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轼的一篇古文《富人之子》

《富人之子》

齊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一日,艾子謂其父曰:“君之子雖美,而不通世務,他日曷能克其家?”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豈有不通世務者耶?”

艾子曰:“不須試之他,但問君之子,所食者米,從何來?若知之,吾當妄言之罪。”

父遂呼其子問之。其子嘻然笑曰:“吾豈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來。”

其父愀然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來?”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解讀】

齊國有一個富人,很有錢,可是兩個兒子卻很笨,父親也不教導他們。

有一天,艾子就說:你的兒子雖好,卻不通人事,以後如何持家呢?

富人卻不以為然說:我兒子那麼聰敏,怎麼會不通人事呢?

艾子說:要不咱試試,問他米從哪裡來?

富人想,試試就試試吧!于是叫來兒子,問他:米是從哪裡來的?

兒子笑嘻嘻的回答:米是從布袋裡取出來的。

富人很生氣說:你太笨了,不知道米是從田裡長出來的嗎?

艾子在一旁就說:有你這樣的父親,兒子怎麼會不笨呢?

蘇轼的一篇古文《富人之子》

繼續閱讀