軍不能殺漢朝皇帝?

您也許不知道的是,凱撒不是皇帝之意,而是尊者,這就像我們古人所說的明公、上位一樣。凱撒的養子屋大維亞努斯,繼承大統後,他的稱号有二——保民官和大統領(這個詞是我的翻譯,與日韓所謂的大統領不可同日而語哦)。保民官具有最終決策權,是執政官的更新版。

凱撒大帝的正式官職就是執政官,更何況屋大維亞努斯還有大統領的加持呢。他将自己正式的官職稱為第一公民,并延續下來。禁衛軍就是他設立的,屋大維亞努斯就是我們常說的奧古斯都屋大維!

為什麼羅馬禁衛軍能殺羅馬皇帝,漢朝禁衛軍不能殺漢朝皇帝?

2、羅馬帝國基本就是傳賢(qian)不傳子(qin)。

羅馬皇權繼承其特點就是早期是禅讓制,中後期是軍閥制。這禅讓制和我們三皇五帝禅讓差不多,傳給親戚不傳兒子。為什麼執政官、保民官不傳給兒子而傳給養子呢?主要是他們都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既然沒有兒子,又不想傳位給女兒,也就隻有從養子裡選賢了。

凱撒傳給養子(甥孫)屋大維,屋大維傳給養子提比略,提比略好不容易有個兒子,卻也是中年喪子。他認養了具有奧古斯都血統的日耳曼尼庫斯,可這聰明能幹的日耳曼尼庫斯老弟,沒這命,他英年早逝了。

為什麼羅馬禁衛軍能殺羅馬皇帝,漢朝禁衛軍不能殺漢朝皇帝?

無比悲痛的提比略就讓他所認為的“諸葛亮”——蓋烏斯與小孫子小提比略共治天下。

可誰知道,大行皇帝提比略屍骨未寒,這蓋烏斯就做了羅馬的趙匡胤,跟元老院一聯手小提比略就被掃進了曆史的垃圾堆,蓋烏斯為此被人稱為“卡利古拉”。卡利古拉就是小靴子的意思,這小靴子踢人(duowei)有一套,治國完全外行。

他先是給群眾提供很高的福利,導緻在稅收,入不敷出時,又提高了稅收,加上自己又貪圖享受,打仗無能,脾氣很差,最終被自己的禁衛軍所殺。

為什麼羅馬禁衛軍能殺羅馬皇帝,漢朝禁衛軍不能殺漢朝皇帝?

此後被禁衛軍所殺的皇帝還有弗拉維王朝的圖密善,塞維魯王朝的皇帝艾爾巴賈魯斯、普皮努斯、巴爾比努斯等皇帝。

之後的羅馬皇帝上台,基本都是五代改朝換代的樣子。誰硬誰毒誰又有錢誰就是王。不過,要想成為皇帝,除了有軍功外,更重要的就是要讨好禁衛軍階層。

這禁衛軍階層在皇帝的“嬌生慣養”下慢慢成為了廢立皇帝的權臣,或者可以叫他是魏博軍。都說南韓的總統難當,羅馬帝國的皇帝比南韓的總統難當得太多了,幾乎每一個羅馬皇帝都是非正常死亡,不是自殺就是他殺!其中不少皇帝之死和禁衛軍有着間接甚至直接的關系。

為什麼羅馬禁衛軍能殺羅馬皇帝,漢朝禁衛軍不能殺漢朝皇帝?

第三、羅馬的禁衛軍其實就是大唐的神策軍!

屋大維設立禁衛軍,很有點像朱元璋設立錦衣衛一樣,不同的是屋大維的禁衛軍實力比錦衣衛大得很。禁衛軍不僅能像錦衣衛執行特殊任務,還擁有負責宮廷安全以及平叛作亂的權力。

屋大維雄才偉略,允文允武還很會玩平衡,對禁衛軍很好地控制,但他的後繼者有的不僅沒有雄才偉略還把自己的“保镖”變成了自己的“主人”。

為什麼羅馬禁衛軍能殺羅馬皇帝,漢朝禁衛軍不能殺漢朝皇帝?

正如晉國亡于六卿不能怪晉文公一樣,羅馬皇帝成為傀儡乃至案闆的魚肉也不能怪屋大維,要怪就怪屋大維的養子提比略。

屋大維設立禁衛軍,使他們分兵九處設立九名将軍,既能勤王,又能維護治安。可提比略合九為一,将分布在羅馬城各地的九部禁衛軍組成一個總部,其大營就在王宮附近。這可是典型的損招,這簡直就是何進邀請董卓入宮。

當然,合九為一不是提比略的主意而是“董卓”——謝亞努斯。謝亞努斯對于提比略的知遇之恩回以取而代之,好在提比略也不是漢獻帝,當機立斷搞掉了謝亞努斯。

為什麼羅馬禁衛軍能殺羅馬皇帝,漢朝禁衛軍不能殺漢朝皇帝?

