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夜雨丨塗詩雨:意大利漫記

夜雨丨塗詩雨:意大利漫記

意大利漫記

塗詩雨

最近看了一個意大利人在中國出的一本攝影集《稍息》,記錄的是作者老安在1981年-1984年這段時間所拍攝到的中國影像。1981年暑假,威尼斯大學中文系的三年級學生老安和幾個同學自費參加了南京大學舉辦的漢語學習班。據他描述那是一趟馬可·波羅式的旅程:他們先從米蘭坐火車到加來,又乘渡輪到多佛,再坐火車到倫敦,然後登上人生中第一班飛機去香港,再搭氣墊船到廣州,緊接着又是飛機加火車才到達最終目的地。老安觀察了很久的中國,拍攝了很多有自己思考的老照片,他之是以給這本攝影處女集取名叫“稍息”,因為照片裡的中國,是一段短暫的沉靜,人們在喘一口氣,準備躍入很快來臨的商業和消費時代。

這是一個意大利留學生對中國的觀察。當我在西班牙留學期間,到意大利時也看到了這樣一個文明古國在當下的發展脈絡。那天當我到達博洛尼亞機場時,我仍不敢相信:我真的來到意大利了,這塊孕育出古羅馬帝國的土地,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的故國。

作為一個愛聽曆史故事的人,我總是對古迹和文物充滿了好奇心,在時間長河中數以萬計的曆史故事裡,最讓我感興趣的就是古羅馬帝國和文藝複興。人們常說思想是最強大的武器,而古羅馬帝國和文藝複興運動所遺留下的巨大财産就是對人類思想方式的巨大影響,特别是在歐洲中世紀後出現的文藝複興,對之後資産階級萌芽有重大的意義。

第一站我來到了在文藝複興運動中最重要的城市,或者說文藝複興誕生的城市——佛羅倫薩。詩人徐志摩曾在他的作品《翡冷翠山居閑話》中這樣描述佛羅倫薩:“在這裡出門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一個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個美的宴會,比如去一果子園,那邊每株樹上都是滿挂着詩情最秀逸的果實,假如你單是站着看還不滿意時,隻要你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嘗鮮味,足夠你性靈的迷醉。”佛羅倫薩,或者說更好聽些的名字——翡冷翠,位于意大利北部的托斯卡納大區,在文藝複興時期時托斯卡納曾是獨立公國,隸屬于美第奇家族的統治之下。

托斯卡納大區多山,這裡不僅有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更是有深厚的文化背景:這裡曾誕生過在世界上都享譽盛名的畫家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在佛羅倫薩的烏菲齊美術館收藏了上千件藝術作品,其中不僅限于畫作,還有雕塑作品,這些作品主要創作于文藝複興和巴洛克時期。烏菲齊美術館中最出名的藏品莫過于桑德羅·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和《春》。這兩幅作品展現了歐洲中世紀後人文主義思潮的興起,畫作不再僅僅局限于對基督教場景的描述,而加入了古希臘羅馬神話中的人物,并且賦予了他們普通人的特點。

除了烏菲齊美術館,此行中我們還去了佛羅倫薩的聖母百花大教堂,遺憾的是我們去的那天大教堂沒有對外開放,是以隻能在外面瞻仰她的美貌。這是一座文藝複興式風格的教堂,主殿的大穹頂僅從外面看就讓人贊歎不已。佛羅倫薩城被阿諾河分為兩部分,河上大大小小的橋有好幾座,其中最著名的還是維琪奧橋,從意大利語直譯過來又稱老橋。這是一座建于中世紀的橋,但直到現在此橋還在使用,每年都會接待數以萬計的遊客。

我再追尋到了羅馬——羅馬帝國的發源地。在羅馬帝國滅亡一千多年後的今天,仍可以在這裡看到當年的影子:老城的路,鬥獸場和古羅馬廣場等建築。羅馬市區比佛羅倫薩大很多,通勤主要靠地鐵和公共汽車。到羅馬後我們參觀的第一個地友善是古羅馬鬥獸場。從小到大,我在無數部電影裡看到過羅馬鬥獸場,聽過無數關于角鬥士的故事,想象過很多次鬥獸場會是怎麼樣的,但當我親眼見到它時,我還是被它的美所震驚。羅馬鬥獸場共有三層,外加地下的一層供角鬥士做準備的空間。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鬥獸場已經不是完整的建築了,當年進行角鬥的舞台已經被損壞,事實上現在位于角鬥場位置的是給戰士們的地下空間。鬥獸場從外面看雄偉壯觀,近50米的高度,外部裝飾簡單,是經典的古羅馬風格。遊覽鬥獸場後我們去了古羅馬廣場,這裡曾經是古羅馬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雖然在21世紀的今天隻剩下了一些斷壁殘垣,但仍可以通過這些遺迹了解到當時人民的生活娛樂方式。

我站在梵蒂岡的時候被曆史芬芳美麗的呈現所打動。梵蒂岡除了聖彼得大教堂外,最不可錯過的就是西斯汀小堂。在教堂裡有不少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畫作,最有名的莫過于穹頂内部米開朗基羅所畫的《創世紀》,那幅著名的《創造亞當》便屬于此畫的一部分。

不管是文化沉澱,美食還是意大利人的家庭觀念都和中國很相似。意大利和中國的緣分早在羅馬帝國時期就已經結下了,早在漢朝時,中國就與羅馬帝國,也就是當時所稱的大秦安敦王朝有貿易往來,在羅馬宮廷中,中國絲綢也一度流行。經曆那麼長的歲月,我們互相學習,也在互相探尋,我們讓世界人民看到我們的美,我們也尊重他國的曆史文化,美美與共,攜手進步。

版面欣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