他不知道謝亞努斯是他引狼入室的制度導緻,而隻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地殺掉了謝亞努斯。

提比略的繼任者還讓他們參與對外戰争,這又讓他們的戰鬥力得以提升,同時兵力也得到了增加。

提比略還幹了一件蠢事,那就是“皇帝賞金”。禁衛軍作為皇宮的守護者,皇帝為了讓他們積極賣命,不僅給他們高薪高待遇還給了他們特有的皇帝賞金。

從此,這群禁衛軍眼中就隻有錢,隻要誰給賞金給得多就讓誰當皇帝,甚至就發展到了“雇兇弑君”進而取而代之的地步。比如狄圖斯·尤利安努斯向禁衛軍“購買”皇位,重賞之下皆為勇夫,剛繼位的佩蒂納克斯就這樣被自己的禁衛軍幹掉了。

為什麼羅馬禁衛軍能殺羅馬皇帝,漢朝禁衛軍不能殺漢朝皇帝?

羅馬帝國有這種頭疼的事兒,大唐又何嘗不是。

在大陸大唐時期,不要說像羅馬禁衛軍的神策軍,玩唐朝皇帝于股掌,就是唐朝的太監也都能逼死皇帝殺死皇帝。唐朝的太監之是以這麼厲害,是因為他們掌握了拱衛京師的神策軍。神策軍最初用于保衛皇帝,震懾地方軍頭,沒想到卻成為大唐皇帝的老大。

漢朝皇帝為什麼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呢?

漢朝皇帝是典型的家天下,皇帝幾乎不存在不善終的問題,文臣武将忠誠度很高。

漢朝的皇帝才是真正的皇帝,不像羅馬皇帝有禁衛軍、元老院、地方軍頭的掣肘。漢朝皇帝上有王侯拱衛,下有地方軍頭支援,也沒什麼元老院,直到東漢末年地方軍頭勢力才崛起。而漢朝的禁衛軍,當時被稱為羽林軍,也就是小說及影視所說的禦林軍。

這些軍隊雖然勢力很強,但人數很少加在一起不到1800人,而且他們還分為左右兩騎。這些羽林軍還接受南軍上司,南軍所轄範圍為長安城南部及未央宮。僅僅未央宮駐守的兵力除了羽林軍外還有期門、宿衛、儀仗隊等兵力,他們的人數幾乎是羽林軍的兩倍。

為什麼羅馬禁衛軍能殺羅馬皇帝,漢朝禁衛軍不能殺漢朝皇帝?

羽林軍的長官權力不大,上受南軍、北軍制衡,下受期門、宿衛、儀仗隊制衡,他們不可能鬧出什麼大風浪。就是漢武帝設立的八校尉,他們實力雄厚也掀不起什麼浪。八校尉一能分權,二有南北軍制衡,還有他們和羽林軍一樣選自大族、貴族子弟。如此以來,他們的忠誠度高,那些大族、貴族在朝為官幾乎相當于人質。

關鍵是漢朝皇帝權力很大,尤其是漢武帝設立的内朝,大權獨攬,對于敢于犯上者基本都是滅族,是以不管是羽林軍還是八校尉都不敢有不臣之心,更何況他們的待遇也很不錯哦。

不過,即使如此,在漢武帝時期還是出現了羽林軍軍頭作死的事件。該事件就是巫蠱之禍後,支援漢武帝的馬通擔心漢武帝為報太子之仇而秋後算賬才做出了先下手為強的毒招。他以侍郎(非後來的侍郎,就是皇帝身邊的親兵官)身份和他的弟弟馬安成裡應外合差點讓千古一帝的漢武帝英年早逝。馬通、馬安成的作死行為,使他們付出了滅族的代價。

羅馬禁衛軍死而不僵

公元4世紀初,貪财好色,大權在握的羅馬禁衛軍被君士坦丁大帝掃進了垃圾堆。然而,這些禁衛軍在第三羅馬的沙俄,依然時不時地冒頭,隻要有機會就會積極參與廢立皇帝。

為什麼羅馬禁衛軍能殺羅馬皇帝,漢朝禁衛軍不能殺漢朝皇帝?

當然,他們的賞金不僅沒有羅馬時期每年最高的7250便士(尤利安努斯購買皇位,至于加爾巴承諾的7500便士就是個白條),就連羅馬時期最低的250(屋大維、塞維魯)也沒有。我們所熟知的彼得一世,他的皇位的得來,他姐姐索菲亞的被廢,都和沙俄的禁衛軍有關。最倒黴的是沙皇,沙俄最後一名皇帝尼古拉二世在1917年連自己的禁衛軍都背叛自己了,這大概就是禁衛軍最後一次露面也是禁衛軍最後的“瘋狂”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